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桥的散文多短章小品 ,但其行文翩翩然 ,逸致栩栩然 ,意蕴丰富 ,满纸烟霞 ,风格非常独特。董桥的语言是形成董桥风格的关键要素。他善喻善引 ,修辞极个性化。董桥又以其富有古典特征和文化特征的话语系统构成文章的庄重基调 ,并用幽默谐趣的语言去化解那份书生气 ,使文章清丽雅致又智慧洒脱。  相似文献   

2.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尤其为人称道:简洁、流畅而又反复、重叠,潜伏着多重意义,富于跳跃感和张力;优美而极具韵律感的行文,暗含着丰富的意象。其小说语言有着深刻寓于平淡之中,耐人咀嚼、令人回味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通过对大量优秀文言文的阅读,不仅能快速增强其语感,获得语言思维的训练,而且能积累丰富的语汇,并领略文章的“气质”美,使规律性的行文思路和语言风格在自已的心里积淀下来。1999年上海高考和  相似文献   

4.
董桥的散文多短章小品,但其行文翩翩然,逸致翩翩然,意蕴丰富,满纸烟霞,风格非常独特。董桥的语言是形成董桥风格的关键要素。他善喻善引,修辞极个性化。董桥又以其富有古典特征和文化特征的话语系统构成文章的庄重基调,并用幽默谐趣的语言去化解那份书生气,使文章清丽雅致又智慧洒脱。  相似文献   

5.
微写作的体裁同传统写作一样具有多样性,其中最为贴近高中语文教学的体裁是微小说与微故事,其行文风格相近的是高中语文写作中的记叙文与议论文.高中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微写作的应用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较好的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概括能力以及论证表述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阅读一篇课文时,首先要看作者写的是什么,随后观察其结构,分析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行文结构。最后观察其语言风格以及语言特点。只有让学生对所写内容了解了,才能做到通过鉴赏来了解文章中的语言智慧以及内容情感。《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在近年来的教材更  相似文献   

7.
《楞严经》是中国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佛典 ,但对其真伪一直聚讼纷纭。认为其为伪作最力者有日本佛学研究者望月信亨与中国的吕澄 ,从目录版本到作者译者的生平身世 ,以及佛教义理 ,行文风格等 ,指出其种种可疑之处。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 ,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评价一篇作文,可以从各方面作衡量。然而作文首先入眼的是行文的语言,它能体现作者的语言功底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若是行文语言简洁流畅,内涵丰富,作文往往能够先声夺人,从而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要提升作文的表达效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二十卷本、八卷本和敦煌本<搜神记>交叉互同的条目不少,虽本事近同,但行文语言有别.在表达的语意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我们对相关语句从词汇和语法的角度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从而得出,虽然八卷本晚出,但相当数量条目的语言特征与二十卷本接近,有些条目的语言特征又与敦煌本接近,既不能反映其出书时语言的时代特征,其内部语言风格又很不统一,因而语料价值不高.而敦煌本的语言较好地反映了唐代的语言面貌,内部语言风格比较一致,因而有较高的语料价值.文章还对三种<搜神记>不同语言特征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丽文人认为只有知识储备充实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认为积学影响着行文运笔,语言和创作风格。高丽文人主张积累儒家之文,佛家之典和文学典籍,主张能够融会贯通所积累的知识,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积学观,这对于指导初学者的创作,去除高丽文人急功近利的创作思想,整治当时的模仿剽窃之风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楞严经》是中国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佛典,但对其真伪一直聚讼纷纭。认为其为伪作最力者有日本佛学研究者望月信亨与中国的吕澄 ,从目录版本到作者译者的生平身世,以及佛教义理,行文风格等, 指出其种种可疑之处。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浅谈英文书信的写作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文书信作为一种应用文体 ,由于使用其语言的国家的特定文化背景及不同的社会习俗 ,不仅在书写式样和行文风格方面与汉语有着明显的不同 ,而且不同种类的书信从内容到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较大。因此 ,了解各类英文书信的特点及写作要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活跃边缘     
詹克明先生既是核物理学家,又是作家。他站在科学与文学的交叉之处,正如他自己所说,“事物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他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用很简单的语言表现出来,还不失文学底蕴。他的诸多散文,行文风格鲜明,哲理深刻,堪称世间最有价值的文章,其中的精髓完全可以成为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评论文章常常是报刊的灵魂和旗帜,起着宣传和导向作用。正确掌握语言特点。能使文章锦上添花.增强宣传效果。语言风格符合作者身份,语言使用适应读者文化层次以及行文言语平和、文风活泼、文字洗练等是不断改进和提高评论文章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从文体角度对诸葛亮前后《出师表》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为前表的风格是志尽文畅,后表的风格是气扬采飞。如此风格的形成,是其文章结构及行文方式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6.
“意思”这个词可真有意思。它不仅含义丰富,要是用得好,还能够使行文活泼生动、妙趣横生。“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茶馆》里就有这样的台词:“每个月您得给我们哥俩意思意思,别把这点意思弄成不好意思。到时候可就没有意思了。”你看,这里出现了五次“意思”,而这些“意思”的意思却各不相同,体现了老舍先生驾驭语言能力的高超和语言风格的幽默与诙谐。  相似文献   

17.
作为翻译界的一代宗师,张谷若先生不仅对待翻译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还对另一种文化与语言有着深入的研究,因此,其译文堪与原作比肩,体现了认真作翻译、用心搞研究的译家精神;以其翻译的《无名的裘德》为例,从张谷若先生对原作风格的精准把握、对哈代创作心态的细致洞察,对哈代行文风格与特点的深刻领悟与详细阐述为主要论述重点,来研究其翻译的特点与特色。  相似文献   

18.
百回本《忠义水浒传》 十回与后古十回语言风格不同,行文中诗歌的句式不同,对戏剧的描写不同,因此,百回本《忠义水浒传》的后三十回可能是续书。  相似文献   

19.
刘定远  侯晓华 《文教资料》2006,(33):161-163
尤金·奈达的“功能等值”理论,从语言、社会文化、文体三个方面论述了翻译的“忠实”问题。尤金·奈达认为,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不仅要在文字上保持一致,在文化蕴涵和行文风格上也要对应。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欧·亨利一向以短篇小说著称.他在作品中善于运用巧妙的情节结构、出人意料的结尾、极具艺术内涵的行文语言、独具特色的幽默,通过这独特的创作风格诠释他对美国社会的理解、认识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