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怕的自激     
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  相似文献   

2.
翻开《孟子》书,一上来就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文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相似文献   

3.
<正>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之《孟子》选读部分,选入《孟子·梁惠王下》一段文字: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  相似文献   

4.
孟子理论的核心是利义对立,以义废利。《孟子》第一篇开宗明义: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劝梁惠王不必谈什么利益不利益的,你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他还说过,小人一早起来就孜孜以求利益,把追求利益说成是小人  相似文献   

5.
许博渊 《教育》2011,(7):60-61
孟子理论的核心是利义对立,以义废利。 《孟子》第一篇开宗明义:“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劝梁惠王不必谈什么利益不利益的,你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他还说过,小人一早起来就孜孜以求利益,把追求利益说成是小人之举,卑鄙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一、亚圣孟轲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这里的“孟子”指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孟轲,他是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  相似文献   

7.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这篇课文记叙了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的一次对话。梁惠王认为自己为国尽心,并以“移民移粟”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以战争中“五十步笑百步”为喻,诱使梁惠王中了圈套,说梁惠王的“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的不同而已。梁惠王实不该中了孟子大师的圈套。说梁惠王中了圈套理由有二:先说数据。数量“五十”与“百”相差之大,不是小小的区别。“五十”与“百”是只…  相似文献   

8.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梁惠王与孟子的一次对话。梁惠王白以为关心百姓,然邻国之民不见少,本国之民不加多,梁惠王请教孟子这是为什么。孟子以打仗败走为喻,问梁惠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王曰:“不可。”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郭锡良、李玲瑾主编的自学考试教材《古代汉语》,把这句话译成“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杨伯峻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评价离不开定量分析。先人从《孟子·梁惠王上》的一则故事中析出“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贬义成语,用来比喻程度虽然不同、但本质却一样的人与事。据此,五十步是没有资格笑百步的。但兵法上还有敌进我退、以退为进的韬略,倘若将必要的战略撤退规定为五十步,那么,“五十步笑百步”就未尝不可,而后退百步便有“逃跑主义”之嫌,与五十步就有质的不同了。可见定量分析的关键,在于对事物的质的量和量的量作出科学的规定。对于小学教学评价来说,要使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贾红莲 《学语文》2000,(3):15-16
众所周知,孟子散文的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论辩色彩。在论辩中,他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揣测对方的心理,巧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并且条理清楚,结构严密。在《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一节中,梁惠王觉得自己移民转谷、用心忧民、政绩突出。但他的人民并没有增多,开篇便充满了一腔委屈与不解。  相似文献   

11.
人类早期文化都带有宗教的性质.从宇宙观上说,东西方不同的观念都体现了人、神、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是相比较而言,东方人更注重神化的自然,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神化的人,这从人类早期的绘画遗存就可以看得出来.随着不同的社会生活的发展,东西方人的宇宙观和性格逐渐有了明显差异,东西方的宗教及宗教美术就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些差异.相对而言,东方宗教与中国画给人的印象明显地比西方宗教与西方绘画要柔和、含蓄而深沉,西方宗教与西方绘画则显得强烈而明朗.这实际上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东方民族在言行方面和思维方式方面确实比西方民族要温和、含蓄、内在一些,而西方民族则相对冲动、直白和外在一些.  相似文献   

12.
《庄暴见孟子》选自《孟子·梁惠王下》,课本对“梁惠王”未作任何解释;而选自《庄子·养生主》的《庖丁解牛》一文中,“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一句下面,又注曰:[文惠君]梁惠王。我在所教的历届学生中,多次这样提问:“‘梁惠王’是战国时哪国的国君?”很多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13.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杨伯峻在本段译文中将"叟"译作"老先生",笔者认为是不妥的。这种解释可能是没有考虑当时的历史事实,忽视了梁惠王的为人处世风格,也可能是有意在替梁惠王的无口德遮掩,为孟子的遭慢待争取面子,但其心可嘉,误在失实。  相似文献   

14.
一、孟子"不违农时"的历史探因孟子提出的七条仁政措施中,首要的一条就是"不违农时"。孟子如此强调"不违农时",似乎令人不解。梁惠王身为一国之君,而且也不是过于昏庸的统治者,难道会不懂得农时?而孟子却在第一点就讲到"不违农时",岂不是没有意义的事吗?  相似文献   

15.
<正>在《孟子·梁惠王上》里,记载了孟子说服梁惠王弃兵养农、施行仁政、以民为本的故事。其中"五十步笑百步"的笑话成为笑家的经典,为后人广为传诵。文中说,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曰:"不可。  相似文献   

16.
孟子是以“好辩”著称的,他善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辩论,或借题发挥,或因势利导。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谨,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有极大的说服力,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是对话体论辩文,体现了孟子论辩之术的众多高超之处。一、抑扬兼施,诱导启发。文章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针对梁惠王因施小恩小惠与百姓而矜功自得的心理,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生计问题,否定了其盲目自大心理,这是抑”。同时,针对其渴望使民加多,希望得民众拥护的心理,孟子又给以肯定和勉励,使得谈话能得以进行下去,然后…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西方人与东方人的性情即使从某些食物上也是能看出区别的。例如西方的比萨饼与东方的包子:比萨饼所有的“内容”都是平铺直叙、摆放在面饼上的,什么口味一望便知。而包子则不然。包子的外貌基本一致,而包子里面具体的“内容”,我们称之为“馅”,到底是什么口味的馅,是“馅”还是“陷”,不亲口尝尝是不会知道的。  相似文献   

18.
卡夫卡小说成因于他受到的多重异化。从犹太人的现状来看,卡夫卡就处于德国反犹主义的整体大氛围中,长期的历史将犹太人的精神塑造为这样的一种作为西方人的东方人,有名义上的国家,其实没有国家,只有小家,在小家中又得经受父权制的压制。此外,卡夫卡还需面对西方社会人性的异化问题,这样,卡夫卡经受的是多重异化。  相似文献   

19.
东方人和西方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老人的生活.东方人的理念是越老越离不开子女,而西方人的理念则截然相反.在西班牙,子女从学校一毕业,有了工作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有的一两个星期回家一次.一旦结婚,见父母亲的时间更少,有的是一两年见一次.当然做父母亲的也决不会埋怨孩子不孝顺,因为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老人大多数和自己的老伴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20.
黄哲伦在《蝴蝶君》中巧妙地将一个真实的故事与明显带有东方主义色彩的歌剧《蝴蝶夫人》并置,颠覆了东西方权利关系,成为与东方主义对立的声音。由于伽利玛受东方主义的影响,以定势的思维方式和偏见看待东方人,最后成为东方主义的牺牲品;而宋俐玲利用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偏见达到了她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