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珂 《天中学刊》2014,(2):78-80
《抱影庐遗诗》,清代河南陈州府西华县张华所作,乾隆十六年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藏有民国河南省立图书馆据乾隆十六年刻本抄本。是书彰显了河南省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工作的重视,更具有较高的版本校勘之功用,可补诸家目录对于《抱影庐遗诗》著录之缺失。《抱影庐遗诗》所收诗一方面记述了西华县社会动荡不安之情况,另一方面,张华与师友酬唱之作又反映了清初西华文坛之风貌。  相似文献   

2.
蜀汉史学家杨戏所著《季汉辅臣赞》是三国时期论赞体的杰出作品,具有相当重要的史学价值。杨戏以“季汉”为名作赞,确立了蜀汉正统的话语,而汉末三国的正统论的论争亦发端于此。《季汉辅臣赞》对于蜀汉君臣的品评相较于陈寿的品评不尽相同,两者对于人物的态度各异,《辅臣赞》中更是有许多陈寿所没有品评的人物,笔者将做简要分析,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隋炀帝是一个暴君,但他却是一个杰出的诗人,在文学交流融合的时代,南北诗风在他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历来治文学史者多怀疑<野望诗>非隋炀帝所作,但从考查其记录流传情况,可知是诗当为隋炀帝作无疑.它是隋代独一无二的杰出之作.  相似文献   

4.
陈树勋是广西岑溪人,他的诗集《竹庐诗存》出版于1945年,所收录的作品均是旧诗。这些诗,从思想内容方面看,它侧重于表现诗人个人的际遇和感受;从形式方面看,它较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表现方法,有较浓郁的中国传统诗歌的特色。作为本地不多的诗人中的一个,陈树勋的作品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5.
哀悼诗有悠久的历史及稳定的写作传统,发展至明代已经严重模式化。袁宏道哀悼诗约三十三题六十七首,从哀悼对象、诗型、内容来看皆为追悼亲朋的真情之作。袁宏道哀悼诗在继承传统模式与意象的基础上,自有标新之处,具体表现为:通过吸收民间佛、道、冥界观念,为逝者设计了不同的死后彼岸世界,开拓了哀悼诗写作的时间与空间,显示了士人与市井生活的融入;将底层人士作为主人公进行哀悼,扩大了传统哀悼诗书写对象的范畴,反映了袁宏道对儒家主流价值观的反叛。  相似文献   

6.
明代万历(1573—1620)年间,在当时的文坛上,活跃着一支文学新军。文学流派——公安派。他们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口号,在创作实践中,以其自然流畅、清新活泼的风格,令人恬目相看。 袁中郎(1568—1610)作为公安派的主要成员,同时又是明代山水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着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新格调。由于作者天性喜爱大自然而漫游祖国大好河山,因而留下了不少传世之作,成为他那种抒发情感,无拘无束而自然朴实风格的具体体现。 在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作者与家人来到武当山,写下了不少诗篇,成为武当山水文学中最精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语文教材的例子中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反向思维训练中反馈到反三归一,触类旁通理性概念。本人在教《诗人谈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8.
<御览诗>是唐人选唐诗中唯一由皇帝钦命编纂而成的一个诗歌选本.因其选录的诗人多不为后世所知,故不为后世所重视且多遭讥评,但将<御览诗>放置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且与选家的审美标准相结合进行考察,其个中缘由均能得到解释,可以说令狐楚<御览诗>的诗人选录,较为公正客观的反映出元和诗坛原貌,从而为了解元和诗坛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也正是<御览诗>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刘勇  赵萍君 《商洛学院学报》2010,24(1):67-69,75
《御览诗》是唐人选唐诗中唯一由皇帝钦命编纂而成的一个诗歌选本。因其选录的诗人多不为后世所知,故不为后世所重视且多遭讥评,但将《御览诗》放置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与选家的审美标准相结合进行考察后,其个中缘由均能得到解释,可以说令狐楚《御览诗》的诗人选录,较为公正客观地反映出元和诗坛原貌,为后人了解元和诗坛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也正是《御览诗》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唐诗中,笛声是一种常见的意象,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的笛声,悠扬婉转,随风飘散,勾起了游子无限的思乡之情。但对笛声情有独钟,描写得出神入化的,当推中唐诗人李益。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的《长恨歌》前一部分有讽谕,是客观历史的真实反映与描写;后一部分又有颂扬,是主观感情的投入与虚构。这样就形成了人们所常道的“双重主旨”。我们姑且不论讽谕的一面,专论颂扬的一面,因它字里行间时时渗透着诗人自己生活经历中的恋情。白居易创作《长恨歌》,友人陈鸿在《长恨歌传》中说他有两个重要条件,即“乐天深于诗,多于情”。“深于诗”是言写诗有高超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gonfellow)是美国最受爱戴的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极享盛誉的诗人之一。 1807年2月27日朗费罗出生于美国东北缅因州波特兰的一个律师家庭。他父亲是个有教养的绅士,曾毕业于哈佛大学。朗费罗很早就开始写诗。他发表的第一首诗《TheBattle of Lovell′s Pone》是他十四岁时写的。他毕业于美国波顿(Bowdoin)学院。在大学期间,他写了二十多首诗。以后他专程赴欧洲进修近代语。回国不久,又于  相似文献   

