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季刊》与外国的对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文《中国季刊》创刊于1960年。第一任主编是英国汉学家麦克法夸尔,他曾同著名美国汉学家费正清一起主编过《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目前《中国季刊》由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出版,在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2.
吴和(Jaromír Vochala雅罗米尔·沃哈拉),男,捷克汉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评论家,现为捷克东方学会会员、欧洲汉学家协会会员。 1927年9月24日出生于摩拉维亚。从小喜欢文学,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兴趣浓厚。1951年考入经济大学,翌年到中国留学,在北京大学专修班学习汉语,由于语言文字对他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他要求改变专业,把对外贸易专业改为汉语专业。经过两年学习,后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著名教授王力、高名凯、周祖谟、林庚等人的指导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在学习中非常刻苦努力,攻下了汉语难关,跟中国学生一起学习《现代汉语》、《汉语史》、《语言学引论》、《语音学》、《中国文学史》、《文艺学引论》等,除《文艺学引论》外,各门课程全优。他在学习期间,时逢中国进行文字改革,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等,他对此十分关心,经常参加讨论,发表文章,并亲自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去询问汉字改革的远景规划。195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毕业论文是用中文写的《论汉字改革正字法中的一些问题》,在论文中提出了他对文字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不是门口挂满了红色的灯笼,以及地铁站、马路边随处可见的"中国红",当地的百姓怎么都想不出,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会议中心剧场,为什么会涌进那么多观众。声腔激昂、曲牌嘹亮,浙江婺剧团在捷克的首场演出就在这里隆重举行。多国驻捷克使节以及捷克各界的近千位朋友欢聚一堂,演出的门票早就销售一空。为了观看到来自中国江南的精彩演出,不少布拉格百姓甚至报名作为志愿者,为这场演出忙前忙后了好几天,只为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4.
第十届欧洲汉学协会会议,于199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隆重召开。来自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230名汉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史学动态研究室主任黄庆华应邀参加会议并作报告。与会者就中国的哲学、历史、经济、人口、文学艺术、考古及香港回归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交流。 欧洲汉学协会始建于英国,原名欧洲青年汉学家会议,是1948年4月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龙彼德同几位志同道合的青年汉学家发起成立的。该协会当时不足10人。1975年成为一个正式的学术组织,并易名欧洲汉学协会,目前有会员600多人。  相似文献   

5.
欧洲汉学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历代欧洲汉学家的学术成果,涉及中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多方面内容,至今仍对欧洲主体社会认识和研究中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入门和奠基作用。从13世纪末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远涉重洋,以“世界一大奇书”《东方见闻录》揭开元帝国神秘的面纱,到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利马窦等人率先以拉丁文翻译中国的《四书》《五经》,向西方推介孔子的儒家学说,到法国文豪伏尔泰醉心地将中国京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五幕话剧《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都有汉学家的功劳在里面。几年来,与欧洲的汉学家接触得越来越多,来往得越来越密切,切实感受到欧洲汉学家对中国的情感和他们在中国汉语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09,(1):57-57
魏柳南(LionelVairon),法国汉学家,曾任记者、编辑、法国常驻亚太地区外交官,还曾在伊拉克担任四年文化参赞。他目前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高等商业学院、国防高级研究院、圣西尔军校教授中国地缘政治和中国现代政治等课程,并在法国三军防务学院主持中国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正捷克的布拉格,是欧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音乐上出过许多杰出的人物,在文学上,与布拉格有关联的名作家也不少,比如卡夫卡出身在布拉格、米兰·昆德拉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布拉格的美,不仅仅在于几个著名的景点,如果你去游玩,慢慢品味,就会发现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如果巧,你还能碰到来自浙江青田的陈金妹。陈金妹最近有点忙。听说家乡浙江青田推出了"侨声赞祖国·我的中国心"全球网络拉歌活动征集令,她心里有点忐  相似文献   

8.
刘慧 《文化交流》2011,(12):34-38
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音乐之旅——2011年9月14日,我随浙江交响乐团自上海飞往意大利米兰,从都灵到奥地利维也纳,从捷克布拉格到德国柏林,从瑞典斯德哥尔摩到哥德堡,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到法国巴黎……整整20个日日夜夜,难忘欧洲交响乐之旅。布拉格倾听东方之声当地时间9月21日晚,世界三大音乐节之一德沃夏克音乐节首次迎来了中国的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  相似文献   

9.
2008年4月10日到15日,三十余位中外汉学研究者,践行孔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教诲,汇聚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外汉学家眼中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和现代的)"为核心主题,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国际汉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斯洛伐克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维也纳大学远东研究所、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斯洛伐克孔子学院主办.  相似文献   

