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女子柔道项目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兴起的竞赛项目。虽然我国女子柔道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并已在部分级别中挤身世界前列。为了加速女子柔道后备力量的培养,提高她们的身体素质,增强其训练承受力,我们于1989年10月中旬对12名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连续5天的膳食调查。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国家队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节奏安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取得1996 年奥运会女子柔道比赛参赛资格和实现奥运会夺得1 枚柔道金牌的目标,对参加1995 年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和1996 年奥运会的国家队女子柔道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节奏安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提示:4 项生化指标较准确地反映了每个参赛队员每周负荷后机体的各项反应,可作为今后我国高水平女子柔道训练节奏安排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女子柔道运动最先始于日本,早在明治26年(1893年)柔道运动的创始人嘉纳治五郎先生,就在日本讲道馆开始传授女子柔道。但是只进行一般性训练,而不组织竞赛活动。这主要是受嘉纳治五郎先生提出的“女子无需争赢斗胜”之戒律的影响,直到1978年才召开了第一届全日本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女子柔道项目在一系列大赛中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项目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探求原因,本研究对该项目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总结出女子柔道项目制胜规律,为我国女子柔道项目的长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完成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柔道比赛的夺奖任务,对参加比赛的北京体育大学女子柔道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内容与节奏安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科学的训练,客观的生化监控以及有效的恢复措施是赛前训练计划安排能顺利实施的保证,并且为今后我国女子柔道赛前训练计划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柔道是奥运会比赛中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一直是国家重点的发展运动比赛项目。不过在目前的女子柔道项目当中,在国际大型赛事上我国所取得的成绩相对较弱,在对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采访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长期运动训练下的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情况,本文从功能解剖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子柔道虽起步较晚,却大有希望.但是东北地区要勇挑重担."这是在上海举行"双鲸杯"全国女子柔道邀请赛时,全国女子柔道总裁判长宋兆年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的开场白.宋兆年还说,女子柔道被列为世界性的竞技项目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尤其在西欧发展更快.在法国已成了许多法国女郎的自卫防身术.英国、联邦德国、荷兰等,也都跻身世界女子柔道强国之列,其实力超过了  相似文献   

8.
女子柔道比赛基本技术间的组合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道比赛是奥运会项目,世界各国为此项目的众多金牌而争夺激烈。运动员技术能力提高也较迅速,运动员在速度、力量及基本技术方面有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女子柔道自奥运会立项以来的十几年中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女子柔道运动员吸取了中国式摔跤的技术特点,即散手打法的技术风格,“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王雪峰 《新体育》2008,(7):20-21
自从1992年庄晓岩拿到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女子柔道金牌开始,此后每届奥运会中国女子柔道都能收获一金,但2008年,中国女子柔道不再甘心开花一枝  相似文献   

10.
全运会是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竞技盛会。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统计分析第十四届全运会各级别前八名女子柔道运动员技术运用情况,旨在总结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期望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提供思路和帮助。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主要为抓握传统把位压制对手,进攻节奏快,擅长以我国典型的散手风格进攻取胜,投技得分技术多以舍身技为主,寝技中抱压技成功率很高,投寝技术连接紧密。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投寝技术发展不平衡、投技单一技术成功率低、寝技中绞技和关节技技术运用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柔道运动迅猛发展,加盟国际柔道联合会的国家已达150多个;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亦将女子柔道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柔道运动的大力普及,使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差  相似文献   

