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把《短歌行》中的“去日苦多”译为“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这一译法值得商榷。杜甫《登高》中有“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和《大学语文》(徐中玉、钱谷融主编)都把“苦恨”释为“特别恨”。我们认为“去日苦多”中的“苦”字也是作副词,表程度,“去日苦多”应译为“过去的日子很多”,作者有慨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之意。  相似文献   

2.
李荣军 《现代语文》2006,(1):125-125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雨霖铃》中有这样一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教材将“经年”注释为“一年”,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妥,原因有二:一、林申请的《宋词三百首词典》将“经年”注释为“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3.
4.
李爱华  张安成 《现代语文》2006,(11):110-11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入了唐代柳宗元的诗作《渔翁》,其三四句为“烟销日出不见人,歙乃一声山水绿。”其中“歙乃”注为“ǎi nǎi,摇橹声”。过去“乃”字的读音常被人忽略,词典注音也不统一。我们的看法是应读“ǎr”。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归园田居》中有“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之句.课本将“依依”一词注释为“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  相似文献   

6.
《望庐山瀑布》是人教版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本课,可引导学生通过“四读”(感知读、体验读、激情读、拓展读),探究诗意,品味诗情,鉴赏诗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相似文献   

7.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选入人教版初语第三册。课预习提示中明确指出,这是作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对此我有异议,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将陆游《书愤》中“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注释为:“积愤如山之重。诗人目睹北方大片山河被金人占领,而南宋王朝不图恢复,故有此语。气,悲愤。”玩味再三,总觉此注不妥。诗题为“书愤”,但诗人并非落笔就抒怨愤之情。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收有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其中第二节谈到王道士刷白了敦煌石窟几个洞窟的洞壁,又看中座的塑雕不顺眼,于是,"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我以为,这里的"委曲"是"委屈"之误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诗作甚丰,我们仅选他一些小诗试作评析以观其生平轨迹。 1932年4月诗人28岁时写的《老马》是其代表作:  相似文献   

11.
王勃《滕王阁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一篇重要文言文。其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一句,教材注释为:“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虽有文才也(只能)独自叹惋。这里是以司马相如自比,又叹息遇不到引荐的人。”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选了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文章写的真是美,不仅使人感受到北国之秋的独特意蕴,也使人深刻体味到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作家率真而感伤之情怀。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散《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中语第三册)中“他植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一句,课本注释为:“(窥伺效慕)暗中观祭,仿效羡慕。”笔认为,编对“效慕”的解释是错误的,“效慕”应是同义复词,意为模仿、仿效。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伍瑞强 《广东教育》2007,(12):39-3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选入了鲁迅的小说《药》,在写华老栓秋夜买药(人血馒头)时有一段文字:"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  相似文献   

15.
教材整个单元的各个板块均贯穿了“爱我中华,清白做人”这一主题思想。“导读”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揭示主题,《桂林山水》、《林海》景美,也美,通过对“桂林山水甲天下”和林海独特风光的描写达到赞美祖国锦绣河山之壮美的目的。《古诗三首》通过梅、竹、石灰三种事物反映出不同凡俗、坚毅的品格和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让学生感悟怎样做人,怎样对待生活。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怀疑而争议是常事;有时,我们静心聆听他们的争议,会有意想到的收获。在教学屠格涅夫的《门槛》(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时,我深有体会。对这篇短文,我还是按一般常规的教学思路来处课文,把象征的手法和“一位姑娘”的形象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先介绍背景,学生通读课文后,马上就能领会到“阴森的黑暗”“发散着寒气”是沙俄专制环境的象征,也很容易地领会了“门槛”的象征意义。所以,教学的思路很快就转移到“姑娘”的形象分析上。文中“姑娘”的形象主要是通“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的问话和…  相似文献   

17.
<错误>是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中国当代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小诗.全诗短短的9行,却隐含着一个凄美哀怨的故事,风格轻巧隽永、明快含蓄.诗人承继了古典诗词常用的手法,运用生动的意象和鲜活的比喻营造出了特有的意境.这首诗属于字面读得懂,精妙处又需细细揣摩品味的一类.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高考北京卷作“北京的符号”获得了如潮的好评。然而,笔却不禁有一丝这样的感受——对某些考生来说,这道作题仍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想说爱她不容易。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入李贺《李凭箜篌引》一诗,其对“十二门前融冷光”的注释为:“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笔者认为不够恰当,释为“优美动听的乐声消融了长安城的寒光冷气”为好。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方尚强 《现代语文》2007,(5):128-12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节选)之第二自然段中有这么一句:“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课下注解为: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