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远教零距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回国的顾教授,虽然显得疲劳,但很兴奋.近日,顾曰国结束了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为期一年的全日制特聘教授任务归国,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公室里他欣然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在国外留学的人员已达到70多万人,目前回国的人数已达到18万多人,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回国创业,活跃在企业界和商业领域。据统计,90年代末,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近两年,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等地留学人员回国年增长速度均超过了30%,留学人员大批回国的高潮正在形成。去年,回国留学人员首次超过两万人。目前,留学人员在国内创办的企业达8000多家,仅北京一地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就达3300多家。广大归国留学人员已成为中国经济和商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创办了大量成功的企业,在各行各业担任重要角色,成为中国连接国际商务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3.
新闻背景:漂洋过海赴美国学习创业八年,在材料科学领域颇有建树,并找到了极感兴趣的事业--从事美制现代木结构住宅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开发。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国在苏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现代美制木结构住宅的研究、开发及建造的公司--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并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典范;心系平民教育事业,创办了德胜--鲁班(休宁)木工学校和休宁德胜平民学校,开当代平民教育先河;一本公司内部的手册--《德胜员工手册》不经意间出版,立刻在中国经济界掀起一阵狂澜,迄今已印刷了14次;诗歌、文艺评论、影视制作等领城均有涉足,且不乏精品推出。无独有偶,他还创办了全国唯一一份不靠广告只靠发行生存的报纸--《都市文化报》;……他就是留美归国学子、成功企业家、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聂圣哲先生。  相似文献   

4.
周亚楠 《留学生》2012,(3):16-17
不耽于安逸的生活,他在改革之初选择走出国门进修油画艺术:为了生计,他成为街头艺术家,在实践中勤学苦练绘画技巧;带着艺术之都维也纳的绘画风格,他选择回国创办自己的工作室。“圆明园1860”大型实景油画图、世界科技绘画系列、海外遗珍系列绘画、世界文化遗产系列,都是他归国之后的潜心创作。  相似文献   

5.
张婷 《大学生》2012,(21):24-25
2007年,一纸聘书将在海外工作生活多年的饶毅从美国召唤回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一职;一时间公众将他和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学森等在国外成名、时值壮年回国效力的前辈相提并论,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解释自己回国的原因,始终只有三个字:归属感。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1946),于1914年在金陵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教育,做过杜威的学生,1916年回国后执教于南京高师,任教育科主任。后该校改为东南大学。1920年他便辞去教职,专门从事教育改革的实践,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主办《新教育》杂志。1927年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30年该校被国民党政府封闭,他改在上海创办自然科学园,编辑《自然科学丛书》,称这个为科学下嫁运动。1913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他创办山海工学团,采用了小先生制,1935年“一二九”爱国运动以后,他发起组织国难教育社,拟订了国难教育方案。1939年在四川创办育才学校,1941年他倡导“新武训运动”勤苦办学,为劳动人民服务。194  相似文献   

7.
立志教育     
1914年秋,陶行知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学习,他攻读的是政治学研究生学位。一些同学在一起,常讨论学成归国后的打算。孙科和陶行知同住一室,有一次,他俩又说起了归国之事。孙科说:“归国后,我如能当南京市市长,我要把南京建设得像纽约一样,成为世界一流城市。我请陶君做副手,担任市府副市长。”陶行知马上说:“我可不想当官,我要回国办教育事业。”孙科说:“你不当大官,当个教育局长总可以吧?”陶行知笑笑,没有回答。1917年,陶行知学成回国。他的导师劝他在美国完成博士论文,但他说,离开中国的实践,怎么写得出论文呢?要求回国后一边工作,一边写…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11,(6):48-48
一位多年漂泊海外的游子终于可以回国了。在归国途中,他浮想联翩,给朋友写了一封奇特的信,信里的每句话都隐藏着祖国的一个地名,  相似文献   

