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学生计算除数是两、三位投的除法,当商中间、末尾有0的时候,往往把商中间、末尾的0漏掉。为了防止这类错误的发生,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采取一看、二想、三验算的检查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看:是看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二想:是根据商的最高位,想商是几位教.三验算:是计算以后,  相似文献   

2.
原创幽默     
验算一位监考老师正纳闷地盯着一位学生在掷骰子,奇怪的是那学生同一题掷好几次。老师便问那学生为什么,那学生无奈地回答说:“难道不用验算吗?”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44页有一道试算题:求484000除以900的商,并且验算。学生计算时,常出现以下错误。 48400十900=537---一7 537 9仪公)4840议公验算: 537 900483300 7483307X一+ ︵”︸八J 17 一月任月了︸7八h︸一10一八eZ一一d︸l﹄﹄经过验算知道所求出的商不对,但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学生往往不知道。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宜急于讲解,可让学生用原来的被除数与除数(即不消去0)相除,_并进行验算。 484000十900=537-..一700 537 900)吐84000验算:537 4500 x 90034002700 7000 6300 700483300+700484000,气通过验算,发现了原计算的错误是余数…  相似文献   

4.
一、思考我在教授"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时,书上出示的是小朋友的借书的图,然后根据图中的数量关系,得出减法是用加法来验算的.我看了教材后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节课里介绍了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来得出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那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数量关系?还是会用加法来验算减法?如果是数量关系的话,那这节课的重点就成了解决实际问题.2.书上介绍了用加法来验算减法,那别的验算方法可不可以?本节课需要介绍给学生吗?经过思考和同组的老师商量后,我觉得:1.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应以学生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能用乘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二、教学重点: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多少个“十”的理由及乘得的部分积在竖式中如何书写。  相似文献   

6.
拯救验算     
验算对于计算而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不仅能够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品质。但是,很多学生不愿意验算——如果题中一旦没有明确要求验算,学生绝不会"多此一举"自觉验算。部分学生对于验算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一、算错了没关系,反正后面有验算。很多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想:先把得数算出来再说,对错先不管,反正后面有验算候着。于是,学生不再仔细  相似文献   

7.
验算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却被有些学生忽视,从而降低了解答应用题的正确率。因此,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应用题的验算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验算方法。 1、估计法。即把计算结果与自己所估计的结果相比较,以此判断答案是否正确。例如:“四年级一班有22个男生,平均身高134.8厘米,18个女生,平均身高135.2厘米。全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有的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这样计算:  相似文献   

8.
本刊1983年第3期发表了熊振武等同志写的《“九余数”的妙用》一文后,汪美金、吴弘、顾瑞卿、王东祥、郭祖泽、许金和、程华久等同志来信、来稿对该文提出意见。这些意见是正确的。现综合于后以代补正。利用“九余数”验算四则运算结果的方法(即“弃九验算法”)可能检验计算有无错误,但并不一定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无  相似文献   

9.
陈正锋 《考试周刊》2013,(69):74-75
验算是计算和解决数学问题不可缺少的环节,养成验算的习惯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舍不得在课堂上花时间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已经势在必行.只要每一位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一定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质的提高,数学教学也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学生审读例题后,列式板演: 8500÷200=42……1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无人举手)请大家验算一下。 生1:(板演) 生2:我验算的结果也是8401。 师:是不是大家计算粗心了?请仔细检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作业中,经过验算的题目还常出错,这不能不令人思考。1.从学生的作业中反映出,有些学生认为,验算就是用原计算的逆运算再算一遍,至于算出来的结果是否同原题中的有关数据相同,他并不对照。其实,单纯地算一算并不能确定计算是否出错。验算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例如:还可重算一遍),但“算”都是验算的第一步,“对照”是验算的第二步。二个完整的验算过程第二步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经过了对照,才能确定计算是否出了错。“对照”这一步教学中要强调。2.对“验算”的理解还应再广一  相似文献   

