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重庆云阳县一·一九中学初三学生潘金贵的面部从小便长有黑色胎记,因此长期遭受同学的冷嘲热讽,同学先后为他取了11个绰号,那些带有讥讽意味的绰号长期折磨着这个不幸的少年。终于,在2003年9月的一天,当班上一名男同学当面叫他的绰号“黑熊猫”时,长期压抑的他将匕首猛刺了过去……  相似文献   

2.
一次上语文课,我正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忽然闻到一股擦火柴味,课堂秩序顿时大乱。我马上责问:“火柴是谁擦的?”一位同学揭发说;“是×××擦的。”这个同学是个双差生(遵守纪律差,学习差),我对他印象历来不好。听到同学的  相似文献   

3.
在“圆的周长”一课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用自备大小不同的圆,通过在刻度尺上“滚动”,去探索“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课上,一位学生举报:“教师,王×带的是破尺子,滚不了。”我一瞧,的确是一把断掉一截的刻度尺,长度不够使圆滚动一周,便笑着安慰他说:“没关系,我想你能想出办法,把圆周的长度量出来。”果然,王×在交流汇报时说:“我的尺子是不够长,但我把圆对号。”面对王×自备的“断尺”,“没关系”三个字注入了我“期待与信任”的情感,使他有了自信,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了再创造的源泉。我想,如果尺子还不够长的话,王×同学肯定会“再对…  相似文献   

4.
“陈老师,××给我起绰号叫‘狐狸’。”学生胡逸在向我“告状”,他的脸上写满了委屈和气愤。我放下手中的笔安慰道:“好!陈老师呆会儿去批评他,你先回教室吧。”对于这样的小事,我已是司空见惯,当然两三下就解决问题了。“好……吧……”胡逸似乎对我的处理很不满意,怅怅地走出了办公室。晚上,我回到家,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出胡逸离去的情景,他那双望着我的大眼睛里盛满了不满,分明是对我工作的无声抗议。我感到不安和自责:我对这件事的处理太草率了,一定伤了孩子的心。可同学间起绰号不是挺平常的吗?第二天,我把胡逸找来…  相似文献   

5.
某同学主动帮人扫地,我随手在其课本上记下:“×月×日主动帮同学扫地。”某同学自习课上讲小话,我随手在其课本上记下:“×月×日自习课讲小话。”某同学课间大声喧哗,我随手在其课本上记下:“×月×日课间大声喧哗。”某同学拾钢笔交公,我随手在其课本上记下:“×月×日拾钢笔交公。”我自称这是“信手拈来的育人之道”。说“信手拈来”,因为这一做法是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经意用到的,并非有意而为之。说“育人之道”,是因为此法经本人的班级管理实践证明是有用的,可行的。它的最大效用,就是能对学生的操行给予及时和持久的督导和激励,催…  相似文献   

6.
还记得在上政治课讲到青春期时,政治老师告诉我们说“酷”(cool!)这个词在英语中就是凉的、酷的、凉爽的意思!自从上了那节课,我就发现我的同桌叶××,在考卷、本子等要写名字的地方都由“叶××”改成了“叶cool”!有一次,在送同学贺卡时,写上了“叶c001赠”,我一时兴起就对他说:“你今天是不是觉得很凉爽了?你是不是觉得全身上下很凉?”叶××被我的一番话问傻了眼,说:“你今天怎么尽问我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呢?”听了他的话,我  相似文献   

7.
马莉 《师道》2004,(11):34-34,35
记得上初中时,我的一位同学数学成绩极好,她的理想是当一名数学家。也许是恃才傲物,她的性格特别倔强。一次数学课,教室里静悄悄,这位女同学却与同桌窃窃私语起来。数学老师也许是为了压压她的傲气,便怒斥:“×××,站起来,别以为你成绩不错,便可以肆无忌惮”只见这位同学站起来后泪如雨下,一节课下  相似文献   

