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哈姆雷特为什么如此犹豫?"一直是西方文学研究中的难解之谜.在400年的莎评中,批评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分别从哈姆雷特的性格、时代背景、俄狄浦斯情结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哈姆雷特的犹豫.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哈姆雷特犹豫的心理原因,探讨莎士比亚对哈姆雷特命运安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了《雷雨》中的人物,论证了本我、自我、超我只有和谐发展才能达到人格的平衡和健全。  相似文献   

3.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因其作品对宗教主题的深刻见解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仔细分析其作品中的人物不难发现其中的主人公大多精神异常,本文以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为例,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通过对小说中几位人物性格的分析,探讨了其各自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所体现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以及造成这种人格结构失衡的原因,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其作品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4.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本文试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的著名剧作《欲望号街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布兰奇和其妹妹斯黛拉以及妹夫斯坦利的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他们的人格与其行为的密切关系;同时指出这种批评方法对于解读这部作品不失为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直是文学评论界的热点。国内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存在主义主题,主体莎拉的神秘性,小说的叙事艺术等方面.本文将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小说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提出莎拉、查尔斯、欧内斯蒂娜以及以波尔坦尼太太为代表的莱姆镇人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的象征。通过体现人格三结构之间的激烈冲突与斗争,并以本我的胜利为终极目标,反映了约翰·福尔斯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坚强、自尊、独立,富有反抗和勇气,是世界众多文学作品中一个光辉永恒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心理结构理论来解读简.爱复杂而典型的性格,以进一步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杨赟  张晗  闻超 《考试周刊》2014,(96):25-25
文章利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从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结构分析爱伦坡经历对其整体人格的影响,从不同人生时期爱伦坡的成就及爱伦坡的个人表现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展现。从中得出结论,即爱伦坡的早年经历从自我、本我、超我三方面对其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出发,从其人格结构说分析小说《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主人公古德曼·布朗的心路历程。通过分析布朗在其森林之旅中的所见所闻,本文旨在探讨布朗人格结构中超我、本我和自我之间不断斗争,最终本我战胜超我,控制自我的过程,从而表达了对清教思想压迫下的布朗式人物的同情。  相似文献   

9.
<抄写员巴特尔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赫曼·梅尔维尔创作的一篇重要的发人深思的短篇小说.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视角解读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进一步阐发小说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即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压迫所导致的人格异常和扭曲.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小说《光明天使》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解析,指出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代表,揭示人格三结构之间的激烈冲突与斗争,体现了小说的主题,展现作者欧茨对人性的深刻挖掘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魔戒》是英国著名奇幻小说家,被称为“奇幻文学之父”的托尔金的代表作,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不谋而合,小说中人物所体现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极大地推动了故事的情节的发展。该文通过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析理论分析小说的人物,通过这一全新视角阐释了咕噜、弗罗多和甘道夫与魔戒的矛盾以及形成原因,以便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相似文献   

12.
13.
依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探讨《圣经》文本如何展现出人类心智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该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受本我支配的幼年时期、自我发展的成长时期以及超我主导的成熟时期。  相似文献   

14.
刘伟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4):95-100
真人秀节目作为近些年备受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以其独特的真实性吸引着受众,但似乎难以走出同质化、娱乐化的困境。在广电总局下达“限娱令”之后,国内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然而在这种尝试中,真人秀节目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构真人秀节目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研究节目倾向低俗化的失衡现状,从节目的价值导向、服务功能、媒体公信力及电视媒介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三我失衡”的危害,可以从“三我和谐”的平衡中探索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威廉·福克纳的作品中描绘了美国南方在内战后被资本主义势力击败的衰落史,以及在这种社会变革中各种人物与命运抗争,最终却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堕落与死亡的悲惨结局。《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他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很好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笔者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艾米丽的性格,进而深入阐释艾米丽的悲剧命运和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佴欣欣  李千 《海外英语》2014,(15):174-175
Hester Prynne, the central character in The Scarlet Letter, is the ultimate example of sin in the eyes of Puritans. However, she finally manages to rewrite the meaning of scarlet letter "A". Through the lenses of Sigmund Freud’id, ego, and superego,it will be demonstrated that how she succeeds in balancing these three psychological elements, and making her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7.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观点,对“水浒”意识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水浒传》意识结构可分为本吾、超吾和自吾三个部分,即梁山英雄以个性膨胀、张扬生命为动力和目的(本吾),在维护封建秩序、忠义辅国挽帜的统帅下(超吾),表现出二及现实的矛盾统一(自吾),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