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风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往的教育中 ,对学风问题偏重对外力的推动 ,忽视对内力的激发 ;偏重对行为的规范 ,忽视对动机的引导。总的来说偏重管理 ,忽视教育。只强调学生必须怎样做 ,却很少说明为什么应该这样做。所以 ,对学生进行学习道德观的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有一个良好的道德观是学习的首要条件。那么 ,什么是学习道德观 ,它的内涵是什么 ?是怎样形成的 ?一、学习道德的内涵和功能学习道德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不露痕迹的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道德教育功能.高校德育应该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根据隐性教育载体的特征,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载体至少应该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网络空间、道德楷模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难管,这是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师经常发出的叹息。警告处分、留校察看,甚至开除学籍,对某些学生也缺乏足够的威慑力。其原因是什么?事实上,管理的精髓不是“管”而是“理”,所谓“管”主要含义是限制,其外在形态常以“不能做什么”来表示;所谓“理”就是引导、讲讲道理,也就是“应该做什么”。这是一对对立统一的概念。如果在学生的管理中,我们又偏重于“管”,其效果是不会好的,在一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可能会使学生去做好一些事,但真正从学生心里认为这些事是应该的,其回答恐怕不会令人很满意。当代的大学生很有个性,同…  相似文献   

4.
品德是由道德知、情、意、行等结合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更多地采取堵而不是疏,这样的做法,不菅是对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都是要不得的.当疏导对隐性教育作用失效或效能降低的时候,我们要反思的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不是变本加厉地去实施“堵”的方法.本文所要关注的正是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处分的隐性教育功能,以期对隐性教育作更深的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浅论学习道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风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往的教育中。对学风问题偏重对外力的推动。忽视对内力的激发;偏重对行为的规范,忽视对动机的引导。总的来说偏重管理,忽视教育。只强调学生必须怎样做,却很少说明为什么应该这样做。所以,对学生进行学习道德观的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有一个良好的道德观是学习的首要条件。那么,什么是学习道德观,它的内涵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校园听证制度是指在中学制定规章制度、实施处分决定时,由校行政、教师、学生或家长等利益相关人提出听证请求,学生会协调学校、学生、家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就拟制定的规章制度、处分决定进行公开辩论、共同协商,为规章制度和处分决定的作出提供重要参考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情的感受方面,是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学生在主观体验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教育。情感因其隐性的功能,不能马上见效,因而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但它却是异常重要的,它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8.
任和 《海外英语》2012,(8):56-57
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去追求考试成绩和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的情感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只要分数的教育是失败的,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只会让教育失去其应有的属性。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学会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之间会有千差万别的差异,学会因材施教。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忽视了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只关注成绩而忽略了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是不可能把学生教好的。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一定不能把学生都教的闷闷不乐,过早的变成了成年人。记住这句话,我们这些做教师者的就是在思索什么是真正意义的教学了。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幸聆听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曾智教授的报告《现代学生工作"心"理念》后,感慨万千,原来在学生工作中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工作的思路也豁然开朗。确实,我们在长时间的做学生工作中,一味的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告诉他们哪些是违法行为,而我们忽视了学生这个个体的特殊性,忽视了去探究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忽视了如何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一些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把握学生心理压力,辅导学生心灵成长。  相似文献   

10.
事业单位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认真实施会计监督,履行会计职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把国家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要求具体化,提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的具体要求,使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在具体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任友群 《上海教育》2001,(22):31-33
本文通过对隐性课程本质的探究,鼓励教师和管理者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获得一个学习环境的全面视图。文章首先呈现的是隐性课程影响教育进程的历史回顾,接着对隐性课程的作用及其评价方式进行分析。间接学习一直在发生而教育工作者却常常忽视它。我们应该通过各种评价手段探索课程中的这些效果,最终调整对学校教育的设计并引导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什么团体、组织,都应该有自己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学校也不例外。在各种管理措施中,规范师生员工的言行等各方面的条例、制度,是管理手段中较常见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大体上可分为两种:针对教职工制订的规章制度和针对学生制定的规章制度。比如:会议制度、请假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奖罚制度、考试制度、课堂规则、学籍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等。规章制度之所以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手段,并不在于它的“多”而常见,而是在于它在管理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校对那些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纪律处分,为严肃校纪,警戒他人,然而,处分不是最后的教育。倘若放弃了对受处分学生的后续教育,那就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对受处分学生进行后续教育呢?在此我想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学校工作需要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如果我们过于迷信各种制度在育人中的效力,忽视了教育的必要功能,轻视了情感交流在感化学生行为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上就会把教育目标置换成管理目标.也就是把手段置换为了目的。  相似文献   

15.
双周快报     
学生获申辩权是一种看得见的民主沈峰重庆市即将为学生申诉立法。学生在被学校处分时,可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从以往的情况看,学生违反校纪后,在错误事实的认定和给什么处分问题上,往往是校方“一锤定音”。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法,有时达不到教育目的,甚至留下一些后遗症。重庆市即将为学生申诉立法值得肯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二是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是学生在被学校处分时,向  相似文献   

16.
学生处分是高校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教育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处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发展学生,重教育轻制裁,做到过罚相当,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加强思想教育,最大程度实现学生处分中教育与制裁的平衡,实现宽严相济,成人达己。  相似文献   

17.
教学管理制度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的反映和组成部分。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法规,上级颁发的规定、决定、条例、指示等制订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也是通过规章制度进行的常规管理,是维持政党的教学秩序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学校制订的教学管理制度虽然在一定的目的下具有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中小学教学管理制度中有些规章制度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学校工作的管理必须重新审视管理制度对实施和推进课程改革的作用与功能,并且依据学校自特点改革旧有的制度以重建一套适合新课程和学校发展的教学管理管理制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归结为对受教育质量与规格规定的“教育目的”只是多种教育目的概念中的一种,它的缺陷是忽视了教育的生活特性,排斥了儿童当前的幸福。这种忽视与排斥是隐性的,接受了这种教育目的概念就接受了它的缺陷。要消除这种隐性缺陷,唯一的办法是重建教育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隐性课程理论研究表明:学校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只有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功能。体育课程同样包括体育显性课程和体育隐性课程,二者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体育课程的完整体系。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隐性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此,文章对体育隐性课程的特点和实施原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教育课程是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它不仅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学术课程等显性课程,而且还包括大学规章制度、服务学习活动、仪式庆典、学生咨询服务等隐性课程。目前,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课程具有课程目标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课程实施方式的综合化和多样化以及课程内容的隐性化等特点。研究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课程,可以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对我国大学价值观教育课程变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