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前苏联文艺界在批判“拉普派”的“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在20世纪30年代初,周扬第一个向中国全面系统地介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后来,他又根据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行阐释,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5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受到质疑,周扬根据毛泽东的一次讲话,用“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取代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但是周扬在阐释“两结合”创作方法的过程中,甚至在新时期的文艺论述中,仍然谨慎地维护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2.
丁玲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中国现代小说追求新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最新收获,它在50到70年代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由赞扬到批判的过程。其历时性评价反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文革前的发展轨迹是不断趋向激进和畸变的。具体表现为作为当代现实主义的选择和新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逐步政治化和教条化。在经历了畸变和沉沦后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最终也得到了回归和复苏。  相似文献   

3.
野上弥生子作为日本的知名作家,构筑起了独特的文学世界。她在文学世界中体现出两方面的特质:作者的旁观者的姿态与偏重理性的思考。具体表现在野上弥生子对于日本的文坛、文学团体以及各类文学思潮的相对疏离等方面。她的文学在本质上有着近代朴素人道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文学。而她所秉持的这种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理念,也在日本的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各式各样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的交相更替中有着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是毛泽东同志依据中国社会国情并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讲话》以其鲜活的生命力至今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讲话》改变了中国文学创作的观念,使文学创作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从此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全新的文学创作方向与模式。另外,在新的形势下《讲话》为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点与现实反思。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在创作中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种文学思潮颇具特色地融合在一起。小说的创作既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目的和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同时又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使小说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 ,也由此奠定了《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是在波澜壮阔的传统与现代双重变奏的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进行文学创作的,他对人生深刻的忧患感,深沉的文化心理感和深蕴的历史感,使他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现代主义、现实主义特色以及强烈的时代感、理性精神、刺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基本上是外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传入的结果.本文将从客观性、批判性、人道性和典型性四个方面追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思潮的外国渊源.  相似文献   

8.
作为左翼文学运动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胡风较早地对左翼文学运动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及其左倾化理解进行了深度的反思工作,检讨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有助于深化对左翼文学思潮特别是现实主义文艺的认识。胡风的文艺思想一个鲜明的特征在于要求作家具有强烈的个体独立意识。胡风把“五四”的个性意识和战斗精神渗透到了现实主义理论内容的阐释当中。另一方面,胡风文艺思想非常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的革命性、政治性以及阶级倾向性的意识形态诉求。胡风把“五四”这个复杂的文化政治事件整合进了革命主流话语的叙述当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处于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问的胡风文艺思想所导致的悲剧具备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在继承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吸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验,结合我国革命文艺的实际,精辟地论述了革命现实主义的一系列重要的原则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的宝库。在纪念《讲话》发表四十周年的时候,重温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关晶月 《成才之路》2010,(14):50-50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对于其后的文学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产一生在学术上和现实中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