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利用高空及地面观测所得到的气象资料,分析赤峰地区2006年9月7-9日霜冻灾害的天气成因,提出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观测站等现代化设备进行科学指导预防霜冻灾害的有效办法.坚持"三个面向",既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 4 5年来许昌晚霜冻的气候特点 ,用灰色灾变的预测方法 ,对许昌晚霜冻出现的时间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GM(1,1)模型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在分析晚霜冻灾害的基础上 ,提出了防御晚霜冻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华南夏季大气环流的变异及其与季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华南1951~1981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南夏季风(4~9月)高空环流(500hPa)的配置及其变异对季风降水的影响,得出旱涝年的高空环流特征及其与华南夏季风降水的关系:在欧亚75~20°N之间,沿西北—东南向有明显遥相关;极涡变动与降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霜=霜冻吗?     
统编中师《物理学》第二册第100页说,“知道了露点可以预报夜间有无霜冻。如果露点在0℃以上,那么结霜的可能性就小。因为存这样情况下,气温还不到0℃时水汽就开始凝结,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将会阻止气温继续下降,从而气温可以保持在0℃以上,不会有霜冻。”(重点行号是笔者所加,下同)这段话不仅不严密,还认为霜就是霜冻。在另一本《物理》中又这样写道:“出现霜冻应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空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因为只有水汽达到饱和以后,才有水滴出现。第二是要气温低于0℃,因为在0℃以下才能凝固成霜。”这段话在  相似文献   

5.
高一地理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的“全球性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这两节内容,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帅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理清头绪,知道因果。在教学过程中.可把教材中的大气环流图设计成立体图形(如图1),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不同纬度上的大气环流中,空气在地面和高空的运动形式(图中①~⑨不同箭头的表示),根据此图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一题一议     
[题目1]读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l),回答有关问题: 高空等压面 (1)据图回答,G为_(高、低)气压区,C为—(高、低)气压区。 (2)A、C、D、E、G五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气压最低的是_。 (3)用箭头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完成热力环流。 (’)A、B、C三地,温度最低的是_。 [评析]该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知识,只不过是教材中热力环流图的一种变形。 在实际的考题中,有关热力环流的试题只显示某一条等压面的凹凸情况(如例题),据此判断有关气压、气流、气温的知识。因此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出如下四句口诀:“高高低低,上…  相似文献   

7.
用三条等压面分别表示出低、中、高三个不同高度气压分布f如图1)。当受热不均时,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却下沉,产生垂直运动;与此同时,上升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下沉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如图2)。由于高低压产生,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进而产生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由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遂形成闭合的大气环流——热力环流(如图3)。  相似文献   

8.
由于夜间近地面气温下降,使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在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叫露。如果温度持续降至0℃以下,露滴冻结成冰珠,称为冻露。霜指的是气温降至0℃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地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也称为"白霜"。霜冻是指农作物在气温迅速下降到使其遭受危害时的温度。发生霜冻时不一定见到"白霜"。  相似文献   

9.
地区间冷热不均 ,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 ,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气压差异又形成空气的水平运动 ,这样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一、热力环流的主要类型小尺度范围内 ,下垫面只要存在冷热不均 ,就能引起环流 ,例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山坡山谷冷热不同、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产生热力环流。图 11 海陆风 如图 1所示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 ,陆地增温快 ,气温比海上高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 ,空气由大陆吹向海洋 ,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 ,而此时海洋上…  相似文献   

10.
在气象学中,霜和霜冻的概念是不同的。当近地面的温度下降到。屯左右,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后而在物体表面形成小水滴,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至0℃以下时,就会形成白色的冰晶,这就是霜,它是一种天气现象。霜的出现既与温度有关又与空气湿度有关。应该指出的是霜本身对作物并没什么危害,而生成霜时的低温冻害才是危害作物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1.
林之光 《科技文萃》2001,(5):144-145
霜,本是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我国因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形复 杂和气候特殊,因此我国的霜冻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奇异特点,可称世界之绝。 我国四季都有霜 我国古代为农业服务的24节气形成在黄河流域,因此24节气中的霜降节气在秋季10月22日。但是,以我国之大,出现初霜的季节并非都在秋季。  相似文献   