12.
自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和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分别将男子和女子柔道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以来,各国都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柔道运动的发展规律,决定了我国运动员必须培养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陈英姑 《体育世界》2012,(12):66-67
一、女子柔道项目国际、国内发展趋势(一)国际女子柔道发展的趋势时世界柔坛格局特点与分析:世界各地女子柔道发展较好有:1、亚洲地区:日本、中国、韩国和朝鲜发展;2、美洲地区:古巴、巴西、美国;3、欧洲地区:法国、英国、俄罗斯等上述地区及国家处于国际柔坛领先地位.但欧洲国家在近些年国际大赛以及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技术水平创新较快,整体水平上升快。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出柔道运动项目特点的身体素质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青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结构的评价模型,并制订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为女子柔道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训练的科学化,以及从素质方面进行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女子体育新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马拉松成绩在近年内有着突飞猛进的提高,不仅不断缩短与男子的距离,而且有着超越男子的势头。女子足球又是近年让人瞩目的新项目,其发展、普及的速度,让人感到吃惊;技术动作不断男性化,比赛越加激烈。近几年来,女子柔道、女子举重也在世界各地得到蓬勃发展;女子撑竿跳高“死而复苏”;铁人三项、三级跳远、拳击、水球、冰球等项目,不断有女子问津。说明女子体育正在坎坷的道路上奋起,不断突破运动禁区,形成新的发展潮流。马拉松: 早在1926年,英国女运动员彼·珀尔西,以3小时40分22秒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姑娘庄晓岩在第25届奥运会上摘取了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的金牌,终于完成了中国柔道在奥运会上金牌破零的壮举。她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泪水如断线的珍珠洒落下来。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袁伟民在看台上风趣地向她连声喊道:“庄晓岩,笑比哭好,要笑不要哭!” 23岁的庄晓岩,出生在沈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14岁进入市业余体校练“三铁”,以后柔道队教练刘永福看中了她的爆发力和柔韧性,在她刚好15岁时将她领进柔道队,那是1984年。几个月后,初学柔道的她,在全国青少年运动会的女子柔道赛上便崭露头角,接着又在1986年的成人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技术录像、专家访谈、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1992-2004年4届奥运会女子柔道前4名国家的成绩、金牌分布及实力进行分析,认为:日本将竭尽全力保持其霸主地位;古巴、法国等强国也将奋起拼搏,重振昔日辉煌;中国女子柔道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十运会上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新秀,中国女子柔道整体上已具备迎接世界强国挑战的雄厚实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女子柔道锦标赛的80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产生原因,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以及预防的措施,结果表明: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部位多以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部等部位;软组织损伤类型发生率较高;同时,赛前训练周和综合实战训练是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发生率的高发期。因此教练员应积极预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柔道起源于亚洲,因此受到亚洲各国的重视,开展日益普遍。当前亚洲柔道形势如何,亚运会柔道比赛将出现什么情况这些问题都为读者所关心。第11届亚运会男、女柔道比赛共设16枚金牌,女子柔道是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入亚运殿堂的。男子项目将由日本和南朝鲜争霸,女子项目则是中国,日本和南朝鲜三足鼎立。柔道是日本的“国技”,也是他们的优势项目。他们基础雄厚,人才众多,其选手基本功扎实,技术全面,经验丰富,速度快,有拼劲,还能灵活运用各种攻防战术,经常创造一些简单实用而又令人叫绝的动作。男子柔道自1964年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日本便在一些柔道重大国际比赛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在上届亚运会上,南朝鲜队异军突起,一举夺得6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专业运动员年训练周期中骨密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40 名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运动员作为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8.4±3.2 岁。结合运动员一个年度训练周期,分别在训练周期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时检测BMD、HPO轴相关激素以及骨代谢生 化标志物(BGP、BAP 和TRACP- 5b)的变化。结果:女子举重运动员在训练周期中,髋骨BMD 的3 次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女子柔道和跆拳道运动员 的检测结果(P<0.05);女运动员雌二醇和T/C 在3 次检测中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而血清孕酮水平则逐渐降低;女运动员训练期间TRACP- 5b 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并显著高于训练周期的开始测定值(P<0.05)。结论: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运动员在年训练周期中髋骨BMD无显著变化,女子举重运动员髋骨BMD 明显高于柔道及跆拳道运动员;血清雌二醇和T/C 在年训练周期中逐渐增加,而孕酮逐渐降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TRACP- 5b 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