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的急剧变革给人们的道德主活和道德实践带来巨大影响,也对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构成严峻挑战。树立主体性德育的观念,加强学生的责任性道德与责任教育,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学校德育模式为师生双边参与式道德实践,更新和完善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无疑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着力点和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人的主体性激发出来,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个问题上,由于中西方在经济、政治、历史、化等方面发展的差异,造成了主体性道德教育在彼此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也不同。本尝试对此作了比较,希望找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发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以及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探讨了如何发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主体性作用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功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性道德教育与主体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道德教育论与主体性道德教育论分别从社会性和主体性角度揭示道德教育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二者又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割裂了道德教育中社会性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片面地将其一方视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实质上,主体性道德教育与社会性道德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主体性道德教育主要是从人的主体性需要方面确认道德教育;社会性道德教育主要是从人的社会性需要方面把握道德教育;我们应当超越主体性道德教育论和社会性道德教育论的狭隘性和片面性理解,站在更高的视点和更广的视野中去理解和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建构发展性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性的德育是指由传统的限制性和规范性的德育转化为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以培养现代德性主体促使主体的德性发展。学校道德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构建发展性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发展。完整的具有良好品质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应包括知识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在内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环境是学校德育的理智方面,制度环境是学校德育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环境是学校环境的实践方面,这三个方面统一起来构成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使受教育者接受或认可普遍有效的伦理道德规范,是学校德育的目的之一,规范接受或认可的正当性需要德育理论予以辩护,且应当在学校德育的实践中予以保证。然而,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则存在着无视德育过程本身正当性的“不道德的道德教育”现象。此种现象突现出学校德育过程存在着正当性问题。为此,需要提出一种对话伦理原则来保证学校德育的合道德性。此伦理原则要求学校德育从单主体性独白式的德育模式转向交互主体性对话式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的道德教育是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教育,也是不断提升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教育。学校的德育过程应当是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也应是促进学生优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道德教育个性化是学校德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德育要追寻的目标之一。师范学校的道德教育个性化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优良个性的发展,将影响到未来小学道德教育的走向。■一、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人的认识起因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每个学生个体在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
当前 ,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不佳 ,已引起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纵然与复杂的社会影响因素有关 ,但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 ,必须反思德育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拟从主体性道德教育入手 ,对此加以分析。所谓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 ,利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 ,以形成学生真正自律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它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以培养道德生活的主体为目的人是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是人生活的真正需要。它用以调节人与人 ,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提升人自身的精神境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名刚 《教育探索》2004,2(8):94-96
主体性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当前并行的热门教育话题,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如何融三者于一体,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新的重要问题和重要课题。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弘扬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其主体地位,发展其主体能力和塑造其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学校德育现状,指出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生活德育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的生活而进行的德育,是实践性德育。提出了生活德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德育教育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关注德育主体的现实需要,培养生活中的德育主体。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中小学在过去十年的教育改革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学校需要应对转变中所产生的问题,而学校德育是其中一个极严峻的问题。本文对香港学校德育和德育课程改革进行了考察,分析了香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道德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期提升香港学校道德教育的水平,帮助学...  相似文献   

12.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些成熟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分析英国学校德育的几个基本内容,介绍英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值得借鉴的经验,论述英国学校德育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学校道德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要以人为本,激发和引导学生内部道德需要,以实践活动作为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促进道德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们有很多人认为,学校里的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准是较高的,但一进入社会就变了。这一现象就是我们当前所讲到的“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的不和谐。文章通过研究影响学校德育的社会因素,寻找一些对策来消除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发展性的德育是指由传统的限制性和规范性的德育转化为主体性——发展性的德育 ,以培养现代德性主体促使主体的德性发展。学校道德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构建发展性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发展。完整的具有良好品质的学校道德教育环境应包括知识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在内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环境是学校德育的理智方面 ,制度环境是学校德育的物质基础 ,社会生活环境是学校环境的实践方面 ,这三个方面统一起来构成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家都很关注,学者们提出了不少好的理论和建议,一些中小学也创造了适应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德育模式。但我们同时感觉到学校德育工作需要有突破性的创新。就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来说,起码有三种状况需要改进和突破:一是教育者凭着良好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简单说教;二是凭借某些部门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德育的现实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片面强调规范性功能而忽视主体性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性德育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教育实践中实现规范性德育向主体性德育的转变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而实际上,目前道德教育及其理论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存在着回应无力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对道德教育价值的认识上过分强调其规范约束的外在价值,忽视其具体发展主体性的内在价值;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无视个人的现实道德需要,道德要求离开了个人的需…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活动中亟待揭示与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就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必要性,内容、特征和基本理念,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持续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研究还需要从确定“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使用语境和权限,加大对道德选择教育,特别是提高主体道德选择能力的研究力度,注重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机制研究等方面加以深化和、拓展,以进一步发挥其理论研究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低下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道德教育依旧没有完全摆脱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束缚,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本文从反思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入手,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