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行山前平原秸秆资源高效利用途径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是太行山前平原的重要农业资源,可还田、饲用、制沼气以及作为食用菌生产和化工原料,其中还田和饲用是主要利用途径。秸秆还田表现出显著的水分、培肥和增产增质效应。覆盖能提高水分利用率约10%;小麦-玉米两熟制的50%-60%秸秆还田加施化肥能够实现土壤养分平衡;秸秆覆盖的作物增产约10%,果树增产约20%。秸秆还田采取覆盖、留茬和翻压等方式,实施配套技术。秸秆利用技术应纳入到整个农事操作技术体系之中,实施秸秆还田、饲用处理以及沼气技术、发展秸秆多级利用技术,提高秸秆转化效率,发挥秸秆在农牧结合中的重要作用。从战略层次上调整秸秆利用结构,如可调整为直接还田、饲用、制沼气、食用菌生产、化工原料、其比例分别为:60:25:10:3:2。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所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二是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从而驱使着我们去寻找新能源。生物柴油在替代当前车用发动机所使用的燃料上非常有潜力。在柴油机上燃用纯柴油和不同掺混比的生物柴油-纯柴油,记录生物柴油和柴油不同掺混比燃烧时的CO、HC、NOx和烟度排放量。结果表明:随着掺混比的增加,几种排放物的排放量呈近似线性变化,这说明生物柴油可以与普通柴油任意混合作为燃料,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掺混比;在不牺牲动力性的前提下,生物柴油的油耗高出柴油10%左右。  相似文献   

3.
农村能源结构由传统生物质能利用为主向现代化方向转化,生物质能发电是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现阶段主要以秸秆发电、沼气发电与生物质气化发电为主,其中秸秆发电已经有了自己的一方市场,它也是生物质能发电的一种形式,通过在高温高压锅炉中直接燃烧经过预加工的秸秆产生热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秸秆发电的结合效益作下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石油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之一,也在不断地被消耗着,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价格不断上涨,而页岩炼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油母页岩通过干馏工艺可以炼制出页岩油,同时还可以通过深度加氢工艺提取柴油馏分和汽油馏分,直接用于船舶汽车等领域,从而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压力。  相似文献   

5.
生物柴油是良好的石化柴油替代品,是一种较为洁净的合成油。其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提取方式容易、成本低,良好的环保性、安全性和通用性等优点,因此在环保日益重要的今天,生物柴油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就我国而言,生物柴油是我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生物柴油行业在我国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生物柴油的研究意义和原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秸杆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业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5.7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其中90%被焚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在美国约有73%的肉类由草转化而来,澳大利亚为90%,而我国仅有6%~8%的肉食由草秆转化而来。国家2010年远景规划中提出:养殖业要主攻食草型和非粮耗型饲料。大力提倡秸秆还田和推进城郊秸杆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夏龙刚在当前全球油价上涨及能源危机的背景下,生物柴油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了解,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目前利用菊芋制取柴油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课题组专家正在寻找更为经济、便捷的转化过程和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廖怡 《科技风》2011,(1):180
作为新能源的沼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它的综合利用围绕以治理养殖污染为重点、推广秸秆气化工程建设、发挥沼气储粮的功效及利用沼液可防虫害。同时,根据新能源沼气发展的未来,提出在农村发展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秸秆年产量高达7. 6×109t,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秸秆作为物质、能量和养分的载体,是重要的有机肥料之一。因此,探寻一种既能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又能降低生态风险的秸秆处理方式已经成为农业与环境领域的热点。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实验,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0%、12. 1%和43. 8%;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在±0. 05mass%范围内波动;各处理土壤p H值略有升高,增幅为0. 06~0. 28个单位。同时,秸秆还田使玉米均高和产量分别提高了29. 2%和54. 6%,且土壤水分含量对秸秆还田的有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17-318
理化技术所杨正宇领导的研究组采用自主设计的工艺路线和自行研制的装置.成功进行了年规模50吨的生物质直接脱氧合成高品位内燃机燃油中试,合成的燃油大部分指标均优于实验室小试水平,生物质转化率高达理论值的80%,产率达到12%-16%,合成燃油化学成份与矿产标准柴油相近,热值与标准柴油相当(45兆焦/升),氧含量小于0.5%,  相似文献   

11.
以碱处理玉米秸秆作为外加碳源,研究外加碳源对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利用不同条件下的两组装置(A潜流人工湿地空白对照;B添加碱处理秸秆的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实验,测定体系中TN、NH4+-N、NO3--N、NO2--N、COD、p H等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碱处理玉米秸秆的潜流人工湿地较空白对照装置TN去除率提高了30%左右;NH4+-N去除率提高了11%左右;NO3--N去除率提高了14%左右;NO2--N去除率提高了56%左右;COD去除率提高了31%左右。经过碱处理的玉米秸秆可以为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提供反硝化所需要的碳源。添加碳源可明显提高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性能,而且不会给系统带来负担。  相似文献   

12.
秸秆气化技术是再生能源转化技术,是农村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的一项实用性技术。通辽市科尔沁区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开展秸秆气化技术研究推广工作。文章对我国秸秆能源利用的现状、秸秆气化技术发展、秸秆气化技术应用原理作了论述。通过实践提出了推广秸秆气化技术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中国     
“一项技术,破解秸秆焚烧、秸秆利用、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四大难题”,这是日前在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验收会上,专家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麦秸全量自然还田麦套稻技术”给出的评价。 由姜堰市农技推广中心实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麦秸全量自然还田 麦套稻技术标准体系示范与推广”,在麦灌浆成熟的中后期,将处理后的稻种直接撒播在麦田内,稻麦形成一定共生期,机械收麦留茬30厘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云南省具备的资源条件和产业技术基础,提出云南新能源产业适宜发展的方向是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光热利用、风光互补高海拔风电、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集中式沼气发电。  相似文献   

15.
陈野  赵佳 《科技风》2011,(20):38
在当今能源紧张的总体趋势下,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对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利用方式,其理化指标的理解与检测方法的实施都极为重要。本文对生物柴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为对生物柴油国家标准的正式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除做为燃料直接利用外,本文秸秆还田的角度阐述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可行性及作用机制的意义,并详细地说明是农作物秸秆的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的主要方法,客观的分析了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提出秸秆还田是当前我国农村节约能源,利用生物能源的必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秸秆焚烧问题被提上了国家科技部在成都召开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的重要议事日程。科技部副部长邓楠强调,国家将在“十五”规划中加速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据介绍,目前我国每年秸秆产量在6.5亿吨左右,但有效利用只占50%左右,其余部分大多被付之一炬,既污染了环境,又影响了航空正常运行。为此,  相似文献   

18.
秸秆是绿色可再生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的开发。本文在通过收集、研究国内外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充分调查了盐城市秸秆资源的产生、综合利用现状,详细分析了秸秆焚烧的危害性和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盐城市的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相关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萌  吴洁 《中国科技信息》2023,(13):46-48+52
<正>针对传统化石燃料匮乏及环境污染的现实问题,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在降低环境负面效应的同时,通过可持续可再生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建设来满足高速增长的电力需求,成了未来国际社会公认的主要挑战。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储能技术成为了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是平抑新能源波动、降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造成冲击的重要手段。电化学储能技术利用化学反应直接转化得到电能,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8,(1):5-6
秋收的田野,收割机身后喷出黄橙橙的麦粒,可不可以利用留在麦田里的秸秆制成生物质油,用于烧锅炉、发电和供暖?青岛福波思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秸秆快速热裂解技术与装备”项目,已经形成每天24吨秸秆热裂解的规模,并试运行成功,现在正向设备定型标准化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