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的生态失衡正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精神生态危机。精神世界的狭隘价值取向、心灵的拜物化、情感世界的苍白、人性的扭曲和变异等都是精神生态危机的种种表征。从精神生态的审美视角来看,莫里森小说从回归自然、心灵沟通、文化交融等方面对此一问题的探讨,对解救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学作家郭雪波的小说《银狐》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的双重生态危机,并为我们展示了生态危机失衡所造成的巨大灾难。本文主要论述《银狐》中所昭示的双重生态危机;作家在为人类的遭遇无比同情的同时进行的宗教与爱的出路探寻;以及作品中表现出的深层的生态焦虑。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学领域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上的分歧.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而进行的道德辩护的功能。从表面上看,分歧缘于两者之间存在“自然存在物是否有道德地位”的观念差异.深层则反映出两种理论都存在人性的缺失,出现了作为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错位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近代以来形成的现代性人性观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要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就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消解现代性人性观,形成关爱自然界的人性,构建为人自身立法的新型生态伦理学。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解读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德里罗的《白噪音》中的生态灾难、生态环境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破坏了应有的伦理规范,人类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科学技术和"技术理性主义"为工具,以达到"消费主义"的目的。小说向我们展示了这个生态恶化的图景,同时也隐含了作家对生态危机和生态伦理失衡的焦虑。  相似文献   

5.
生态危机的直接表现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是人对自然的盲目索取和过度破坏所致的恶果。其实质是人性的危机,是由不健全的社会性格所引发的不当行为方式及心理机制而产生的人性冲突。资本主义社会重占有、追利益、图快捷的社会性格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走出不良社会性格的困境,实现自我的觉醒、自我的肯定和独立是构建生态和谐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近代工业文明,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自然界以自身铁的必然性,向人类社会施行了严厉的报复——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失衡和人类社会生存环境恶化。要化解人类对待自然界的粗暴行为所遇到的生态危机,避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出现物质交换断裂的后果,就要通过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唤醒人类内心深层的自我意识,还自然之魅,实现天人合一的人类社会生态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7.
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批评雄辩地揭示了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危机、人性的危机、想象力的危机。因此,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束缚.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一方面深入挖掘文化的生态内涵、凸显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割裂的亲缘关系,另一方面从多视角透视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进行综合的文化诊断、文化治疗,以便从根本上变革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将其小说文本置于工业化进程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的背景下,表现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深层的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并对自然生态危机导致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人类生态困境进行严肃审视,从而探究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这无疑充溢着生态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品钦小说从自然生态层面抨击了在资本主义"人控制自然"意识形态、技术理性、经济理性等的驱使下,人对生灵、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等的严重破坏;从社会生态层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和非正义性所导致的战争之灾和种族屠杀,权力和技术的合谋造就了一个"类死人"的世界,技术异化使人物化及人际关系的畸形等社会生态严重失衡的现状;从精神生态层面批判了科技至上、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对人性的异化、对文化的践踏,以及人们信仰的丧失等精神生态危机。对此,托马斯·品钦提出了一系列化解生态危机的方法,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忧思与后人道主义关怀,发出了对生态正义、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文化多元等的呼吁,希冀建立一个远离有害物质和生态灾难、免除种族与性别歧视以及资本主义毒害和压迫的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皆可以从人性中找到答案。生态危机不仅是工业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迷失自我的结果。通过探讨环境危机的人性根源,阐明生态伦理得以可能的人性论基础,说明只有完善人类自身,环境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1.
教师发展生态危机是教师在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生理生态、心理生态、行为生态及价值生态的失衡.教师发展生态危机的成因从意识形态来说主要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牵引,而教师发展进程中的"花盆效应",异化的职场人际关系以及超耐度失衡的教学时空环境则是教师生态危机形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生态危机实质是人性的危机,是现代人在自然面前迷失了自我,才造成了人对自然的恶行为和生态危机恶结果。而人性危机发生的原因则是人与自然发生了本质断裂、完全以自身的"我思"、"我欲"、"我类"为参照理解自我的必然后果。欲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须先将人从危机中解放出来。人的自我解放的关键是人类从孤独的自我走向自然,完成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人唯有向自然生成为人、拥有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才能担保他所改造的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美丽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13.
在《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重点关注的是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精神生态失衡这一内在的生态危机问题。小说所揭示的精神生态失衡主要表现在莫莱尔、格特鲁德、保罗、米丽亚姆、克莱拉这五个人物身上,他们在作品中皆以精神悲剧性角色出现。劳伦斯认为,文化修养的差异、支配与占有欲望、健全人格的缺失以及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社会生态的变异是造成精神生态失衡的根源所在,人必须与自然融为一体,协调好社会人际关系,抛弃占有和支配欲望,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灵与肉的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悲剧的发生,从而达到精神生态的平稳。  相似文献   

14.
自然陶养自我化育——论生态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说到底是人性的危机,改善生态环境,化解生态危机,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生态美育以培养生态审美的人为根本任务,以自然陶养为基本途径.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使人性向善、向美提升,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生态失衡问题导致的生存危机引起了人类的深层反思。西方机械自然观与人类中心论是当代生态危机的重要思想根源,而注重秩序与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影像艺术以有别于传统艺术的组织形式和体认方式,在表达生态危机和关切人类生存前景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生态电影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创作的新的生长点。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社会生态危机的加深,应和着世界性的生态电影思潮,中国电影分别从生命起源和生命的宇宙定位、非人类群体的生命活动及生存空间和表达生态关怀、展示人性冲突等不同角度显示了生态思想的初步觉醒。但是,由于电影创作的市场化导向和本土生态思考的缺位造成了电影中深层的生态意识的薄弱匮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今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为标志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危机实质上是文化的危机,即西方主客二分的世界观所造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的危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天人合一”思想中独特的环境思想和生态理念越来越被学术界和思想界推崇和认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逐渐演变成生态危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生态危机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模式之间的联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剖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上层建筑与社会状况之间的关系,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提出了以打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遵循的逻辑为主,以合理运用科学技术、生态制度规范、改善意识形态等途径为辅,共同化解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揭示了工业化社会人类的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性的异化、生命的枯竭;同时也提出了拯救生态危机的策略——要融入自然,与自然一体,恢复人类性的生机与活力。劳伦斯对于生态危机的书写,对于生态危机的拯救策略,涉及到现代西方人的生存危机与拯救这一严肃的问题,体现了劳伦斯对和谐生态理想的追求及对现代西方人的生存与前途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相互投毒"这一新词,折射出我国目前令人备感忧虑的现状,其最终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我国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人的精神生态三者发展的失衡。探究和解决包括食品污染在内的种种安全事件和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提升国民的精神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