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计算机科学与图书情报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我们“全球iSchools院长专访”第三期①邀请到的受访嘉宾,正好就是这样的一位“跨界”院长——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信息学院(College of Information Studies,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的Keith Marzullo教授。当计算机科学遇到信息科学,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碰撞和火花?Marzullo教授的跨界身份,让我们对这次访谈充满了期待。在整个访谈过程中,Marzullo教授十分健谈,他的许多观点和想法重新启发了我们对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认知。编辑部的同事们在看完了这篇访谈稿后,都觉得有种酣畅淋漓之感。虽然只是文字稿,但透过字里行间,仿佛受访人接受采访时的场景已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学术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开展跨学科研究或者寻求跨学科合作时,很多科研合作起始于社交媒体上的相识或关注,因此开展社交媒体上跨学科用户推荐非常有意义。社交媒体上主要存在"媒体"(代表内容)、"社交"(代表关系)两大类数据,因此本文开展了融合内容与关系的社交媒体跨学科用户推荐。[方法/过程]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用户表示之后,本文借助用户内容信息计算用户领域专业度,根据关系数据测度用户跨学科距离,同时结合用户关系网络PageRank值给出推荐结果。[结果/结论]以科学网为例,实现"图书情报""计算机""新闻与传媒""高等教育""生物学"这5个领域内的跨学科用户推荐,并经人工实验测试检验,表明推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推荐需求。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全球iSchools院长专访"第四期与大家见面了。在前面三期中(1),我们的受访嘉宾都是北美iSchools的院长。iSchools运动发端于北美,而近年来亚太地区iSchools的迅速发展使得该地区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截止2021年1月,iSchools共有119个成员:北美54个,欧洲34个,亚太31个,其中级别最高的40个iCaucus成员中亚太地区有8个,北美和欧洲分别有30个和2个。具体来看,亚太地区的34个成员中,有15个是2018年以来新增的,其中有6个是i Caucus成员。这些新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使得我们的专访也更加注意到了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4.
学术期刊融入现代学科建制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术期刊为核心构建学术共同体是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实现了学术期刊与学术热点的有效互动,达到了记录学术轨迹、厘清发展脉络、推动学科创新、助力事业发展的目标。热点评选活动对于系统回顾与总结图情档学界重点关注的深层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对于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追踪理论前沿、深切感受时代脉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学者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主体,学者跨学科交叉测度是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鉴于现有研究从学者发文和引文跨学科性等方面进行学者学科交叉测度的不足,提出从学者跨学科合作关系这一新视角对学者进行学科交叉测度。[方法/过程]在将作者进行跨语言对齐和中英文研究整合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学科目录和院系设置体系,对学者所在学科进行标识,并构建学者跨学科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学科合作丰富度、均衡度、差异度三种学者跨学科合作多样性测度指标,提出跨学科合作强度和密度两种学者跨学科合作凝聚性测度指标。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关联作者的中英文数据,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跨学科合作网络,利用上述指标对学者跨学科合作交叉情况进行测度。[结果/结论]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测度学者跨学科合作情况,提出的跨学科合作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是对跨学科测度研究的有效补充,对于了解学者跨学科合作的特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对传播格局的颠覆,传播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及路径等都发生了变革,这就要求在传媒人才培养上要具备学科交叉的意识与理念.在师资队伍与课程设置中,合理配置资源和课程,改变以新闻实务教师为主的师资格局,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聂兰英  王钢  金丹  李鉴轶 《编辑学报》2011,23(2):158-159
根据《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开展学术争鸣的实践,从学术争鸣的类型及形式出发,总结成功开展学术争鸣的一些体会:要重视科技期刊的引导作用;关心读者、作者,鼓励其进行学术争鸣;不畏权威,开展学术争鸣;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进一步提高编委会和编辑部的组织策划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采用可视化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中外智能传播研究的学术场域、研究议题、发展演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2016年以来智能传播引发了中外学界的高度关注,智能传播研究集中关注了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应用、人机关系与技术伦理、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风险应对及防范等议题,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与关联性,中外智能传播研究也体现了不同的研究趋向。梳理智能传播研究的阶段性特征,有助于发现智能传播学术图景与发展脉络,未来的智能传播研究将不断拓展研究视角、更新研究方法、加强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9.