8.
数学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查阅,有的说:“刘老师,你错算了我2分。”有的说:“这个题多扣了我1分”。甚至有的同学将错了的题目改正过来,再找老师。可刘××同学却站起来说:“刘老师,我是83分,你打了84分,多给了1分。”我接过他的试卷一看,果然如此,于是,我就趁机说:“刘××同学应得83分,是我算错了,我向他认错。但是,现在我不改这一分,而把它作诚实分算给他。刚才有的同学找老师,说自己被少打了几分,那个题做对了,我都检查了,没有错,而是说谎。当然,我们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做作业,突然,陈×和同座男同学梁×为一张邮票的事发生了争吵。梁×平时十分顽皮,经常和同学打架,但我并没有当场批评他,我想同学之间发生争吵定有原因。经了解,原来那张邮票本是梁×的,因梁×将邮票送给了座位后面的张×同学,而张×又将邮票转送给了陈、陈×和梁×是同座位的,平时经常为座位的事发生争吵。那一次,因梁正在火头上时,一眼看到陈的文具盒中的那张邮票,便动手去抢。陈的个性也很强,心想邮票是别人送给自己的,你凭什么要拿走,所以就是不给他,而梁则认为邮票是自己的,偏要拿回。事情弄清楚后,我便因势利导地对梁说:“你和陈×都是一个班的同学,你能送给张×,难道就不可以送给陈×吗?再说那张邮票是张×转送给陈×的,陈×并没有随便拿你的邮票,你和她又是同座位的同学,应该团结友爱。这张邮票就算是你送给她的好吗?”梁听后觉得有理,点头表示同意。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课上,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头,用胆怯的眼我看着我,欲言又止,但手中的笔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这样看着我。我看他那样子,知道碰到挡路的字了。于是我便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见我叫他,他红着脸忸怩地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全上来了,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我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我强忍住了火气,把“可以”两个字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听到他问这两个字,发出了嘿嘿的笑声。我向这几个笑的学生扫了一眼说:…  相似文献   

11.
1、“漏掉名数”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 道应用题: 同学们做操,每排占7人,6排有多少人? 学生××上台板演: 7×6=42 答:6排有42人。 教师问:“同学们看,××同学解答得对吗?”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他解答得不完整,少写一个“名数”。教师随手在42后面写上“个”字。 少写名数,我认为这种说法不科学。这是错误地  相似文献   

12.
别了,绰号     
我的名字难道叫“狗熊”?不,这只是别人给我起的绰号。我天生一副“胖”样,想不到竟招来这等“横祸”:绰号连绵不断,使我哭笑不得。一天,突然从书上发现了这么一段话:“你是否正苦于绰号的围攻呢?别费尽心机去抵制它们。发愤图强吧!当你成为一个强者时,绰号便会不敌自退的。”我茅塞顿开,幡然醒悟。从此,我便把这段话当做至理名言,也开始了新的跋涉和攀登。在不知不觉中,我形成了独有的个性,养成了万事俱“抢”的习惯。我从同学手中“抢”。瞧!有目标了。同桌又得了个冠军。嘿!真气人。可再看他的用功劲儿,我又哑口无言了。看来他是“资本雄…  相似文献   

