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体 《大众科技》2008,(4):107-108
浅孔留矿法是我国地下矿山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采矿方法,文章探讨了浅孔留法的静态留矿法及其矿岩开采条件新工艺新技术,以期减少损失率提高出矿品位。  相似文献   

2.
吕志鹏 《大众科技》2008,(10):98-99
空场采矿法是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和黄金矿山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采矿方法。文章主要探讨了空场采矿法在生产中的新工艺——全面空场采矿法在急倾斜矿床开采中的应用,全面论述了矿块的结构参数以及矿块的回采工序、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叶发辉 《大众科技》2012,(1):178-179,170
拉么锌矿鱼泉洞矿体在倾斜、低品位的薄矿体开采中,试验研究采用全厚进路和分层崩落联合采矿法试验研究。矿体的矿岩硬度系数f值=6~8,层理发育,平均地质品位Zn=3%~4%;Cu=0.3%~0.5%,原来选择多分段全面留矿法开采方案,后来因为平均品位低而改用这种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17)
针对1-15~#缓倾斜薄矿体、矿岩稳固、价值高,为实现安全、经济、高效的无废开采,逐步推进无轨高效采矿方法在有色金属地下矿山的应用实践,通过锚杆护顶连续回采嗣后废石回填空场采矿替换传统的全面采矿法在该矿体的开采,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实践该采矿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张耕田 《科技风》2013,(8):10+17
本文作者通过铅硐山矿的生产技术实践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开采下陡-上缓矿体的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的变形方案,解决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采矿技术与安全问题,简单介绍了回采工艺以及实际生产效果。该采矿方法通过生产实践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秦岭金矿区厚大金矿体进行采矿方法研究,矿脉厚度5~15m,矿脉倾角42~60°,围岩结构相对稳固,矿脉地质形态相对稳定,采用双排漏斗底部结构浅孔留矿法进行采矿,通过底部结构调整,解决采矿过程中出矿问题;同时利用浅孔留矿法,解决采场顶底板围岩由于地压过大出现局部掉顶现象。本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采矿方法及回采顺序、中段开拓系统、采矿单体设计、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利用的有底柱双排漏斗放矿浅孔留矿法,是在浅孔留矿法基础上的变异与改进,其主要依据矿体的可采厚度来界定采矿方案的底部结构变化,依据相关矿岩的稳固程度、自然安息角等要素来确定采矿工艺及回采顺序,并以此来核算经济和技术参数指标。从整体设计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其施工灵活、作业方便、生产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张春鹏 《科技风》2014,(17):146-146
辰州矿业沃溪金锑钨矿矿脉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多中段重负荷回采,使得残矿资源回收对延长矿山寿命,缩短井下生产作业投入,节省巷道维护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寻高效、安全的残矿回收方法,进行了条带式房柱法应用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急倾斜地下铁矿开采风险高、影响大的特点,结合某急倾斜地下铁矿开采项目实际情况,在简单介绍矿区地质条件、矿带主要特征,以及认识到选择正确采矿方法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可用于项目的采矿方法,即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法与浅孔留矿法(辅以开采后回填),并对二者的构成要素、采切工序、回采工艺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在保证开采效率的同时,对减少尾矿堆积和直接排放,以及确保采空区安全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以此为类似开采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范纯超  王锋  崔艳龙 《科技风》2013,(23):10-10
在进路法采矿方法的矿山中,因矿块进行分中段回采,人工假底进行了大量的应用,针对人工假底破碎,难以支护的情况,本文介绍了几种支护方式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采矿法中的应用情况。该几种支护方法在矿山生产、井下支护中,对于某些难以支护的岩体情况有选择灵活、操作简便、支护效果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李岩 《科技风》2014,(13):185-185
针对孝义铝矿铝土矿矿床形态的复杂性、贫富矿分布的不均匀性,介绍了"松土机一铲运机"、"松土机一装载机一汽车"和"反铲—自卸汽车"工艺的采矿方法,探讨了解决露天开采过程中高贫化和高损失问题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日益规模化,很多高效率的采矿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对原有的各类采矿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以适应矿床开采条件外,各种比较先进的采矿方法的应用比例也在逐渐提高。这些新技术在井巷掘进与支护、凿岩爆破、采掘设备品种的性能和配套等方面大力推广,对矿山生产效率的提高、安全的保障及作业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就对阶段崩落法中的两种常用采矿方法在矿石开采上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漂塘坑口是漂塘钨矿的主要生产坑口之一,储量大、生产中段多、开采条件也相应复杂,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在采矿方法上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分段采矿法、溜矿采矿法二种采矿方式。而采场的底部结构,布置形式也根据矿脉的产状及岩石的条件而有所不同,有固定的平底式装矿机道出矿、电耙道出矿、漏斗放矿等3种类型。这几种类型的底部结构在生产实践中,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为了不断提高采场的出矿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现对目前常用的三种底间结构做进一步的分折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煤炭回收率普便偏低,国有煤矿煤炭资源回收率一般在50%或者略高至60%,小煤矿煤炭资源回收率仅在15%~20%。在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今天,中国能源十分紧缺这个问题已经得到政府高度重视,造成煤炭回收率低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除了受采矿方法和回采工艺选择不合理,以及矿山企业自身管理不到位和资源配置不匹配等因素外,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完备,也是影响和制约煤炭资源回收率低的重要因素。简要主要介绍两个本矿在生产实际中提高回收率的实际例子。  相似文献   