12.
一、卫星云图1 卫星云图的识别卫星云图上的基本色彩是蓝色、白色、绿色 3种。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陆地 ,颜色深浅不同 ,可以反映出温度高低的不同 ;白色代表云层 ,白色愈浓 ,表明云层愈厚 ,云区下的雨往往愈大。2 卫星云图上的云 ,基本上由西向东运动 (第三册课本封底图中红箭头所示 )的原因分析 :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表面高低纬间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在地表及其高空形成了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所组成的三圈环流。在北半球 ,赤道附近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高而使膨胀上升的空气 ,有一部分在赤道上空向北流动。由…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之间的关系,一些人总是理解不透彻,以致于遇到问题时便深感头疼。为此,笔者特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对大家有些帮助。一、弄清三圈环流的成因、过程和影响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我们以北半球的低纬环流为例:低纬环流是由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造成的。赤道地区纬度最低,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因而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在近地面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如图A所示);暖空气上升至高空后,一部分向北极上空流动,一部分向南极上空流动;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受地转偏向力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辞旧迎新     
嘹亮的钟声敲向天上的浮云, 敲向霜冻的微光送向荒寂高空; 旧岁在黑夜中悄悄辞別; 嘹亮的钟声在送別旧岁。  相似文献   

15.
“大气三圈环流”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难点之一,在本节教学中可采用突出低纬度环流的组成、形成和特点带动中高纬度环流的阐述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边讲边画“经向气流示意图”来讲授:首先提出,赤道地区的大气垂直面上是上升还是下沉运动?为什么?针对问题分析讲解,同时画示意图;赤道附近是整个地球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区,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画出赤道地区空气上升的箭头)同时,赤道高空大气密度增大,比同一高度气压高。接着分析赤道高空大气为什么会向南北流动?指出赤道高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梯度力指向南北两极方向,(画出高空气流向南北极方向箭头)接着再分析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大气为什么会产生下沉气流?引用教材中“大气是在不停自转的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所以当大气一开始运动,马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育》2010,(6):11-11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胡晓敏教师回答: 1.借助示意图.实现“一图多用” 示意图可包括线形图(如局部等值线图、经纬网图、模式图、网络图等)、剖面图(如地形剖面图、锋面剖面图等)、立体图(以立体形式出现的解释图,如黄赤交角图、地球内部圈层图等)。如热力环流示意图,可将其转换为城郊环流、海陆问环流、三圈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的循环等(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地理》2005,(4):45-46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2.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3.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4.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5.当大气环流微弱时,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6.由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郊区后下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广西旱涝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按其季风气候的特点,选取有代表的月份,采用500hPa的高度资料,作旱、涝年的距平场和环流形势的合成。中高纬的环流在旱年为纬向环流,涝年为经向环流,副热带高压活动较常年有异常等差异的特征,为预报广西旱涝提供可参考的天气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校学生所使用的高一地理教材之一的《地理地图册》(上册)第11页左上角有一幅图是“假设地球不自转时的环流”(图1),笔者认为,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的环流形式绝不是如图1所示的南北两极与赤道间的单圈环流。  相似文献   

20.
热力环流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难以正确理解高低空气压数值的绝对性和高低气压的相对性,无法把握热力环流的本质。笔者运用数值模拟法来讲解这一问题,则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具体步骤如下:一、模拟初始状态如图1,假设在单位面积A和单位面积B上各有一延伸至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鉴于高低空空气密度的差异,则可以用数值"800"和"200"分别来表示假定两空气柱内低空与高空的空气重量。那么,按照气压的定义,A气必重处大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