思涵 《今传媒》2016,(5):1-3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骆院长,您好,欢迎来我刊访谈栏目做客!我们了解到,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的目标是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相融合,不同学科之间又有交叉、渗透与融合,可否谈谈媒体传播与数字网络技术是如何进行融合的?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对贵院的学科建设有什么促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论文旨在比较国内外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界的研究热点,探索学术热点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方法/过程]论文采用计量方法考察2019—2021年间CSSCI、SSCI所反映的国内外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学术热点,比较其与“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的异同,分析学术热点与学科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内外学界普遍关注疫情引发的健康信息问题、社交媒体中的用户行为、文献计量、图书馆管理、数据治理等问题;中国图情档学界与业界更关注学术命题与国家重大战略的连结,更加重视履行学科历史使命;学术热点推动学科发展的进程,学科建设的成果也反映在学术热点的进化中。  相似文献   

11.
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专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开工的忙碌中 ,国家图书馆迎来了建馆 95周年的喜庆日子。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 ,我们采访了当代著名哲学史家、佛学家、现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任先生 1 91 6年生 ,山东平原人。 1 938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哲学系 ,后入北大文科研究所 ,师从汤用彤、熊十力、贺麟等著名学者研习中国哲学和佛学。 1 95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 96 4年受命组建世界宗教研究所 ,并担任该所所长达 2 0余年。 1 987年 5月起担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主要著作有 :《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五.针对十几年来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严重偏差,如,世俗关注的异化导致的平面化、庸俗化,作为理念反叛的解构主义对于艺术精神的消解和伤害,曾庆瑞教授给予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并对由此而蔓延的电视剧艺术"恶性娱乐化"的不良倾向表示了忧虑和愤慨,并寄希望于电视剧艺术批评担当起以言立说、净化荧屏的职责,推动中国电视剧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家和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家,周文骏先生半个多世纪在一线工作、科研、教学等方面都为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文献交流论"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影响博大而深远。先生为人处世淡泊宁静、襟怀坦荡,老骥伏枥依然心系图书情报事业和教育,也为后学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访谈,统地梳理了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通过对电视批评主体、客体和批评方法的阐述,揭示了建立和完善电视批评学的意义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当前电视批评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对俄亥俄大学图书馆的斯科特·西曼馆长进行访谈,请其介绍俄大图书馆两百年的历史及独特之处,尤其是俄大图书馆当前发生的变革:为满足用户需要而拟定的战略规划、即将实施的历时六年的翻修计划,以及探讨图书馆员如何继往开来。他详细讲述了图书馆空间改变与战略规划以及读者服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募款的策略、资助图书馆员职业进修的重要性以及俄大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二.面对当今电视界呈现的"秀"浪潮,周星教授从梳理中国"电视秀"的发展脉络出发,围绕着"电视秀"这一媒介景观的文化语境、文化表征、媒介规则的失范与自律、文化自觉等范畴,着重从理论的层面,媒介与文化的双重视角,对"电视秀"展开了深入论述,并对"电视秀"的走向和未来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18.
纪录是一种态度 --访钟大年教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兼跨学界和业界,拥有研究者和策划者双重身份的钟大年教授将研究取向从偏重主题元素的"表现了什么意思",转向偏重功能元素的"如何表达某种意思",在开始发问"如何表达"的同时,那些隐藏在纪实表象之下更深层的逻辑元素被创作者的动机引领,在利用现实的影像创造一个意义系统的路上,纪录片被贴上了愈发鲜明的"人工制品"标签.从"纪实论"到"表意论"的构建过程中,钟大年教授在纪录片的学理分类、社会功能和市场化等范畴发表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