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法以及文献资料法,从年龄、训练情况、文化程度、参赛情况等方面对参加两岸四地巧固球邀请赛的76名运动员以及10名教练员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结论得出:两岸四地巧固球参赛运动员年龄大多在12-24之间;主要为在校学生,澳门参赛运动员七成以上是初中生;运动员训练时间不长;参加比赛较少;参与训练比赛的原因主要为自己爱好,曾经或未来终止训练的主要原因为伤病和年龄,对于未来发展比较迷茫。  相似文献   

2.
1986年4月,我省派人参观了国家体委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全国掷球比赛,并认真听取国际地联专家的掷球讲座。同年10月举办全省70多人的掷球训练班,又修建了4块掷球场地。就这样,四川掷球运动走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掷球裁判员,提起掷球可能有人会陌生,再提及掷球裁判,可能就更让人陌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有理由为掷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做出应有的贡献。任何运动,只要进行比赛,就会有胜负,有胜负就会有裁判来判定。我为做一名掷球裁判员感  相似文献   

4.
《掷球运动》2004,(2):42-43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体育总局袁扬处长、北京体育大学王家正教授到鹤壁考察工作时,把掷球运动介绍到了鹤壁。市体委立即组建队伍,开展训练,并逐步在学校、企业等行业领域内大力推广,受到了我市社会各界的关注,迅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该项目有了稳固的群众基础,运动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5.
6.
我是一个离休老兵,打过日本鬼子,参加过解放战争,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是一个地掷球爱好者。现在是国家二级地掷球裁判员,福建省军区福州第五干休所地掷球总教练。曾担任过福建省和全国老年人地掷球比赛(南方赛区)的裁判员工作,在福州地区担任地掷球比赛裁判长、裁判员50多次。十几年来深深体会到,地掷球运动是健身之宝,实在是好。它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有心的体育老师都还记得或使用过一种“方便球针”吧,那就是2001年第1期《中国学校体育》上刊登的《巧改球针》中介绍的那种了。几年来我校一直使用着这样的球针,比起普通的球针确实方便实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果球中的气充得太足时,放气就不太方便了。就像给自行车轮胎放气一样不好掌握——不易松动,放不出气来;把气门芯拔松,气一下子又放多了,来不及控制。笔者经过实践摸索将其稍加改进,就克服了上述的弊病。1.再找一个同样的气门嘴螺丝帽,将其帽顶部分(约2mm)用钢锯垂直锯掉,再用锉刀把边缘打磨光滑(图1)。2.在“方便球针”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开展的掷球运动有六个项目:塑质地掷球、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草地掷球、桌掷球、掷弹球。根据这些项目的运动形式、比赛方法、技术特点、场地器材要求等,又可分类为三大类: 地掷球塑质球、金属球、小金属球。是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根据不同的技术组合及战术特点进行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浅谈每球得分制对排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排球比赛观赏性和适应商业利益的需要,国际排联将规划修改为每球得分制,我国首次在’98~99全国排球联赛中实施该新规则。从比赛实践中可以看到,每球得分制给排球运动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和变化。新规则的实施使比赛时间缩短,竞争更加激烈。得分结构发生变化,发球威力减弱,扣球得分率大大提高。场上攻防位置被各队得到重新认识,强调全面的技战术是队伍克制胜的关键。同时,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心理素质得到考验,对基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培养少年儿童对棒球和垒球的热爱而研发的T球运动,因其集娱乐性、竞技性、安全性于一体,成为了一项男女老幼皆宜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T球运动在亚洲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正是顺应了体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形势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谭志廷 《网球》2010,(10):189-189
其实人生就是一段球事儿串着另一段球事儿,这道理在电影当中一直都有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3.
14.
15.
前言 塑质地掷球(Bocce意大利语)是一项古老而年轻的体育项目。据史料记载,这项运动起源于5000年前的古埃及。那时。人们用石头磨成圆形的球进行投掷游戏,由于这种游戏方法的简便易行,且饶有兴趣,很快被人们所喜爱,并广泛流行起来。19世纪末,这项运动便风靡西欧诸国,并随欧洲移民传播到世界各地。球的材料亦被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所代替,发展成塑质地掷球和金属地掷球两大流派。  相似文献   

16.
掷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受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是人,搞项目和事业的发展需要千百万人的努力,其核心是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从事这项运动的广大骨干分子的辛勤组织工作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地掷球运动与全民健身互动机制的关系,旨在普及、推广地掷球运动,以期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王荣 《体育师友》2009,32(5):34-36
乒乓球的球感训练是一项很好的技术训练,它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长期共同努力,才可能达到技术动作的自动化。文章从生理学机制和训练的实际出发,初步探讨了乒乓球运动员球感的重要意义和训练方法,为推进乒乓球教学和训练的科学性服务。  相似文献   

19.
《网球》2012,(10):138-138
最近总打双打比赛,经常遇到一个让我一直一来很纠结的问题——对手挑高球后.我到底是直接打高压还是等球落一下地再打高压?因为我这两种球都打不太好,所以想知道哪种更简单一些,否则很影响我的双打信心,搞得自己都不太敢上网了。这个问题还是要根据对手挑出的球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来球见高不见远,打落地高压球(太高的球不容易把握击球时机,落一下地后较为简单);如果来球见高又见远,打落地高压球(防止球出界误接);如果不确定来球是否过网,打落地高压球(避免过网击球)。如果来球弧度较平,直接打高压(前提是判断出球不会出底线);如果来球是非常舒服的“点心”高压,直接打高压;如果判断来球在落地弹跳之后低于可以站立打高压球的高度,直接打高压。以上所说的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应对策略,还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临场情况区别对待,尤其是双打,很多过顶球如果没有把握可以放掉,让给你的搭档来处理。高压球理论上是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的球,因此放平心态,认真对待,就一定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冯钢儿 《乒乓世界》2012,(2):112-113
记得初学对付长胶时只知道它有“反转”的特性,而对于它的“飘”则半点规律也把握不到。后来在观看体校生和长胶老手比赛时,常看到体校生强行上手,但球不是打到手指上就是碰在板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