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彦花 《考试周刊》2013,(70):37-37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写字教学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大力度规范和落实写字教学,提高学生写字水平。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古诗词教学一直徘徊在词语解释和单一背诵记忆的程序化教学过程中,不能激发起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浓厚兴趣,泯灭了古诗词中的审美功能,语文教师应探讨和研究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提升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促进审美心理的成熟。  相似文献   

3.
董云 《成才之路》2012,(34):11-I0006
人的情感体系可由低向高逐层递增,即处于低层次的是情、依次是情感、最高是情操。审美情操的内涵表现为美与善的结合.在人的精神追求中真、善、美历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目标。如果说真表现为人对世界和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善表现为人的目的性的追求,那么美就是二者完美地统一,美的目的是使人类的生活充满诗意,更加美好。在审美主体的精神之中,美与善的关系就更是水乳交融.而人的审美情操就是美与善的完美结合。美与善的心理指向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美的感受更侧重于埘世界外在形式的观照,它使人在形式的王国中品味世界和人本身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审美情操的伦理内涵还表现为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而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也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充分说明"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认真领会《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以《标准》为指导,转变观念,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把音乐教学纳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这条主线上来,以音乐的体验美化心灵,以音乐的魅力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现代诗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在中学教学中境况尴尬,原因在于教师不知从哪些方面着手教学。但难点就是特点,也是生长点,现代诗教学可以从现代诗何以为现代诗入手,从诗行的造型、诗句的节奏、诗语的陌生、诗情的显隐几个方面开展审美欣赏。同时要强调,审美欣赏终究是欣赏,不是琐屑解剖。  相似文献   

7.
审美情操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育人的审美情操,审美情操是人最高级的情感之一,它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包括美与善的统一、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结合、内在道德律令的建立等;又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包括心灵的升华及人与人的相互尊重等;还具有灿烂的精神光辉,包括对人精神的肯定、对自由的追求、人的本质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8.
9.
10.
贾碧霞 《现代语文》2014,(10):117-118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大部分课文都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凝聚作者心血和生命的名篇佳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通过朗读进入文本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相融的审美境界,获得或赞美崇敬、或怜悯同情、或憎恶鄙薄等不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情操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无论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作品,还是梳理中国新诗传统的文化资源,教师的西诗经验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储备。就当下现代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言,教师缺少相应的西诗文化背景与审美经验,是现代诗教育遭遇的主要困境。  相似文献   

12.
沈金花 《中学教育》2003,(11):37-39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结合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即通过语言的本质形式 ,以审美眼光去解读人生 ,认识社会 ,增强体验 ,培养感情 ,树立精神 ,塑造人格。一、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和健全人格有重要作用1、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打破了单一的思维模式 ,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复杂的人生。在语文教学中 ,常有把一篇完美的教材像拆零部件一样 ,搞得支离破碎 ,面目全非 ,学生得到的是碎块 ,不是整体。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却是要变崇尚破碎为崇尚完整 ,让学生完整地去把握阅读对象 (审美对象 ) …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解读了《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诗歌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突出感知作品内涵的意义,提出了诗歌以情感人的可贵之处,最后以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终篇。  相似文献   

15.
周健 《新疆教育》2012,(15):75-75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的工具性被推上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人文性被遗忘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随着“大语文”概念的提出,课程改革的实施,属于语文深层的心理、情感教育被逐步重视,而本应培养的审美素质则少有人提及。本文旨在探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让供我们解读的课堂教学文本发挥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能及的。但是,通过音乐的美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决非是空洞的政治说教,更不是生吞活剥式的灌输。音乐欣赏课的思想教育要体现在与音乐艺术的美感为一体来进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18.
教师语言魅力在幼儿审美情操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幼儿园内日常活动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以求明确教师语言要有引导性、适应性和示范性,让幼儿能从中获得最为本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学习。通过仿写,学生能了解作品的情感;通过改写,学生能感受作品内涵;通过捕捉灵感,学生能大胆创作;通过搭建好的平台,学生能进行积极的展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审美情操升华的小学美术鉴赏课程构建需要转变传统的单纯以学科知识为研究重点的方法和思路,从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由构建美术鉴赏情境、强化学生审美感受入手,逐渐向审美表达过渡,以此提高小学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具体构建课程的过程中,努力促进美术鉴赏与文化、生活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鉴赏和表达中实现审美情操的升华,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