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经听过一位知名的特级教师在介绍自己的教学体会时说:"我在上课前心情总会习惯性地紧张,这时,我都要把自己的情绪努力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走进课堂;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地方,容不得我有丝毫的懈怠。"这位名师学识不可谓不渊博,教学经验不可谓不丰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更是在常人之上,但每到课前仍是感到一种压力、一种紧张,这正是缘于其对事业近乎神圣的态度,缘于其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这样的"紧张感",我们实在难以与"小家子气"联系起来,只能报之以深深的敬佩之情。  相似文献   

2.
3.
教师们往往特别羡慕那些在讲台上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妙语连珠的同仁,并赞扬他们有“大师风度”;而把那些上课前心情紧张、神色凝重的教师视为“小家子气”。一般来说,面对重大挑战,人类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这是很正常的,是人类进化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心理学认为,心理紧张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个体的注意力的指向,即“在乎”什么;二是个体的预定目标,即期望得到什么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课前出现“紧张”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的。其实“名师”亦非“紧张”的绝缘体,不少名家大师在课前与我们这些无名小辈一样,内心也常…  相似文献   

4.
很多教师特别羡慕那些在讲台上总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妙语连珠的同仁,并将这一表现誉之为"大师风度"。殊不知,大师亦非"紧张"的绝缘体,不少的教育大师在课前竟然与我们这些无名小辈一样,其内心也常常会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所笼罩。  相似文献   

5.
当教师的往往都特别羡慕那些在讲台上总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妙语连珠的同仁.并将这一表现誉之为"大师风度":而把那些一到上课前夕就心情紧张、战战兢兢的老师视为"小家子气".殊不知.大师亦非"紧张"的绝缘体.不少名家大师在课前竟然与我们这些无名小辈一样,其内心也常常会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所笼罩.  相似文献   

6.
当教师的往往都特别羡慕那些在讲台上总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妙语连珠的同仁,并将这一表现誉之为"大师风度";而把那些一到上课前夕即心情紧张、神色凝重甚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老师视为"小家子气"。殊不知,大师亦非"紧张"的绝缘体,不少名家大师在课前竟然与我们这些无名小辈一样,其内心也常常会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所笼罩。  相似文献   

7.
凌烨 《师道》2005,(5):20-20
当教师的往往都特别羡慕那些在讲台上总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妙语连珠的同仁,并誉之为“大师风度”,而把那些一到上课前夕即心情紧张、神色凝重的老师视为“小家子气”。殊不知,大师亦非“紧张”的绝缘体,不少的名家大师在课前竟然与我们这些无名小辈一样,其内心也常常会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所笼罩。  相似文献   

8.
王淦生 《生活教育》2010,(11):29-30
当教师的往往都特别羡慕那些在讲台上总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妙语连珠的同仁,并将这一表现誉之为“大师风度”,而把那些一到上课前夕即心情紧张、神色凝重甚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老师视为“小家子气”。  相似文献   

9.
当教师的往往都特别羡慕那些在讲台上总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妙语连珠的同仁,并将这一表现誉之为“大师风度”,而把那些一到上课前夕即心情紧张、神色凝重甚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教师视为“小家子气”。殊不知,大师亦非“紧张”的绝缘体,不少的名家大师在课前竟然与我们这些无名小辈一样,其内心也常常会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所笼罩。  相似文献   

10.
曾经听一位知名的特级教师在介绍自己的教学体会时说:“我在上课前心情总会习惯性地紧张,这时,我都要把自己的情绪努力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走进课堂;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地方,容不得我有丝毫的懈怠。”这位名师学识不可谓不渊博,教学经验不可谓不丰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更是在常人之上,但每到课前仍是感到一种压力、一种紧张,这正是缘于其对事业近乎神圣的态度,缘于其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这样的“紧张感”,我们实在难以与“小家子气”联系起来,只能报之以深深的敬佩之情。还有一位生前总是被“课前紧张感”所困扰着…  相似文献   

11.
凌烨 《上海教育》2005,(5A):55-55
曾经听过一位知名的特级教师在介绍自己的教学体会时说:“我在上课前心情总会习惯性地紧张,这时,我都要把自己的情绪努力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走进课堂;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地方,容不得我有丝毫的懈怠。”这位名师学识不可谓不渊博,教学经验不可谓不丰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更是在常人之上,但每到课前仍是感到一种压力、一种紧张,这正是缘于其对事业近乎神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九龄风度"是唐玄宗从选用高级官吏的特定视角提出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指的是张九龄基于精深的文才和器识,以及大忠大孝的政治人格,在经过多年历练后所形成的为学为政才干、能力与行事风范。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多灾多难的时代,又是一个“礼崩乐坏”、多姿多彩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形成了破漏不顾、潇洒不群、若无其事、飘选自得的魏晋风度。作者以为魏晋风度是对作为儒家诗教——“温柔敦厚”这种文学批评准则或审美追求的不断继承、突破。  相似文献   

14.
所谓青春,从某种意义来说,也许就是“一往无前”的别名。如果失去了追求更高更深的热情,如果失去了那种真挚的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热情,那么也就立刻失去了青春的闪光。生命不停地在变化。它或者是引向人的堕落,或者与向上的要求相连。道路只有两条。认为没有变化,那是由于感觉不出是在后退的自身的停滞所致。  相似文献   

15.
亮亮的烦恼“老师,你今天有空吗?我想找你咨询。”上完心理课,我刚想下楼,高三文科班一男生紧跟出来追问。“有空呀,下午放学后我在心理辅导室等你吧。”我回头对他说。男生身材高挑,但略显单薄,脸色有些苍白,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他叫亮亮,刚来到辅导室显得有点腼腆,红着脸,低  相似文献   

16.
17.
18.
“魏晋风度”的基本内涵是指:魏晋士人及与士人有联系、交往的妇女、儿童,他们所具有的反抗虚伪的礼教、追求独立的人格、探寻“生死”价值与宇宙终极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具体表现为药、酒、姿容、文章、清谈玄学、山水隐逸。  相似文献   

19.
风度是什么?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为之作了这样的界定:“风度可以说是人们内在的精神品质、文化教养、聪明才智和外在的举止、动作相统一而形成的一种格调。”当一个人内在精神气韵的美外化于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动作姿态时,便形成了风度美。个人的风度美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容貌、体形保持青春状态的时间是短暂的,但风度美则可以保持到中老年,这是一些人白发苍苍仍风度翩翩的原因。语言是风度构成中的重要因素。语言是一个人的情操、修养、作风、人格的直接现实。它既是风格化、个性化的特定内在精神风貌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钢琴演奏教学时,我们发现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紧张的状态,经常会影响到演奏的效果。要消除这种紧张感,笔者认为应该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去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