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操带兵打仗,厨子给炖了鸡汤,汤碗中的一块鸡肋触动了曹操的神经,有感而发随口将巡逻的夜间口号定为“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聪明绝顶,立即参出了曹操的心思:鸡肋这东西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现在的情形“进不能胜,退恐人笑”,魏王是准备打道回府了。  相似文献   

2.
鸡肋的哲学     
如果把去年的世界杯比喻成一块美味可口的鸡肉,那么今年的甲A就很像是一块蒸不熟煮不烂、咬上一口足以让牙难受半天的鸡肋。虽然人们都知道鸡肉鲜嫩好吃,但它毕竟是“细粮”,不能天天吃,要想填饱肚子,满足本土球迷日益走火入魔的看球心理,还得向他们推销这顿被无数张嘴热心烘托出来的“甲A”鸡肉大餐,尽管大多数的人都知道它不过是一块鸡肋。甲A本来就是一块装潢华丽的鸡肋,即使不把它跟世界杯做比较,也很难说它会比鸡肋厚重多少。不妨把它放嘴里仔细吧嗒一番,真是要营养缺营养,要味道没味道,但很多人明知吃到的是一块少滋乏…  相似文献   

3.
<正>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时,许多学生容易出现恐惧心理,原因主要是背越式跳高是背向过竿落地,一旦越不过横杆,就可能造成身体背部压杆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跳高架的扶杆卡上面安装一个“挡杆卡”,它有下列作用: 一、可以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能大胆试跳。因为即使学生越不过去横杆,因有挡杆卡,横杆也不易落在身体背腰部着垫的部位,这样就避免了腰部压伤。  相似文献   

4.
再轰轰烈烈的大满贯赛事,在奥运会这个超级大 哥大面前也只能自惭形秽了。幸好,网球与奥运并不矛盾;幸好,在不落伍地追随“全民奥运热潮”的同时,顺便也能满足一下网球情结。尽管直到奥运圣火被点燃后,陆续还有球员放 充这块“鸡肋”,情愿窝在家里吃爆米花,但对于球迷,尤 其是澳大利亚的球迷来说,奥运网球还是一锅好汤, 还真能品出点滋味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向来是讲究“盖棺定论”的,因为中国人好面子,人不死,许多话就不好说。古代当然也有讲“秉笔直书”的史官,但他们大多因写了真话而被皇帝杀了头。所以中国的史书是不能看当朝人写的,因为怕死,写得就不真实。由此传染到民间,对人的定论也必须要在“盖棺”之后,甚至要“盖棺”很多年后,才会有人小心翼翼地拂去尘土,霹出历史的一段真实来。这是中国人的可敬之处呢,还是可悲之处?!  相似文献   

6.
苏群 《篮球》1999,(16)
“梦四队”在波多黎各一路横扫,10战全胜挺进悉尼奥运会,但是引起的反响并不强烈。是因为“梦四”比分超出不够多,还是因为美洲区预选赛不够级别? 打奥运会预选赛,场场战事好比鸡肋,胜得再多不稀奇,赢得少点就挨批,也难为了佩顿基德哈德威。 与前三支“梦”字号队伍一比,“梦四”的调子真的够低。“梦一”有乔丹伯德和“魔术师”,“梦二”有莫宁坎普奥尼尔,还有肩气与”梦一”打嘴仗,“梦三”更是新老结合,皮蓬马龙奥尼  相似文献   

7.
蕃茄,亦称西红柿,或称洋柿子(足见其籍贯不是中国)。大约一百多年前,它曾有个很坏的声名——“狼桃”——人们误以为吃了它就会毙命。因此,它的用途不过是种植在宫廷的花园里供人观赏而已。后来,一位画家不听邪,渴极了就吃将起来,谁知不但未毙命,反而尝到了蕃茄那酸甜可口的滋味。从此,“狼桃”交了好运。误解和偏见冤屈了世上许多好事物。以世界上两大“热门”的体育项目之一——拳击而论,那种谈“桃’色变、望“桃”生畏的心理并没有完全消失。特别是在我们的一些同胞中,至今对拳击尚有两大恶諡,一谓“残酷”,二谓“野蛮”。  相似文献   

8.
《健身科学》2005,(6):41
中法两国虽然相隔万里,但都精于美食,在饮食文化上有许多互通之处。●喜欢吃原味法国人认为我们中国人吃油太多。虽然他们很喜欢吃中国菜,但遇到太油的菜,他们就拿餐巾纸把油吸走了再吃。像中国菜一样,法国菜也讲究“色香味”,但更讲究保留食品的原味,肉有肉味,鱼有鱼味,菜有菜  相似文献   

9.
在《三国演义》曹操赤壁兵败逃亡这段故事中,曹操每当以为转危为安时便哈哈大笑,可是每次大笑之后.总有诸葛亮派来截杀的人马出现。曹操的形象便显得有点傻,因为他高兴得太早了。可是当你真的在鬼门关走一遭又转危为安之时。想憋住不笑都难。王军就没憋住,当任建军跳马正好给自己凑上绝杀之后,他竟然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见王军大笑,任建军起初还一愣,  相似文献   

10.
严平  崔亚辉 《中华武术》2002,(11):18-20
《中华武术》走到了第20个年头,终于有了一个契机盘点这些年风风雨雨的武带之路。尤其是中国武术的大动脉竞技武带.更应该算算“总账”。因为此时,它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我们知道它是否能够实现和奥运会“零距离”之前。这样的大阅兵就更加有必要。不用担心时间越走越快.让我们在这一瞬间把时光倒流.重新经历,再一次感受.理智地分新得失成败,牢牢记住那些我们曾经走过的年代。  相似文献   

