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佳 《青年记者》2007,(12):99-99
近两年来,在我国的电视新闻战线上,活跃着一支越来越不可小觑的生力军。他们不是记者,却往往比真正的记者抢先一步赶到现场;他们不是专业摄像师,手持简单的家用DV摄像机,却也能够有模有样地拍出清晰、生动的新闻画面。他们,就是被称作电视台“编外部队”的“DV通讯员”。但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专业素质的不足,相关制度、政策的滞后,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佳 《青年记者》2007,(12):99-99
近两年来,在我国的电视新闻战线上,活跃着一支越来越不可小觑的生力军。他们不是记者,却往往比真正的记者抢先一步赶到现场;他们不是专业摄像师,手持简单的家用DV摄像机,却也能够有模有样地拍出清晰、生动的新闻画面。他们,就是被称作电视台“编外部队”的“DV通讯员”。但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专业素质的不足,相关制度、政策的滞后,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DV普及的速度过快,也许是过多的DV大赛,使DV节目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些电视台开始把DV节目列入播出的视线。去年以来,我连续收到几家电视台的委托约稿(约DV纪录片)。兴奋之余,推荐了30多部短片给了4家电视台。可是反馈回来的信息却不尽如人意:2个节目合格,7个节目可以考虑,但要"大动手术",其余的节目都被"枪毙"了。当我把电视台的改动要求通知作者的时候,只有一个作者回复, "抓紧时间改",其余的DV爱好者多以学习时间紧,没有设备,被摄者出差等理由推脱掉了。  相似文献   

4.
给DV安个家     
近几年,我国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趋势,尤其是一些DV爱好,他们拿起这种普通家庭都能接受的DV摄像机,像有身份的主流媒体记一样,开始深入底层,自选题材,有的甚至自掏腰包,拍出了一批“另类”的纪录片,个别作品还屡屡在国外获  相似文献   

5.
仇党玉 《视听界》2006,(4):103-103
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使获得独家的生动的新闻资源成为制胜的重要手段。而DV(数码摄像机)的普及,使普通百姓随时记录生活变为可能。于是,老百姓手中的DV成为原生态新闻的重要来源。中央电视台DV讲述栏目开播以来,以其迅速及时、真实记录,打动人心而深受人们喜爱。笔者通过该栏目,有如下思考:一、DV记录,是办好电视节目的重要力量。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在集纳其他媒体所长的同时,更要激发来自群众的参与热情,借助他们的力量办电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摄像机已经进入普通人家,它们如同新闻工作者延伸的手臂,有很大的潜力去发掘更多…  相似文献   

6.
DV通讯员、DV拍客、DV记者等类似的称谓近年来渐渐频繁出现在各个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这些“非正式的新闻工作者”正日趋多起来。与之相对应的,越来越多的DV节目开始在各个电视台出现,DV新闻素材目前已经成了各个电视台争相利用的节目资源。  相似文献   

7.
陈颖 《视听纵横》2004,(2):58-61
DV,即digitalvideo,数字视频技术,习惯上常常将DV用来指小型的数码摄像机。1997年,第一款DV格式的便携摄像机在日本问世,它在诞生初期仅仅是为了在拍摄家庭录影的时候获得更高的影像质量。但是后来有人使用DV来进行影像创作方面的实践,这使得DV超越了  相似文献   

8.
王辉 《记者摇篮》2004,(4):25-26
DV.即数字视频技术,习惯上常常将DV用来指小型的数码摄像机。DV作为媒介与受众、与市场直接沟通的平台,与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受众资源等方面紧紧相连。开发DV资源在电视新闻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10.
给DV一点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是摄像机(DV)普及的速度过快,也许是过多的DV大赛,使DV节目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些电视台开始把DV节目列入播出的视线。去年.我连续收到几家电视台的委托约稿(约DV纪录片).兴奋之余.推荐了30多部短片给了4家电视台。可是反馈回来的信息却不尽如人意:2个节目合格,7个节目可以考虑,但要“大动手术”,其余的节目都被“枪毙”了。当我把电视台的改动要求通知作者的时候,只有一个作者回复“抓紧时间改”。其余的DV爱好者多以学习时间紧,没有设备.被摄者出差等理由推脱掉了。  相似文献   

11.
王琼 《视听纵横》2004,(5):60-61
DV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样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运用,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影像制作权只掌握在少数一部分电影电视从业人员手中的垄断局面,形成了一种新的化现象,引来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吴菲 《视听纵横》2004,(4):20-21
凤凰卫视开办的《DV新世代》栏目,率先在大众传媒上重锤敲响了DV的锣鼓。DV已经从黎明前的静悄悄到如今的热热闹闹,从小圈子的沙龙式的观赏与交流到面对大众媒体的审视和互动,从“地下”走出地面……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DV作品、DV人和DV精神并非异类,也并非另类,而是影视载体的同类,是多元化的真实的时代生活殊途同归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14.
这个节目组不设记者,播出内容全靠“纯业余”的DV爱好者的作品来填充。它让原本只能作为电视受众的普通百姓.有机会直接参与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6.
其实不太好意思称自己是记者.别看我在电视台工作了十几年。 写过无数的稿子,但没有一篇是新闻稿;做过无数的节目,但没有一条是新闻;换过许多的岗位,就是没有去过新闻部。记者证随身携带,似乎也只是坐火车才用得上。  相似文献   

17.
历史进入21世纪,DV及家用数字系统正逐步普及,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扑面而来,加快了媒体竞争背景的演变,必然引发电视媒体自身的战略思考。个人数码摄像机的广泛应用和越来越多的有个性张力的表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DV与媒体媒体的现状是,电视和报纸在大众传媒中占绝对份额,而广播、专业杂志等占较小的比重。总体来讲,报纸和电视占有的份额中,从最近的报表来看,报纸的创收总量超过电视,而且电视的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1998年以来整个电视广告增长势头在减缓,为什么呢?这跟中国媒体的特点有关系。现在中国的媒体从本质上讲有一个大…  相似文献   

18.
凡给报社投稿者,无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早日见诸报端或都能够发表,但这是很难做到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不断提高见报率呢?现在企业界有一句行话,叫做以销定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投稿,也就是说,通讯员在投稿之前,除了在稿件质量上狠下些功夫外,还要对各家报纸进行分析研究,看其设些什么栏目,喜欢哪方面内容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9.
报业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主力军,其具有地域性强、内容贴实、大众化消费、群众基础广泛等特点。报业工作者通过平面的文字图片面向广大读者讲解真人真事、国家时政、焦点人物与热点话题等,旨在向读者深入剖析新闻事件价值,传递事实真相与正能量。基层通讯员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新闻工作者一样,其主要职责是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人、以科学的知识武装人、以高尚的道德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激励人,这就要求通讯员本身首先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姜斌 《新闻采编》2001,(6):41-41
9月初的一天,一对原在某私营企业打工的河南信阳籍民工,在结束两年多不堪回首的打工生涯前,专程给我送来两只大西瓜。这对打工夫妇眼含泪水一口一声“大哥”地与我告别,并再三感谢我的帮助。我知道,他们的感激是缘于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好心人,在打工夫妇最艰难的时候站出来讲了几句公道话,从而促成了他们遇到的一起工伤事故的妥善解决。10多年来,坚持为农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作为一个基层作者,当一个百姓欢迎、称道的“民牌”通讯员,自我感觉其意义和价值并不比“金牌”记者有多么逊色。 乡镇通讯员大都生在基层、长在基层,对农民的疾苦最了解,对农村的情况最熟悉,正因为如此,乡镇通讯员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