13.
《声中诗》是清代康熙常州诗人徐锡我的诗集。此集一直藏于宗室弘晓的藏书楼中,故而知之者甚少。此集诗作在内容上,较多记录了其游历、交游、干谒与情感;在风格上展现出明显的唐音风貌;在认识意义上,是清代盛世偃蹇寒士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其丰富的译诗实践中,形成了精辟入里的译学思想:肯定译诗的艺术性,秉承“宽严有度”的翻译原则,择取“陌生化”翻译取向,坚持“翻译与研究并举”。袁可嘉的这些译学观念不仅指导了自己的译介活动,对今天的译诗实践也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袁中郎在《金瓶梅》的早期流传中,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从明代万历二十年到四十五年,是《金瓶梅》抄本的早期流传时间,但流传下来的有关史料并不多。而记载《金瓶梅》与袁中郎的关系的史料却有七、八条。  相似文献   

16.
卞之琳《航海》一诗,以含混、复义等文本策略,使诗歌意蕴丰富,结构复杂。瞩目于时空的种种转换,抒情主体以一“看风景人”超然物外的姿态,叩问“相对”,寻求超越。“瞬间即永恒”的思想内蕴于中,此诗恰彰显了诗人独特的诗学与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7.
谢朝征是《白香词谱笺)的笺者,《安遇斋诗》是他诗作的未刊稿本。 《白香词谱笺》(以下称《谢笺》)是刊行甚广的一部书。一九五七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编辑部在出版说明中说:“白香词谱,辑者舒梦兰、字白香,是清嘉庆年间江西靖安县一个秀才。除辑本书外,还著有天香词和香词百选一卷。”“笺者谢朝征、字韦庵,广东南海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在湖北做过典史。著有安所遇词和本书笺本。”又云“笺文仿照厉鹗、查为仁《绝妙好词笺》的体例,对于作者姓名、里居、出处和当时文献掌故、词的本事,尽可能地搜罗详列。这就根本改变了原书的面貌,笺本似更侧重于词的内容,因之价值也就提高,更切合读者的需要。”辑者舒梦兰的撰述,据钱钟书先生所引,当还有《古南余话》(见《管锥编》第四册1220页)本文不多涉及。“出版说明”对该书的辑者、笺者作了简要的介绍,对该书的价值也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古代许多文人雅士,诗人词客,他们不但十分酷爱植树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这些植树诗,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生平最爱植柳,那股迷醉痴爱劲头,堪称十足的“柳痴”.具有关正史和野史载: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不满当时黑暗现实,出任彭泽令八十天后,便毅然撒手弃官,遁隐躬耕.尔后二十年,朝朝暮暮与柳为“伴”.  相似文献   

20.
袁宏道是晚明公安派的核心人物,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性灵说"。他提出的"性灵说"也成为了公安派的核心理论。从首先提出其"性灵说"的文章《叙小修诗》着手,从"性灵说"的来源以及内涵等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