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外传播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深深地感到,探讨跨文化传播理论、进行跨文化交流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对话。2005年5月,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会见美国宗教领袖帕罗博士,由此开始了一场对外宣传在宗教领域的较高层次的对话。但是,我们从中也看到了哲学与宗教在中西方对话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职业圈》2014,(16):114-115
他的作品很好的把东西方文化、宗教以及艺术完美的结合,用油画描绘传统佛教题材,淋漓尽致地融汇和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精髓,并搭建了东西方文化艺术沟通的桥梁。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先生对吴轲阳的作品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超越自我,领悟神圣,中西合璧,古今贯通,这就是吴轲阳佛教作品表达的意蕴,体现的追求。他的作品把人们带入了一种禅意的玄境,以其独特的绘画手笔和洒脱的气势开启了似已尘封的心灵之窗,展现了颇为罕见的古朴而新颖之精神洞天,让入会有参禅悟道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华人社会是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社会,不仅有信奉中国传统宗教的,还有崇拜故乡神明的,又有信仰西方宗教的。其中,道教在菲华社会的宗教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宗教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道教也不例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华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通过道教的传播得到延续。道教又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既善于容纳别的宗教,又善于向别的宗教渗透。道教的这一特点,通过华人对其移居地社会的影响力和适应性得到体现。而正是这种影响力和适应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亚洲最西方化的国家菲律宾争得了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4.
吴桂金 《文化学刊》2010,(1):157-161
虽然宗教从本质上讲都源于人类在精神上对超自然的神灵的崇拜与信仰和在灵魂上对现世生存状态的超脱,但是中西宗教文化却存在巨大差异。具体体现在中国的宗教具有多元性、以人文本和重视现世生活的特点,而西方宗教却是一元的、上帝至上和强调来世永恒的。反映在社会政治生活上就是在中国教权臣服于政权,而西方教权则是积极主动参与政权。  相似文献   

5.
吴伟 《对外大传播》2009,(12):29-30
法兰克福书展刚刚闭幕,各路媒体对她的关注程度空前高涨,人们希望了解到中国与世界对话在图书领域是怎样进行的?希望了解中国文化与西方思维相遇的时候会碰撞出哪些火花?图书出版在推广中国文化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哪些难题,又将如何破解。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正在加速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意识形态冷战、地缘战略压迫、种族主义歧视,折射着近代以来的中国与西方关系史。对此,是作某种理论概念化的判断而放任对抗性发展,还是尝试在知识对话的共识过程中寻求建设性关系的可能性,意味着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是回到20世纪抑或真正开始新的纪元。在作出总体性战略判断基础上,强调主体性知识生产,树立有知识生产主体性和知识对话能力的文化自信,形成和坚持国际传播的沟通理性,应该是必须的选择。就此问题,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课题组、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外大传播》2010,(10):32-32
近日,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百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宗教领袖,展开了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博士倡议发起,  相似文献   

8.
试论商周之际的宗教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周之际激烈的宗教变革是其文化变革的重要特征.商、周部族之间存在着宗教差异与冲突,武王克商后,周公旦推行了一系列的宗教变革措施,这一变革结果影响华夏精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卓么措 《文化学刊》2014,(4):125-128
藏族唐卡艺术源起于藏传佛教,自诞生就致力于藏传佛教的传播、宣扬。其所具有的宗教意蕴是唐卡的核心,具体说来体现在:宗教教义的传播价值、宗教用品的膜拜价值、宗教修行的信仰价值、宗教审美的规范价值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2016年5月13日,第二届"文明对话·长安论坛"在西安举行。本届论坛是"2016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二十届西洽会"系列活动之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教育厅、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陕西侨易文明对话研究院等单位承办。来自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台湾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专家围绕论坛主题"‘一带一路’——在文明对话中前行"进行了研讨、对话。非盟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经社文理事会)穆西·海卢(Mussie Hailu)大使在发言中指出,我们的世界需要更多的对话而不是更多  相似文献   