12.
通常,只有经过严格周密地验算,才能确知运算结论正确与否。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设有验算的时间和条件。本文介绍的三种简明验算法,能使我们估算运算结果的正误,提高直觉判断力。1.个位验算法。所谓个位验算法,就是对所得结果的个位进行验算,看两次计算的个位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说明原结果错误。如判定688 (699-278)×465 28÷7=1924248计算是否正确?因为正确计算的个位应当是:8 (9-8)×5 4=7,而原计算的结果个位是8,故原计算有误。  相似文献   

13.
日前,听一位教师在上研讨课《量体重》(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小数进退位加减及课堂练习,对计算方法和结果都进行指导讲评,却没提及如何验算。课后研讨,我提出了要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同时也了解到,部分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做练习作业时,存在着有要求验算才验算的现象。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生成:在情景中引发需要师:叶老师的家温馨而舒适,这是他家的建筑平面图。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占地面积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来算书房的面积:2×2=4平方米。生2:厨房的面积是2.7×2=5.4平方米。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2.7中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中也有一位小数。生3:客厅的面积是4.2×4=16.8平方米。因数4.2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三位学生发言后,教室里出现了冷场,学生对卧室面积的计算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师:真不错!那么,有没有同学能计算卧室的面积呢?生4:卧室的长是3.6米,宽是2.4米,它们都是小数,…  相似文献   

15.
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突然发问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出现学生突然发问或插话,对这突发现象教师怎样处理呢?请看几例: 例1.有位教师教学例题8500÷200=?教师重点讲解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并通过验算得出余数是100。此时有位学生突然发问:为什么余数是100,而不是1呢?这表明学生对新知识尚未理解和掌握,教师应抓住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的一问,因势利导,阐明道理。但是这位教师却听而不闻,继续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6.
笑话乐翻天     
验算一日期中考试,所有题目都是选择题,所以,甲生就带了一个骰子去,乙生坐在他旁边。以下是考试情形:甲生丢骰子:3、1、1、3、4、2、4、2、1,然后甲生就停笔,开始睡觉。不久,甲生起来,又开始丢骰子。乙:你在干嘛?甲:验算啊!11点半上午第四节课,丁丁肚子饿,无心听课,坐在位置上呆呆地想牛肉、面包。数学老师发现他走神了,便问他:“1.13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将会怎么样?”丁丁毫不犹豫地回答:“将会开午饭!”时间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问学生:“谁能出一道关于时间的问题?”话音刚落,宁宁举手站起来问:“老师,什么时候放学?”计算器数学考场上,…  相似文献   

17.
校园幽默     
《小学生》2004,(23)
考场上,监考老师正纳闷地盯着一位学生掷骰子,更奇怪的是那个学生看着同一道题掷了好几次。他便问那个学生为什么。那个学生惊讶地望着他,回答说:“难道不用验算吗?”  相似文献   

18.
【课堂实录】一、问题生成:在情境中引发需要师:叶老师的家温馨而舒适,这是它的建筑平面图。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占地面积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1:我来算书房的面积:2×2=4平方米。生2:厨房的面积是2.7×2=5.4平方米,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2.7中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中也有一位小数。生3:客厅的面积是4.2×4=16.8平方米,因数4.2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三位学生发言后,教室里出现了冷场的局面,学生对卧室面积的计算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师:真不错!那么,有没有同学能计算卧室的面积呢?生4:卧室的长是3.6米,宽是2.4米…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用正确方法进行验算,可以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包括数的计算和解答方法),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判断变得更有根据和更有把握。有些学生对应用题的验算,往往只是按所列的算式去算。这样去验算的话,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检查出式子计算得是否正确,而检查不出解题方法是否正确。例如解答这样一道应用题:哥哥植树15棵,哥哥比弟弟多植4棵。弟弟植树多少棵?学生如这样错误列式去计算:15 4=19(棵),不管用加法交换律或用逆运算关系都检查不出它的错误,而要按原题题意、数量关系去检查,才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 1.记忆。要求学生记住:①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够除的,要先除十位数上的数。②读除法算式中的两种方法。如26÷2或2),可以读作26除以2,也可以读作2除26。③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④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⑤一位数除两位数,计算熟练以后,可以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⑥一位数除多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