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元道”一词来表示中国古代宇宙本体范畴。元道作为宇宙终极本体,既是万象万物产生的根源,又是万象万物存在的基础;既是万象万物皈依的根本,又是人类道德生命的归宿。元道有三大特征:一是“虚无”,二是“动静”,三是“至善”,以上观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本文也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宇宙的演化     
一、无限的宇宙和有限的宇宙我国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宙”,“宇宙”即表示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和上下左右所有的空间。这个宇宙是无限的宇宙,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包罗万象的。有限的宇宙指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即人类认识到的宇宙,也叫我们的宇宙。从人们的认识过程看,我们的宇宙是发展的。人类对宇宙最早的认识,就是“天”和“地”;16世纪哥白尼倡导的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扩大到太阳系;18~19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德国人)提出了关于银河系的理论,从而把对宇宙的认识扩大到了银河系。目前…  相似文献   

3.
“大学之道”,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在本体上作“明德”,在工夫上发用为“亲民”,在境界上呈现为“至善”。“明明德”亦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里的“知”,“意”是“知”传达给“心”的一种指令;担当意识则是“意”在担当层面上的一种变现,是“仁爱”精神对个体生命践行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要求或指令。“仁爱”与“担当”亦是人之为人的义务。现代大学生必须践行担当意识,做好自己,善待他人,成就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4.
黄道周的“明诚”论,上承继子思,下综合朱熹、王阳明的思想;既是他以“诚”为宇宙天地万物本源的天道,同时也是他所主张的合圣贤之德的人道。诚指的宇宙万物的本体,同时又是“与天地合德”的道德伦理;从诚生明,“谓之性”,可视为被黄道周改造过的不同于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从明归诚,“谓之教”,可视为是朱熹所倡导的“主敬”。黄道周的明诚论同时具有致知止善的认识论意义。知即知止,止即至善,表现为从格物→克己(或博文)→知至→止善→明诚。黄道周和会朱、陆,杂糅朱、王的理学思想,彰显其与以往闽学学者的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的先人在《大学》中早已将教育的理想与功用讲得明明白白,“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意思是教育是为了彰明内在德性,协调外在关系,达到人格的完美追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先从解读中说明“宇宙的起源”实指有限宇宙的起源,而这类有限宇宙是“无穷无尽”的,亦即有限宇宙产生于和存在于无限宇宙之中,以此作铺垫,进而主旨辨析、论证“没有物质的宇宙”观,属于有限宇宙以重子(电子、夸克等中子、质子)物质为基础的普通物质构成的狭义物质观;而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是具有先进科学和先进哲学的先进物质观,既包括普通物质构成的有限宇宙及其狭义物质观,又包括非普通物质构成的无限宇宙及其广义物质观,以组成有限无限宇宙大统一的总物质观,从而论证有限无限宇宙客观自然不存在“什么都没有”的纯“无”字态,而是自有永有,自动永动,循环转化,无限永恒。  相似文献   

7.
导读     
笕郭淑新:“大学之道”与现代大学生的担当意识
  “大学之道”,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在本体上作“明德”,在工夫上发用为“亲民”,在境界上呈现为“至善”。“明明德”亦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里的“知”,“意”是“知”传达给“心”的一种指令;担当意识则是“意”在担当层面上的一种变现,是“仁爱”精神对个体生命践行自身存在意义的一种要求或指令。“仁爱”与“担当”亦是人之为人的义务。现代大学生必须践行担当意识,做好自己,善待他人,成就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8.
明理与践行     
徐卫红 《中国德育》2007,2(3):45-45
在中国古人看来,讲道德是一种崇高的生命境界。在汉以前,道和德是分开来讲的。道的本义为路,人行之路为道。后引申为人和物所必须遵循的轨道,通称为道。宇宙万物所共同遵循的轨道称为天道,人类生活所遵循的轨道称为人道。德,就是得。得什么呢?得“道”,在自身的生命中体现和弘扬天道与人道。至德之人才能体现至道。  相似文献   