11.
跳脱常理     
《体育博览》2013,(7):111-111,116-118,120,122,124,126
话说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创意与无意的结合体得出的多样性非一语能道尽。若要从中选出最跳脱常理的那个.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也同理适用于它。如果你按常理来.那就败了。为别人不敢为,  相似文献   

12.
说到湖人和凯尔特人这两支球队的球迷对对手的憎恨.绝对可以用“深入骨髓”来形容。不过相比较而言.波士顿的球迷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一句响亮的口号。那就是“Beat LA!”不过你肯定不会想到,这句口号最早出现在凯尔特人队和76人队之间的比赛。  相似文献   

13.
作此文时,恰逢足协杯战罢第2轮.上海申花、四川全兴、大连实德 这些甲A强队纷纷栽倒在弱旅脚下。惊讶之余,不禁感叹:足协杯,这块传统的”鸡肋”终于开始进味了。但感叹的同时,笔者又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初,是谁烹制的鸡肋 在世界各国,足协杯都有“冷门的温床”的称谓。可这种淘汰赛制到了中国就变了味,人们不仅没有体味到温床的熨贴,品尝到的却只有如同鸡肋般的乏味。 造成鸡肋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人们大肆指责备俱乐部轻视足协杯的时候,笔者不得不替他们喊一下冤:足协杯之所以如此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14.
九运会是鸡肋,没有看头,不看又可惜。辽宁夺冠,上海第二,仿佛多年的联赛争霸格局,没有一点新意。所以,九运会唯一的看点,就是十强赛后的英雄国脚了。 刚经历了十强赛高峰体验的国脚从内心来讲对九运会这种比赛根本没有胃口,不过是各省市体委极其重视,如果不是“政治任务”,绝大多数的国脚根本不会来。国脚参加九运会的心态是: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平安渡过,对“领导”有个交代。对比积极表现自己以求入选国奥的  相似文献   

15.
南非世界杯的曝光率因为世博会驾临上海显得有点势弱.或许如此若即若离才是中国球迷最佳的观战距离.所谓“酒至微醺.花看半开”才是最有滋味的情绪,如果一味咀嚼.一不小心反倒会把人整恶心了。  相似文献   

16.
《三国杀》是现在最流行的桌面游戏之一,在它的网络版中,曹操的技能配音之一就是:”魏将何在!?”.作用是让场上的魏将能帮他挡住一次攻击. 有没有想过,如果把所有的War3选手分成三个阵营,即魏、蜀、吴,而TH000正好扮演的是曹操的话,他是不是需要对自己的魏将喊一句魏将何在呢?也许TH000的曹操又是谋士又是将,一个人搞定对手,让给自己打工的魏将们轻松喝茶也说不定. 在无锡的CEC上,主办方就让这个设想成了现实,而TH000真的扮演了曹操,他一路过关斩将,就差两场比赛就能够实现曹操不靠人的假设,不过在比赛的最后,他还是喊了一句,魏将何在,于是张辽(Nicker)拍马赶到,让魏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浪子     
史蒂夫夫·纳什每到一处,也许那里所有人的收另起来都赶不上他一个人赚得多,可这一点要想从他所穿的普通T恤衫外加牛仔裤上却是难以瞧得出来,惟一能够体现他苦行僧一般生活的恐怕只有他的头了,因为那的确是随便了点。“我不知道,”他说,“反正只要不总是因为它操心,我还是蛮快活的。”我问:“因为它看上去像是你已经用梳子梳过,或是其他什么方式处理过了?”“是的,没错,”纳什又道,“不过我的脑袋已经差不多8年没跟梳子亲热了。”  相似文献   

18.
央视体育频道隆重推出了《顶级赛事》,把法网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让人大饱眼福。特别是晚间“体育世界”的法网专题报道,很有滋味和震撼力。但越喜欢越“苛刻”,忍不住想提点“顶级”的要求。 观看比赛最令人难受的是,赛事比分藏在“台标”后,也不知是谁的“创意”,让人绕着脖子眯着眼睛,就是看不清选手名字和比分,似乎有点捉弄人,难道就没有办法将二者分开?此外,参赛  相似文献   

19.
李歌 《垂钓》2006,6(2):4-6
本文起草时,先定名为“剩余浮力的当今思考”。等文章写完了,觉得还是换个名比较好。因为自打“剩余浮力”这词儿问世以来,“理论界”好象就从没消停过,围绕它所引起的争论此起彼伏,没完没了。这几年,报刊媒体或网络如果闷了,拿它出来磕打磕打,准能热闹一阵,披挂上阵的各路好手随时踊跃。在池钓“理论界”,“剩余浮力”的名声恐怕算得上是“争议之最”了,但议来议去却还是结论渺茫,甚至越议越悬!致使有些实战派钓友干脆判它个子虚乌有、故弄玄虚的罪名,枪毙了……所以,“题目”关乎俺这破文章的命运,弄不好“内容”会被题目牵连冷遇,冤!尽管“剩余浮力”招牌不太讨人喜欢,然而有人却认为:浮标调来调去还真离不开“剩余浮力”,您信吗?  相似文献   

20.
萧山零距离     
贾倩 《围棋天地》2011,(20):2-4
每年的9月14日,都是全国围棋个人赛开幕的日子.这已经成为了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定式”。像个人赛这样的全国锦标赛性质的比赛.历来是不设奖金的,因此.也逐渐成为了高手眼中的“鸡肋”。目前在升段赛、个人赛的赛场上.除了那几个比较”执着”的人.已经很难见到等级分排名前十位的高手了。也正因如此.近年来.各大新闻媒体对个人赛的报道力度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