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30名我国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我国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错误动作所致。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象:我国各省市专业队运动员和已退役的运动员,共58名,其中教练员25名,运动员15名,高校教师18名;运动成绩水平:国际健将6人,国家健将32人,一级运动员20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问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运用三维摄像方法,对参加200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中山站比赛、成绩在1.80米以上的10名女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阶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起跳时间短,水平速度损耗较大,速度转换率偏低。  相似文献   

4.
了解我国优秀体操和女子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和发生部位及特点,探讨致伤的原因及机理。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女子跳高成绩在1.97~1.82 m 之间的34 名运动员8 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速度因子、弹跳因子、力量因子中的4 项指标(30 m 跑、立定跳远、4 步助跑摸高、负重半蹲/体重)与跳高运动成绩之间关系较密切,可为相应级别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为切入点,探究女子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特征,总结其赛前训练中的实践经验,整理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跳高赛前训练理论。通过实地调查胡麟鹏、陆佳雯、刘肼毅、邵雨琪四名运动员备战全运会赛前训练情况,深入访谈跳高训练方面专家,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大负荷量、中等强度的力量和速度训练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大强度技术训练为主,第三个阶段以中等强度的速度节奏跑以及技术模仿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7.
运用个案分析法,对郑幸娟的技术风格及其备战2009年全运会的训练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郑幸娟技术风格为"速度"型。全年训练特点为:速度训练负荷大,重视短跑最大速度以及助跑速度的提高;重视起跳的牢固支撑与快速摆动技术,为快速助跑条件下能够顺利完成起跳提供重要保证;其身体训练重点紧紧围绕着以速度、速度力量为中心展开,强化速度力量和爆发力,通过加强快速节奏提高助跑跑速,为顺利完成快速起跳和形成快速摆动技术风格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后的一些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三维高速摄像系统对我国参加 1998年亚运会选拔赛达到健将以上水平的 7名女子跳高选手起跳前后的一些技术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选手在起跳瞬间的垂直速度有一定提高,H_1、H_2 与世界选手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差距在于:起跳离地瞬间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的蹬伸不够,起跳前一步至蹬摆幅度小。  相似文献   

9.
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九运会女子体操预赛132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结果显示:踝关节损伤是最主要的损伤(占65%),其原因有技术、生理、训练多重因素。分析认为,应重视蹦床弹网训练,发展下肢力量并根据少年女子生理特点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曾经进入世界前10位及跳过1.82m以上的女子跳高选手38名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选手比较发现:我国女子跳高选手在训练年限、达到自己最高水平的年限及保持成绩等方面都明显短于世界优秀跳高选手(P<0.05),这就造成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运动寿命”短,从而影响我国女子跳高水平在近几年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女子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足底压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3名女子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三维摄像和足底压力的同步测量分析,结果显示:起跳过程足底总压强变化呈双峰型;单个传感器上最大压强出现在外侧足跟区的后外侧;各区最大压强大小排列顺序:内、外侧足跟、中间跖骨最大压强位于前4位,内侧足弓、大拇趾区受到的最大压强位于后4位;中间跖骨区累计压强最大,内侧足弓区累计压强最小。  相似文献   

12.
男子跳高是我国田径运动的强项,先后有倪志钦、朱建华2人4次创造过跳高世界纪录,这是我国田径运动的骄傲。但目前,我国男子跳高成绩与世界纪录的差距越来越大。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跳高运动的训练指导思想上浅析男子跳高成绩下降的原因,以求为我国跳高训练提供科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现役的三名突破1.92米的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普遍存在H1数值偏小H3数值偏大的缺点,部分运动员存在起跳腿的蹬伸和摆动腿与手臂的摆动配合不合理的现象,改进蹬摆的配合和过杆的技术动作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测量法、格拉布斯法以及因子分析等科研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建立了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指标体系;2)揭示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特征;3)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的典型指标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女子跳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损伤的原因1.1主观原因(1)思想认识不足;(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3)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不良;(4)运动负荷过度;(5)技术运用不合理;(6)组织训练、比赛不当;(7)放松恢复不足。1.2客观原因(1)跳跃运动助跑起跳到腾空落地冲击力较大;(2)女子平均肌肉力量是男子的2/3,骨骼肌附着面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比赛试跳次数分析,从训练学角度来探讨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战术安排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6名国家队女子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表明:腰部发生的损伤机率最高,其次为膝部、肩部;腕部、背部、肘部发生损伤的机率较低。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训练水平不够,身体、心理状态不良,准备活动不充分。本文提出了减少损伤的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中国女子柔道集训队的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损伤部位、损伤性质、损伤的时间、创伤对训练的影响及损伤特点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详细分析探讨其致伤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的训练学对策。  相似文献   

19.
邱卓钢 《体育科学》2001,21(4):69-74
通过对30名国家级体操现役运动员和30名国家女子手球集训运动员的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优秀体操运动员主要损伤部位是肘关节、踝关节,而以肘关节损伤程度为最严重.女子手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是膝关节、踝关节,以膝关节损伤程度为最严重.2、优秀体操与女子手球运动员在发生运动损伤时的状态焦虑水平较高,分别达到49.37±6.94和49.00±6.61.3、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应激源为教练的批评、对手领先表现出色时.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应激源为身体或心理失误时、教练的枇评、经受剧烈的疼痛或损伤后.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应激源为裁判不公、气候不适场地器材糟糕致使身心失误等.4、优秀体操选手的主要临场应对方式为归因于外界不可控因素,将注意力集中于动作上或转移注意力,优秀手球运动员临场主要应对方式为强化比赛信心、迅速忘记不快经历和经历应激后采取更小心谨慎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当今跳高训练发展趋势、国外训练体系和国内部分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早期训练实践的分析,旨在说明要改变我国女子跳高成绩滑坡的现状,必须重视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早期全能化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