13.
上一堂课,象写一篇文章,事先须严密地构思,精心地设计。但这并不排斥在课上有时灵机一动,暂时偏离教案,偶尔发挥一下。记得教《风筝》时,一个顽皮而不用功的学生读课文的开头两节;他读得疙疙瘩瘩,连有些习见的常用字也读错了,竟把“秃”读为“光”,全班顿时哗然,我却啼笑皆非。气恼之余,不知怎么,我突然从“秃”与“光”联想到了阿Q,立即意识到如借他来说明纠正错别字,一定是生动而有效的。于是,他一读完,刚刚颇为狼狈地坐下,我就开口了:“×××同学还读得不错……”这本是我常常鼓励学生的一句口头禅,不期然此时脱口而出,竟引得同学们大笑起来,以为我是在讽刺。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务之急是要讲出“不错”的根据来,以纠正同学的错觉和解除那个学生的尴尬,这时我突然想起几天前遇到的一件事,于是,我马上接下去说:“这两节课文中,‘寂寞’的‘寂’字是比较难读的。上星期天,我去工人文化宫看电影《寂静的山林》,就听见两个青年把片名中‘寂’读成‘叔’。他们起码有二十多岁了,×××同学刚十三岁,能把“寂”读对,就不简单。”然后我又马上转弯:“但×××同学把‘秃’读成‘光’,是不应该的。我给你们讲过阿Q的故事。阿Q的头是‘秃’的,所以,他最忌讳人家说‘光’、‘亮’和‘灯’。可见‘秃’与‘光’确有关联,但又毕竟不同,‘秃’是‘秃’,‘光’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有一个学生以书信形式向我倾诉了他内心的苦水:“老师,您每次找我谈话,都搬出班中最优秀的××同学,要我向他学习。我每次都按您的话去做,下了很大功夫,甚至暗地里模仿他的一言一行,他干什么,我便跟着干什么。但我好失望,如今我还是与他存在天壤之别。我不知为什么这样笨,辜负了您的希望,我真的不想在班上混下去了……”这事令我大为震惊:我苦口婆心的教育,竟使这名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图A)。解答时,大部分同学是这样解的,即:(扇形面积-小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扇形面积)=(3.14×22÷4-2×2÷2)+[(4+2)×2÷2-3.14×22÷4]=4(平方分米)。针对学生的一般解法,我及时启发:“谁还能找到别的解法?”这时,一个同学很快黑板上列出4×2÷2=4(平方分米)这样的算式来。同学们感到惊讶,于是纷纷要他说出列式的理由。他说:“我是先把上面扇形中的阴影部分移到下面扇形中来,整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三角形的面积。”说着,他在黑板上画出了移动后的图形(图B)。同学们看了,都恍然…  相似文献   

16.
前一阵子,听了一堂语文课——《丑小鸭》。学习第一自然段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朗读:“……连妈妈也不喜欢他。”马上,一个稚嫩的声音叫起来:“掉了一个‘太’字!”我暗喜:好,这下有文章可做了。可是,遗憾的是,执教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对,这里还有一个‘太’字。”接着,老师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添了一句:“××同学的小耳朵真灵!”同学们都向××同学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因为他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羞涩而激动的笑容。语文课在预定程序中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我的心里却泛起了阵阵涟漪。童话中可怜的丑小鸭因为生得怪…  相似文献   

17.
教师咏叹调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这个岗位就像随处可见的一片土,一根草。实在是太平凡,太平凡了。每天清晨,我离开温暖的被窝,汇入上班的人流,尔后,踏进那熟悉、拥挤的办公室,便开始了平凡而琐细的工作。 先是在日记簿上写下“找××同学谈心,找××家长了解情况……”的工作安排,然后,迈着急促的脚步走  相似文献   

18.
今天午休时间教室里乱糟糟的。陆××同学竟然跑到教室外去闲逛,忽然,他一转身,急忙往座位上赶,并喊道:“季校长来了!”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过去了,不见校长的身影。教室里又炸开了锅。有人嘀咕道:“陆××,你竟敢骗我们!”“我可没骗你们,真是好心没好报!”陆××辩解道。说完,陆××又一溜烟到了门外,东张西望,神气活现。突然,他转过身,撒腿就往教室里跑,并说道:“这一回,真是季校长来了!”教室里顿时又风平浪静。“哈哈,是我陆校长来了。”陆××放声大笑。忽然,笑声在半空中凝固了。因为,班主任我出现在教室门…  相似文献   

19.
酸溜句子     
暴笑作文老大娘拿出四张500元的人民币。“我有个同学,他长得不高也不矮,在1米76以上,1米78以下……”偶初中同学的作品……小学老师出半命题作文:“我的×××”随便写人写物,结果我班同学作文题目:《我的战友邱少云》。  相似文献   

20.
案例1教学分数四则运算后 ,四位同学上台板算 :5 18×37+ 38× 17。三名同学按四则运算的一般顺序得出正确答案 ,另一名同学解答为 :原式= 5 18× 17+ 38× 17= (5 18+ 38)× 17=2 32 8该同学的计算结果固然是错误的。但我被他的解答过程吸引了 ,试图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而忽略了是带分数 ,经我略加点拨 ,该同学马上改正为 :原式= 5 18× 37+ 18× 37= (5 18+ 38)× 17= 2 14此片断 ,我抓住了“错误解法”的时机 ,站在学生当时解题的角度适时引导 ,学生不仅自己改正了错误 ,而且在错误的背后孕育着创新火花。案例2在“梯形面积”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