9.
留美回国后,陶行知即融入“新教育”潮流。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他于1927年3月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开启其“生活教育”系统实验;其后,又在上海创办别具组织创新的山海工学团、在重庆创办不同于普通学校的育才学校,进一步丰富其“生活教育”的理论内涵。持续不断的多样化学校变革范式探索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源泉,也是其吸纳杜威思想滋养、进而又超越杜威的奥秘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7,(28):104-106
陈宝泉,字筱庄,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1874年生于直隶天津.1896年,他参加康有为创办的强学会,1897年,考取京师同文馆算学预备生,1901年,在天津开文书局从事编校工作.1902年,陈宝泉任天津民立第一小学堂教员,同年,又协助严修创办天津师范讲习所,1903年由严修保送到日本留学,专攻速成师范科,1904年回国后,历任天津地区各小学教务长,并创设单级小学堂,筹备天津教育博物馆,后不久即入直隶学校司.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大众诗人、思想家、爱国民主人士。他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育内容全面丰富。许多专家学者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科学教育方面,也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本文试就陶行知1931年从日本归国后的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活动作一粗浅探讨。 1931年春,陶行知从日本归国。在他归国后的文章中,有关科学知识及介绍科学家治学方面的内容明显增加。他在《申报》“自由谈”专栏以“不除庭草斋夫”的笔名发表了一百零四篇文章,其中15篇是介绍  相似文献   

12.
创办晓庄师范,为农民烧心香 1917年,陶行知完成了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业,拒绝校方留学深造的邀请,踏上了回国的轮船。在归途中,他和同学们说:“我的志愿是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当时,正值国内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他马上以巨大热情投身教育改革,并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学方式,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3.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自1919年由美国留学回国到1932年去世,六十多年悉心研究儿童心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师范教育及家庭教育,亲自进行实验和总结。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创办幼儿园实验他的“活教育”。他还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师范学校——江西幼师以及国立幼儿教育专科学校,为幼教事业培养了大批师资和骨干。在理论上,他吸收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主张,写了大量的著作,如《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幼稚教育论文集》等以及许多的儿童课本与读物,并主编《新儿童教育》《活教育》等刊物,还设计了幼儿园房舍、设备、玩具、教具等,亲临教育第一线,备受师生欢  相似文献   

14.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表意见认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应有更多的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他说,广大在外留学人员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和重要的人才资源。吸引他们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是新时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形势的发展,很多留学人员已不满足于回国搞教学、搞科研,也想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方面成就一番事业。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他们的目的首先是创业,即干一番在国外已无法成就的事业,这是主流,是爱国热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一种高度统一。当然干产业…  相似文献   

15.
1940年夏天,在江西省泰和县文江村,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师范——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诞生了。这所学校的创始人,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陈鹤琴。 陈鹤琴(1829—1982)自1919年留美回国后,一直从事儿童教育和师范教育工作。他主张办教育要适合国情,他在创办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并把这所学校作为“活教育”的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16.
宋超女 《教育与职业》2007,(22):100-102
经亨颐(1877-1938),字子渊,号石禅,晚年号颐渊.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专心从事教育.曾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称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五四"运动前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在经亨颐的主持下迅速成为江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堪与当时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学媲美.他还长期主持浙江省的教育会,力主教育摆脱政府控制,独立开展工作.1922年经亨颐在家乡上虞创办私立春晖中学,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7.
刘永福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驰名中外的民族英雄,中法战争期间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人们在评价这一时期的刘永福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他的离越归国问题。但对此,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颇多,褒贬不一。本文试图对刘永福离越归国前的心理进行透视,这对探求刘永福回国的真正动因,以及从总体上正确评价刘永福,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朱宗顺蒋梦麟(1886-1964)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于1908年赴美留学,1912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研究教育,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归国后,他发表了大量的教育论文,鼓吹“个性教育”,被西方学者誉为...  相似文献   

19.
面孔     
■罗振玉:效法日本学务倡导实业教育罗振玉是我国清末民初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和考古学家。他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教育专业杂志《教育世界》,为传播东西方先进教育制度与思想,倡导改革传统教育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01年,他赴日本考察教育,将其所见所闻详细的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回国后,这本考察日记以《扶桑两月计》为名出版。书中对日本教育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其中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是我们祟敬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最初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务长,又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发表了很多改进当时中国教育的主张。为实现创造中国新教育的理想,他创办了南京市实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学校),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等具有改革意义的口号。国民党连这样一点进步思想也感到害怕,对他明令通缉。他逃到上海,先后创办了上海工学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