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发展创意产业的浪潮下,本文从分析制约重庆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入手,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例,提出培养创意产业人才和发展创意产业园区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重庆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需大量符合求的创意人才作支撑,而创意产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高职创意人才是创意人才链的重环节,充分研究高职创意人才特征,并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是相关高职院校的重任务。服务创意产业的高职院校应从校准办学定位、更新教育理念、开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建设双师素质的创意型师资队伍和培育创意人才成长的氛围环境等方面,加强对高职创意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林岩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08-110
随着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在文化创意背景下,努力推进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进行设计类课程探索,对多元现代性背景下设计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以适应时代转型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通过梳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发展历程,从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方法以及“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多个角度出发,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解睿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348-348
《图形创意》这门课程是我院图形图像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之一,它为学生在将来的设计工作中更具形式美意识与实践能力,更具设计创造力打下基础。《图形创意》课程的开设,旨在训练培养学生对图形想象力的控制能力和形式美原则的应用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进入与市场接轨的设计区域,学习图形设计的基本作法,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图形基础知识、创意图形的应用与实践。在教学改革后,根据我院对高职类新修改图形图像专业人才培养对象、目标的特点,对本门课程做了几方面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成为产业深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对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理论,提出了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图形创意》是高职院校艺术类的一门重要课程。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的成功,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为学生走向职业岗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体系则是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指导专业配套资源建设的依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应在分析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改革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与思路进行探讨,构建“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职前职后融合的理念,从职后人才基本素养的角度进行专业课程技能目标的设定,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职后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设定课程的核心能力指标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尺;以专业课程延伸的社会实践平台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同时以职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载体,改革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从内容选取、教学组织、课程评价改革等方面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改革。以上三者有效融合,构建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建设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的振兴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但是,文化产业人才匮乏却成为该产业发展的制约.英国的创意设计产业之所以成为国际标杆产业,得益于它的创意教育体系.先进的创意教育为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合格人才,也给我国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不少借鉴.我国要振兴创意产业,必须以高等教育改革为先导,从高校课程设置入手.  相似文献   

10.
创意产业作为20世纪末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成为推动各国改革及发展的关键钥匙。并被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积极的推动和扶持。其中,将文化和创意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环境要素,对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综合国力的调高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介绍、域外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制以及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模式保护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模式保护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