9.
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阅读教学)历来受诟病颇多,于是,我们不断地“改革”。从“量”入手,增加学生的阅读篇幅是方法之一,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引导学生与“无限”的文本对话.却一直难以解决;从“质”入手,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与密度也是方法之一,但怎样对一篇短文章进行“充实”,又是一个棘手而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臻于至善     
“臻于至善”源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臻”是“到达”之意,含“不断趋向、不断接近”之意,“至善”,即最完善、完美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李塨是清初卓越的教育思想家,他力图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教育体制。他提出了"明明德亲民以止于至善"的教育目标,并对教育目标的各个条目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人之卓越就是实现人之为人的内在要求,在现代条件下,它意味着人要超越低层次的需要,走向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超越。人之卓越不是一种品质,而是实现活动。物质主义造成了卓越的扭曲,官僚体系束缚了对卓越的追求,相对主义带来了自我的封闭,民主政体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大众的平庸,这些都是造成人之卓越丧失的现代根源。让学生接受卓越的教育,学过卓越的生活,对他们的卓越表现给予承认,并培养他们苏格拉底式反思的品质是可能的教育出路。  相似文献   

13.
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人生作为一种真、善、美的人生,是人理当追求的幸福人生。人的本质是德性的动物,德性是人的生命的最高发展,德性彰显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以形成人为目标的教育,必须重视培育人的德性,促进学生走向德性人生。  相似文献   

14.
"劝学"在《荀子》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既具有成就个体道德生命,彰显个体生命价值的作用,又具有塑造君子型人才的善的品质。道德个体采用"君子结于一也""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积善成德"以成就好学的美德。"劝学"之德在促进道德个体向上,加强官德建设,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方面给予了我们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5.
卓越首先是一种德性,与生命存在的意义紧密关联。大学卓越教学是面向学生生命的教学。指向生命本身的卓越教学应立足学生自我生命的生长,树立关爱生命,发展生命,达成生命的教学观。这意味着大学教师在不断追求崇高的境界中应引领学生走向卓越的心智生活;引导学生体认创造性存在的价值,在理解生命,领悟生命的同时促成其生命境界的提升;作为面向未来学者的大学卓越教学,还应注重教学的研究性。  相似文献   

16.
公正亦即正义,为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亚里士多德把公正理解为人的伦理德性,人的行为善良、合乎“中道”(中庸)原理就是公正德性的体现。在他看来,公正既是总体德性,又是部分(个别)德性,而分配公正就是作为部分德性的公正之一种。分配公正的基本内涵和原则是各取所值或比例平等,根据是人的价值和才德。分配公正是城邦稳定和谐、幸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闽南民间故事中有一些反复出现的动植物和山石意象,它们意味深长,蕴藉隽永,具有独特的隐喻和象征意义。通过意象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故事讲述的内容不同,角色任务也不同,但这些在故事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不管是友情助人的,还是报恩救人的动物意象;不管是行善的好人化身而成的,还是挺身而出帮助人类的植物意象;抑或是舍身忘我为民造福的山、石意象——共同指向了一个母题,那就是从善助人。这不仅鲜明地传达出闽南先民渴求从善向往从善弘扬从善的心理经验,而且也透露了闽南先民善恶分明从善为乐的生命追求和生活理念。把握这一点,也就把握了闽南文化的优秀质素的核心。进一步挖掘和弘扬这一优秀质素,对促进海西文化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知识与德性     
知识与德性在现代发生了分离,这是知识与德性双重堕落的必然结果,而其根本在于知识的堕落。弥合知识与德性的唯一途径是回归古典精神,这意味着回归古典的知识与德性,首先是回归古典的知识,即古典哲学。古典知识和德性的目的都是人的完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著名论断"德性即知识"的涵义。知识堕落集中表现在知识的分裂上,其结果不仅是德性的败坏,而且表明德性是不可能的。知识与德性的分离最令人震惊的表现就是哲学家的人格分裂。  相似文献   

19.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德性与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然而,自古以来中西方伦理学界对德性与德行的具体使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却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用"德性"这个概念,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出现了"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等说法。而中国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则用"德"这个概念,但也出现了"德性"和"德行"等说法并存的现象。名词术语上的这种差别不是没有原因的,它集中体现着中西方伦理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问题。在西方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性"(理智德性)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终极目的本身,"德行"(道德德性)则只是完成这种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和手段而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或"德性"(理智德性)只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或手段;而"德行"(道德德性)才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目的本身。一个人只知道"德性"不等于他有道德;同样,一个人也不是先成为道德的人然后再去做有"德行"的活动。"德性"是人的内在品质;而"德行"则是人的外在品行。内在品质要通过外在品行来表现;外在品行是内在品质的影像。因此,人们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德性与德行的联系及区别,才能够充分认识和找到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的"德福矛盾"要在制度的不完善、道德观念的转轨、公民意识的缺失以及媒体的负面引导等方面找原因。在理论上可以论证德福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在实践上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开展荣辱观教育、提升公民意识、发挥媒体舆论的正面作用等方面解决德福之间的矛盾,实现德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