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炒作文化现象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炒作是一种混合了公关、新闻、广告等多种信息形式的复合体手段,它带有强烈的商业功利性指向。网络炒作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营造一种消费文化奇观。这种消费文化奇观映射了当下光怪陆离社会的一系列文化症候,恶化了网络中的公民文化生态,并增加了建构良性公民社会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当代文化种目繁多的中国文化市场,各阶层人们的文化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运用文化生产理论、社会阶层分析的方法,以社会历史的视角,综观当下中国社会人们的文化素养与文化价值.从而透析出当代中国文化消费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现代中国社会物质产品大为丰富,整个社会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为买方市场.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变价年均增长率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此而言,中国将要进入消费社会.本文阐明我国将要进入消费社会之时,消费社会下的文化和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和谐消费文化引领消费社会下文化的健康发展,即社会文化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带动社会文化传播的良好运行,促进社会文化消费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以及推动社会文化风气的良性运转.并且,提出在建立和谐消费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消费力以及建立健全消费价值评价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三方面构建和谐消费文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1992年至今,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自开创、起步、成长壮大到上升期,再到繁盛期,进而步入调整期,一波三折,历经坎坷,在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形成国内统一的艺术市场、建立世界性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化贴现是相对于文化消费而言的,它是指文化产品在跨国交流和跨文化传播中,受众为了理解该产品的文化价值所付出的文化代价.文化贴现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文化产品跨境传播的价值和跨文化接受的实际效果.文化贴现并不直接反映在文化贸易的具体行为中,而是体现在文化产品的消费和接受环节,正是这种来自消费和接受的潜在压力影响了文化产品的贸易状况和市场前景.文化贴现是文化消费和接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文化贴现并非仅仅发生在跨境贸易和跨文化传播之间,即使在同一国家、同一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文化贴现问题.虽然文化贴现是文化消费和接受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但造成文化产品在跨境贸易和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的文化贴现之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文化贴现又存在着质性的差异和变化.近年国产电影市场频现的“黑马”现象证明受众对文化产品保持着较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因此,国内电影若冲出困境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必须充分了解社会、尊重市场,减少文化贴现.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消费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倾向于选择与"名人名品"相关的东西,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消费心理与符号的价值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所消费的物品,一旦将其当作一种符号来消费时,其价值就不能简单地从该物品的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来衡量。当人们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物品的使用价值就会被部分放弃,而更多地被当作能代表社会地位和价值的符号来消费。另一方面,这种"名人名品"作为当今社会高识别的社会符号,对扩散中国文化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首先,我们谈一谈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大格局和历史发展,以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古书画交易的来龙去脉。1993年,中国第一次有了拍卖,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长足进步和蓬勃发展,使艺术品市场一直都在国民经济迅速上行的通道中发展。和其它投资的领域相比,比如说房地产和股票,艺术品交易被描述为一个永不贬值的市场。如果"永不贬值"被定义为艺术品投资的本质,那这种认知是有问题的。古书画交易市场格局与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8.
网吧行业是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领域。网吧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具有大众消费文化、青年时尚文化和城市社区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形态,具有传统文化价值解构与新型文化价值建构、青年文化空间与准公共空间等多重文化功能和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9.
蒋学杰  祝坤 《文教资料》2012,(20):72-74
大众文化是商品经济时代的文化特征,凸显了整个社会文化的转型,是社会变迁的文化表达。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征,城市生活体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消费社会及其变迁对大学生的文化影响日渐深入。受不良消费文化的影响,过于关注消费容易使大学生忽视精神领域的追求。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寻找、保障、张扬社会核心价值的消费文化,避免消费社会对大学生的不良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以物为中心的全球化过程中,消费与文化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消费文化也无疑成为全球性文化问题。本文从文化与当前社会消费的互动关系中发现:一方面,商品消费中渗透着文化意义,符号价值淹没了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在文化视野中阐释消费,可以看出文化将是消费的终极意义和归宿。立足于以上的分析,将透视出这种文化视野中的消费分析即消费文化对于现今中国国情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文化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文化的产业化以及消费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虽然既有优势又有不足,但总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是良好的。文化消费的这种发展现状就能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本文从文化消费现状、特点和市场开发前最、存在问题进行理论探析,旨在为建立良性循环的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提供理论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并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小说体现了文学本源的复归和清醒的市场意识,实现了古今、中外、雅俗文化的相融相通,客观上具有文化批判的价值和意义.上述多重文化意义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西方文化的影响、孤岛殖民文化的浸染、独特的生命体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电影“奇观化”首先得益于消费文化语境的孕育。消费文化的兴起使视觉文化狼烟四起。电影作为视觉文化的主力军,无疑引领了这场视觉快感的革命。电影奇观化的转变,使电影挣脱话语形态的脚镣,开始向着电影本体论回归。图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电影的奇观化,技术在给电影制作创造便利的同时,要谨防机械复制时代下艺术灵蕴的丧失。  相似文献   

14.
视觉文化成为一个显著的文化主因。视觉艺术传达已经成为商业展示空间设计的主旨。视觉文化出现与消费文化关系非常密切,是消费社会的产物。商品的形象价值或象征价值是通过视觉符号来体现的,以追求视觉快感为主旨。视觉形象的文化氛围中,一种艳俗倾向正在蔓延。室内设计师面临三难选择的困境和多重角色扮演的角色冲突。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消费文化的变迁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欢 《文教资料》2009,(7):69-71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传统的文化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通过对中国当前的消费文化的现状和变迁走势的价值审读,以构建合理型消费文化模式,是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妮 《考试周刊》2011,(29):42-43
在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对消费的理解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商品的有用性而满足特定需求。鲍德里亚认为商品在被消费之前必须成为符号,人们消费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需求的社会生成性在于符号价值,消费的目的在于建立差异,而差异又具有社会功能的暗指作用。在这种社会力的驱动下,消费主体丧失了其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身体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消费文化的一个明显征候。这种现象与西方女权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现时的消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挖掘它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社会文化内涵,对其作出客观的和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女性文学走出目前面临的尴尬与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从历史和文化的维度分析阐明当代中国社会剧烈转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演变的必然性、意义和特点.从实现价值认同、夯实价值基石、促进价值实现和传播价值思维等多重视角,描述并探索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开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法兰克福学派在其社会批判理论中深刻指出,现代西方社会的文化工业在需求产生、消费满足和快感获取等方面具有虚假性。当前中国社会,"三俗"文化也存在类似问题:为了追求片面的商业利益,制造虚假的需求,鼓吹虚假的消费,引导虚假的娱乐。为建设积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文化机制,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推动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消费。  相似文献   

20.
齐白石山水画的市场判断定位及未来走向齐白石的作品,一直是中国艺术品书画市场的绝对风向标,它所折射出的收藏、投资、拍卖等信息,无不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回顾近十年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早投资齐白石的是香港的杨永德,而投资最成功的当数张宗宪。但两人对齐白石的判断及定位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