11.
“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景德镇发展的殷殷嘱托。对于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国家使命,景德镇陶瓷文化具有突出优势。着眼增强中华陶瓷文化的感召力,千年瓷都景德镇要承担起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重大使命责任,科学把握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实践路径,切实提升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德国传教士卫礼贤的《易经》译本是其译介中国典籍的巅峰之作,被公认是最出色的西方语译本之一,出版后在德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成为西方社会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力图通过对卫礼贤《易经》译本体例、翻译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卫礼贤对《易经》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及其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林超 《文化学刊》2014,(2):150-160
阿马蒂亚·森认为文明冲突论者以单一文化身份界分文明的做法,不仅忽视了人类其他的多种身份认同,也常使人们陷入文明板块化的平面思维。它既干扰了人们尝试从其他身份认同连结彼此的可能,也为制造文明冲突埋下了伏笔。文明对话论者应当重视人类多重文化身份的复杂联系,拓展文化交流的路径,为世界和平和文明对话做出更为多元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让世界上那些了解和不了解中国的人们通过汉语这个传播的使者走近了中国,感知了中国。在当今这个多元世界中, 语言担负着和平使命,它是国际间交往和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桥梁。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成立于1987年,是由国务院11 个部门领导组成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中国教育部内。国家汉办始终以“向世界推广汉语,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了解”为宗旨,致力于让汉语走出国门,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中国的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和外媒关注的热点话题,直接关涉中国的国家形象,成为中国对外传播中一个亟待突破的难点。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组建了"民族、宗教问题对外话语体系研究"课题组,旨在形成既体现中国立场、中国利益、中国文化,又与国外受众思维习惯和表述方式相对接,易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宗教问题对外话语体系,尝试在国内外政治和社会领域引发建设性的"公共对话",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正跨文化传播是信息全球化时代重要的传播方式,其核心内容是"跨",即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之间展开的对话和交流,消弭文化隔阂和文化"窄"视野。中国跨文化传播的核心要义是讲好中国故事,强调的是文化传播的艺术和过程,注重传受双方的关系和联系,强调双方之间的契合点、共同点。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形象直接影响着新丝路的整体形象。让世界了解新疆,在当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新疆与中亚国家地缘相近、文化相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文化传播对象国的文化政策的基础之上。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从而促进中外文化的友好交流,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欧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点对象之一,而其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欧盟文化政策,为中华文化在欧盟国家的传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引进西方的管理思想的过程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创立者或者实践者来到中国更多地是传播。而对于中国的管理现实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现实对接,也许更能代表一种传播的诚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并初上当受骗所研究的施密茨博士,希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有进一步了解,著名国家专家刘伟见先生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相似文献   

19.
中研华创 《职业圈》2011,(25):76-77
在中国引进西方的管理思想的过程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创立者或者实践者来到中国更多地是传播。而对于中国的管理现实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现实对接,也许更能代表一种传播的诚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并初上当受骗所研究的施密茨博士,希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有进一步了解,著名国家专家刘伟见先生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相似文献   

20.
2005年5月20日,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宗教领袖,路易·帕罗福音联合会主席帕罗博士。这本该是一场很艰难的对话——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使对话双方有先天的文化隔膜,加之对话双方的不同信仰又形成了对宇宙观不同的认知。但赵启正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与需要团结的西方宗教界领袖“会合”,使对方理解并支持中国人在现实世界的努力。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就这场对话撰文说:“赵启正是一位学理工出身的技术官员,专业是核物理,但他的言谈,却处处显得有文化视野、文化底蕴、人文精神、人性光辉。”他还不无欣赏地说,两位都不是等闲人物,都有功夫和水平,都愿意互相尊重,都是求同存异的“君子”。正所谓“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个“有神论者”和这个“无神论者”的对话,应该有场好戏看。最后,叶小文在评论中写道:“因为是一篇对话,就像阳光下一面打碎了的镜子,或像一地散落的珍珠,闪亮却有点凌乱,阐述不能展开,精彩毕竟有限。但确实让我们看了一场言犹未尽、意犹未尽的好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