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是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同时还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的阅读大部分是在课外进行的,要想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就要鼓励学生自主研读。利用课堂这块语文学习的主阵地,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自主研读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市提出的生活积累与阅读积累同步训练实验始于1994年(以下简称“双项积累”实验),顾名思义,是从生活和阅读两条渠道丰富学生的积累。生活积累主要是积累写作素材,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阅读积累,主要是积累语言材料、写作技法,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几年来的实验证明:这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两把“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它,就能快速提高“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终生受益。一、重摄取,丰厚学生的积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种主体意识决定着语文教学应注重“以生为本”的探索。因此,我们提出的“双项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著名学者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自能成章。”小学语文是各个科目的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是掌握语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奠基石。学好语文知识的关键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目前,新的课改给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关于语文阅读的更高要求。因此,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取知识。把阅读课文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心智,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每一次阅读都相当于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充电”和“加油”.特别是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去年开始,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语文教学“自能读写”课题立项研究。“自能读写”概括起来讲就是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读书和写作行为。“自能读写”包括两个层面,“自主读书活动”是基础.“自主的写作行为”是基础发展更高阶段.这两个层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反复强调“教”是为达到用不着“教”,“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要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怎样才能完成这一使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呢?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元阅读”是“元认知”在阅读学习领域生成的一个新概念。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1976年提出的认知概念。阅读学习是学生学习新知、发展能力、丰富感情。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阅读学习是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复杂过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并促成元阅读能力的生成,在教学中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关于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显然,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课内阅读为课外阅读提供了方法和检测、激励手段,保证课外阅读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是形成阅读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更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使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仍很重要。有了教师良好的启发和引导.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操作有: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初级目标在于使学生“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它的终极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和精神境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变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为培养学生的“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鑫 《考试周刊》2011,(67):44-4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形成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基本含义是独立阅读和独立作文的能力。是叶圣陶先生一再提倡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相似文献   

10.
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以"认知阅读、理解阅读、拓展阅读"三个基本步骤为特征的语文课堂"三单元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模式的构建,以学生自学能力出发,又是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归宿,充分地反映了新课改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应用"三单元阅读"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语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这里提到的关键词是“独立”。要使学生达到“自能读书”的理想境界,必须加强自主阅读训练。通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得以体现,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笔者认为,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阅读的能力,方可改进阅读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小语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这里提到的关键词是“独立”。要使学生达到“自能读书”的理想境界,必须加强自主阅读训练。通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得以体现,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笔者认为,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阅读的能力,方可改进阅读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上.坚持阅读过程的实践性、训练性,把教学的重点从内容的理解转移到语言行为的实践和语文基本功的形成.从思想上明确:课文内容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材料”.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为了让学生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实施探究式学习教学法,无疑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有效方法。探究式学习一是让学生自我质疑。在自主阅读中找出问题;二是自我解答。学生找出问题后要自己解答,并在小组或全班讨论。以求解答的正确:三是自我测试。学生解答问题后学习告一段落。究竟掌握得如何,要让学生自己来测评。自己拟考试内容和答案,全班汇总后再进行检测。这样一是有助于消除学生考试的畏惧心理,二是让学生通过测评了解自己学习的实际。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自能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研读新课程理念和语文教材,认真分析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习惯等,发现依托学案来培养学生的自能阅读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一、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掌握学习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自能读书,不等老师讲,自能作文,不等老师改。”由此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把精力放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上。为此,我改变了过去老师教、讲,学生死记硬背、被…  相似文献   

17.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广东大埔县第二小学黄小云一、教给自学方法,掌握学习规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乐读、善读、会读,自能阅读。自能阅读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获取知识、把握信息的基本技能。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角"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参加阅读活动,自主看,自主悟,自主表达感受,促使每个学生在阅读教学全过程中处于"自  相似文献   

19.
推行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以实现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而要想达此境界,首先应养成学生自主制定阅读目标的习惯和能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让学生自命考试题的做法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目前,由于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制约,更由于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严重不良影响,所以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还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统编语文教材中设置的“阅读链接”板块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认知资源,是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托,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推手。教师应积极探索“阅读链接”的使用策略,充分利用“阅读链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