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课程应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蒋智能 《广西教育》2023,(16):61-64
本文以“认识面积单位”教学为例,论述量感素养的培养需要经由“量”的认知发展最终实现“感”的能力提升,提出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经过初步感知、稳步发展、实践延展三个教学实施步骤,逐渐培养和发展学生量感素养的具体策略,包括:通过课前自主探究,唤醒学生生活经验,聚焦课堂新授内容;通过课中多维认知,拓展学生活动经验,发展学生量感素养;通过课后综合实践,增强量感体验,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中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强调了“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据“课标”新理念,笔者认为数学课堂在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于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这样界定数学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翠昭 《教师》2022,(9):48-50
问题解决能力直接关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及思维能力的成长,为提升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文章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将小学数学课程拆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通过"充分多维备课,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与抽象概括及数学阅读能力,传授多种解题策略,课后及时巩固"多条有效措施,构建人性化、科学化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问...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市场经济日臻发达完善的形势下,高校人文素质课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尤其要突出应用环节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说就是,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去推想”一课,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在思维层面的倒推,还应该掌握在计算方法上的倒推。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8.
模型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在小学模型意识培养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近来,笔者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下逐步探索模块化、整体性专题复习课的设计与实践,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在“线段之和最小值问题”专题课教学中抓住“模型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  相似文献   

9.
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本节课的设计以课程标准的理念做指导,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立足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从而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意义和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操作、推理、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的优秀品质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  相似文献   

10.
实习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在学习、训练、运用这三个阶段有计划、按步骤地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自主探索一是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经历观察、猜想、分析、判断、实验、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获得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情感与态度及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不经历上述过程则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徒有探索之名而无探索之实。合作交流是学习活动的方式,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解决问题”里提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  相似文献   

12.
关键能力是对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通过在烹饪工艺与营养高职专业中开展实务专题训练,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通过对实务专题训练模式与内容探讨,将该专业的实务专题训练分为三个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训练阶段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最终达到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成根 《教师博览》2021,(2):69-7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后,高中地理教材中增设了"问题研究"的教学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并巩固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但据笔者的了解,课改实验实施已有五年,但"问题研究"并没有引起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在问题研究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许多老师根本不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研究"。二是把"问题研究"当成常规课来讲。究其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董晓华 《英语广场》2021,(11):85-88
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决定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用性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职业道路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教学依托。但是,从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学习投入度并不高,实践课教学的综合培养目标难以达成。本文以我国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为出发点,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中的学生解题策略培养是由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传授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正是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第一部分对于数学课程性质的阐述中有这样一段话:“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主体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教学界一直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课前放手预读、课中精心导读和课外循法自读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我抓住读写训练这个环节,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反馈,带动和促进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其它语文能力的训练;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会读书和自能作文的能力,摸索出了“阅读、写作、批改一条龙”的教学程序。这一程序以改革课型结构为其基本特征,故称作“读写改三课型一条龙”教学法。我把语文课分为阅读课、写作课和批改课三种基本课型,使阅读、写作、作文批改紧密结合,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在阅读、领会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写作方法;再用课文作范文指导写作;然后通过作文批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写作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