14.
在人工顶柱房柱法采面回采工程实践过程中,巷道的支护和维护一直是一个难题,为研究锚网支护在人工顶柱房柱法采面巷道的支护效果问题,对锚网的支护参数进行设计,采用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指导工程实践,并通过现场监测验证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金川人     
教授级采矿高级工程师,天津市人,1940年生,1962年毕业于新疆矿冶学院采矿专业。现任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生产计划部主任、甘肃省政协常务委员、政协金昌市副主席、甘肃省灾害防御协会理事、宏观经济学会理事、西部经济学院副院长兼职研究员。 参与了“金川二矿区不稳固矿岩V·C·R采矿方法试验研究”、“采准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方法研究”、“降低金川二矿区胶结充填料水泥用试验研究”、“金川二矿区机械化下向分层水平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方法试验研究”等矿山生产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并担任主要技术工作;首次在国内提出、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分段充填采矿法”,组织实施了“先柔后刚”、“先让后抗”的双层支护措施,担任中瑞——中  相似文献   

16.
韦业东 《大众科技》2008,(4):102-103
在目前多个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各不相同的复杂条件下,通过对两个地区的有底柱分层崩落法和无底柱分层崩落法两种采矿方法的实例对比研究,探讨崩落采矿法的优点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摘要:采矿主要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矿产资源,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层出不穷,促使采矿方法也有了新的变化和进步。现今有很多的采矿方法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在实际开采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地质的条件,创造性地提出可行的采矿方法。采矿方法的创新,倡导科学采矿,这是对采矿工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促进采矿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结合矿山开展了非常多的采矿方法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在金矿的采矿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科学、合理的选用采矿方法。如果采矿方法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那么采矿工程的进展乃至接下来的工作方向都会出现偏差,这对于金矿的开采开发工作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要结合当前采矿工作的发展情况,明确金矿开采的工作特点,对采矿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并深入思考目前采矿方法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工作中做好防范措施,逐步完善可应对各种开采环境的科学采矿方式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了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等矿井开拓方式;提出了落煤方法和采矿方法等主要采矿方法,矿井设计中的矿井初步设计内容以及井巷断面尺寸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金属矿山的开采中,浅孔留矿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采矿方法之一。本文对无底柱浅孔留矿法在小型金属矿山开采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适当改进,提高了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和开采效率,为小型金属矿山的开采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