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中生怕写作文的不少,他们一听到写作文就感到有一股压力,觉得是老师“要我写”,我是“奉命作文”。学生写作文常觉无话可写,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苦差为乐事呢?高中生已经走过了一段人生旅程,也阅读了不少书刊,受到教师的教诲与社会影响也很多。按理说,他们的头脑巾已储存了比较丰富的信息,主体精神世界中的心理事实也是丰厚的。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作文而言,要让他们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学生大多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作文而言,要让他们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学生大多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尤聪玲 《广西教育》2006,(7A):81-8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而言,首先应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开始学写作文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容易得多了。  相似文献   

5.
一、兴趣、鼓励是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曾在班里做过调查,爱写作文的学生有多少,结果,竟然可怜到只有一名同学,从这个调查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对于厌烦写作文的学生,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破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即...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中生怕写作文的不少,他们一听到写作文就感到有一股压力,觉得是老师要我写,我是奉命作文。学生写作文常觉无话可写,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苦差为乐事呢?高中生已经走过了一段人生旅程,也阅读了不少书刊,受到教师的教诲与社会影响也很多。按理说,他们的头脑中已储存了比  相似文献   

7.
作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综合反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所以,写作在语文学科的任何考试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中学作文课教学的几点看法。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教学生如何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卡刀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他们有很强的表达欲望。如果在他们一开始学习写作时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件很轻松的事了。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刚学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而言,要教他们如何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作文对他们来说就会是一件既轻松又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中提倡参与意识尤为重要,因为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是变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的关键,是克服学生害怕作文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一、指导写“应需之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往学生作文往往是为写作文而作文,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学生也往往提不起写作积极性来.于是,出现了装腔作势、假话套话连篇的毛病.写“应需之文”,这是叶圣陶先生早在60年代就提倡的.他说:“课内作文最好写应需作文,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有手艺,没有“米”是做不成饭的,然而,即使有“米”,没有好手艺,也是做不出好饭菜来的。写作文亦是如此,既要熟练掌握写作技巧,也要充分准备写作素材。但是,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时常感受到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太难”的无奈与痛苦,学生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导致了他们的长期不喜欢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在每一次作文教学时,他们的作文基本上都是应付“交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生写好作文,就要从兴趣入手,变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为愿意去写,乐意去写。因此,作文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写出好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2.
写作文是一项辛苦的脑力劳动。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尤其是山区的学生,有的干脆就不写。要改变学生害怕作文的状况,变"怕作文"为"盼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学生作文的热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谈了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作文前的指导,应着重启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明确作文的要求,知道怎样立意,怎样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启发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变“要我作”为“我要作”。有经验的教师,有的在命题上尽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愿意写,喜欢写,有内容写。有的配合讲读课搞“一课一得”,使学生感到学有方  相似文献   

14.
“孩子害怕写作文”一直是许多家长感到十分头痛的事。怎样才能使孩子不怕写作文?我有个十分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即每学期为孩子“出版”作品集。这种“出版”十分简单,就是将孩子一个学期的作文或日记等由家长指导编成集子,并引导孩子终身收藏。为什么要为孩子“出版”作品集呢?因为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特别爱表现自己,以得到大人的称赞和同伴的喝彩。而为孩子“出版”作品集,就能满足他们的这种愿望,也能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一本本的作品集,就是孩子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刚写作文的小学生而言,要教他们如何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相似文献   

16.
裴健 《教师》2013,(25):94-94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手艺再好.没有“米”是做不成饭的,然而,即使有“米”,没有好手艺,也是做不出好饭菜来的。写作文亦是如此,既要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又要充分准备好素材。但是.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时常感受到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太难”的无奈与痛苦,学生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导致了他们长期不喜欢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在每一次作文教学时,他们的作文基本都是应付“交差”。因而在教师批阅作文时,都会发现学生们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这里以“记事”写实作文为例,浅谈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申,形成一种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的局面,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变“怕”为“喜”,变“苦”为“乐”呢:我的作法是在命题前作一番调查,加强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和研究,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做作文的主人。因此,命題就要能体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绳之以规的原则和方法,为他们创造最佳的作文境界,使学生“有话写”、“乐于写”。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眉头就拧成疙瘩,作文已到了让学生望而生畏的地步,造成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写作文没兴趣。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因此,“兴趣是行为的动力”。必须激发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下面仅就作文指导课如何“引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最深的区域 ,也是最难走出这一影响的区域。如何克服学生厌写、怕写作文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为此 ,聂家河镇中心小学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 ,通过反复的分析与研究 ,提出了“单元开放式作文教学”的研究课题 ,从而为深化作文教改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这一研究重在以单元为整体 ,变作文的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开放观念、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过程、开放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开放作文教学流程等 ,变“填鸭式”为“启导式” ,将“写”贯穿于单元教学全过程 ,使读文、积材、指导、评改一体化 ,从而形成较…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而农村学校学生写作文存在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不敢于写、不乐于写、不愿意写。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逐步做到乐写、会写、愿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