10.
以图书铭刻疫情之下的难忘记忆中图公司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问候和关怀,也听到了许多海外声援中国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精通中文、研究中国、热爱中国文化,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就是分布在世界各国的汉学家朋友。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在中国肆虐,海外汉学家感同身受。他们密切关注中国的疫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好声音》是近期一档娱乐人民群众、影响广泛的节目,同时也是民间草根歌手展示才华的舞台。她的成功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我刊特组织本文以飨读者。似乎在一夜之间,从歌曲到故事、从节目到模式,都成为了热门话题。中秋之夜,全家人在一起观看"好声音巅峰之夜"一定会成为2012年中国人特别的记忆。《中国好声音》象征着精英阶层回归电视和大众审美趣味在电视中得到真正的尊重。定位准机会佳形式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定位为"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评价道:"我觉得《中国好声音》正在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文化》2016,(4):118-119
蒋志强,笔名颜栩,1952年7月生于浙江绍兴,自幼酷爱书画,曾师从中央美院金鸿钧先生学习工笔花鸟,后随著名国画家梁树年、卢光照等大师学习国画,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书画研究会书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国礼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欣正实业总公司东方欣正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3.
林风眠先生著名油画《赏花图》,由我的挚友“雨夜楼”主人洪强先生收藏。这幅画是林风眠先生在50年代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赏试用西洋画的表现手法而创作的。 林风眠先生是中国“现代绘画之父”,东方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他16岁赴法国巴黎学习西方艺术,1925年学成归国,被蔡元培先生推荐为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的前身)校长,1927年林风眠先生又受蔡元培先生委托到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即今天的中国美院),先后任校长达10年。1952年林风眠先生移居上海。  相似文献   

14.
“东方大港”,这是多么诱人的理想。从鹿特丹到纽约、从神户到新加坡……发达地区依托港口催动经济腾飞的事实,一次次启示、鼓舞着中国人,让一代代中国人萌生着同一个憧憬。本世纪初,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书中,就曾寄托了他在浙江沿海建立“东方大港”的伟大梦想。 在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这个梦想终于在浙东沿海的宁波,一步步走向现实。翻开宁波港50年的历史,人们完全应该感到骄傲:现代化的宁波港,正在迅速崛起,现今她已拥有我国大陆沿  相似文献   

15.
英国新教传教士理雅各自19世纪60年代始至90年代末去世止一直在英译中国儒道典籍,其翻译分为两个系列:《中国经典》和《东方圣书》。他以中国学人的研究成果作为阐释基础,采用麦克思·缪勒的比较宗教方法融合沟通中西宗教,以孟子的"以意逆志"作为自己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宗旨,采用丰厚翻译的形式和学术翻译的态度,真实地将中国的知识体系、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中国的宗教等中国文化思想传播到了英语世界。理雅各是第一位全面公正英译中国主要儒道典籍的翻译家和汉学家,他的翻译与研究促进了海外汉学的发展,并影响了辜鸿铭、庞德等人的翻译,让中国思想在世界思想谱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自《今日中国》杂志1952年由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办以来,历经44个春秋,从原来仅有英文版发展到现在的英、法、德、西、阿及中文共6个文版,读者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实践中,《今日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风格,成为我国对外宣传战线上一本有影响的刊物。一、《今日中国》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加强对外宣传针对性的过程新中国诞生不久,周恩来总理便向宋庆龄副主席建议,由她创办一本杂志,向国外宣  相似文献   

17.
安华 《文化交流》2004,(6):50-51
王仁华,女,安徽合肥人,1952年生,1997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合肥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合肥市书画院特聘画师,安徽省书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书画院特聘画师。王仁华擅长女性题材,倾力关注女性在历史和传统中的地位。她欣赏中国传统女性的善良、温柔,也深深同情社会对她们的种种禁锢和不公。她喜爱一种清凉的怀旧情结,并经常在她的作品中挥洒自如、细腻动人地表现出来。1994年作品《寻风拾遗》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入编《中国工笔当代卷》(1990-1997年) ;2000年作品《窥探》获“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金…  相似文献   

18.
又一年的中国春节快到了!人们辛苦了一年,春节的时候都愿意乐和乐和。我记得去年春节的那个月,我心情不好没有回国。那段日子我特别想父母。好在有很多中国同学都非常关心我,还有老师们也是。记得放假前的一天,我的汉语老师邀请我跟她一起回她老家过年。我突然开心起来了,很兴奋地等待着第一次在中国过年!我的老师老家在安徽。回老家的路上,我觉得风景特别漂亮,特别是有很多古老的建筑。我对美丽的风景特别是中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适逢浙江美术馆开馆的首个10年。回顾历程,展示浙江现当代版画的多重样态和东方水印千年之魅的场景,与日本、美国、保加利亚、捷克等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进行版画交流的生动片段,历历在目。在这一时间节点举办柳泽纪子女士的版画作品展,不仅进一步延续了中日版画交流的传统,增进了两国友谊,更反映了我馆对"公共性、开放性、多元性"学术宗旨的践行和追求。柳泽女士的作品富有生命张力,"情爱、欢乐和死"贯穿于她寓言式的笔调中,神思飞扬而不乏沉  相似文献   

20.
正当爱情巨片《芬尼的微笑》在奥中两国隆重上映之际,传来了该剧创作原型瓦格纳女士(中文名华知萍)不幸逝世的消息。 瓦格纳18岁在维也纳溜冰场上与当时在维也纳留学的中国警官杜承荣一见钟情,并于1935年踏上远航东方的客船,告别亲人与家乡,开始了她在中国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她与维也纳一别就是50多年,从少女变成为满头白发、饱经风霜的慈母。然而时代变迁、岁月流逝,她对丈夫的爱始终如一。2003年2月27日,她人生中最后的愿望终于得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