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对27名在训练或竞赛中经历过重大负性事件而又适应良好的优秀运动员进行访谈获得资料,编制优秀运动员心理韧性量表.通过两轮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优秀运动员心理韧性量表包括努力奋斗、坚持忍耐、情绪控制、积极认知4个因子,共25个条目;量表的4个因素模型拟合良好,信度、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且能区分出运动员心理韧性的差异特征,可以作为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5,(5):103-111
为了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心理韧性水平,编制运动员心理韧性问卷。通过对世界级水平冠军运动员的访谈,根据提及人数编码的权重,编制了运动员心理韧性问卷初卷,对158名运动员进行施测,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17个题目的运动员心理韧性个人力分问卷和18个题目的运动员社会支持分问卷。其中个人力分问卷包含观察学习、挫折中成长、不放弃努力、积极认知和未来取向五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2.78%,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社会支持分问卷包括教练支持、家人支持和团队支持三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1.17%,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对333名运动员进行正式施测,通过对两个分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分问卷拟合指数均达到测量学标准,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运动员心理韧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运动员心理韧性水平的有效测量工具。运动员的心理韧性状况较高,应注重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观察学习和社会支持,以提高我国运动员的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3.
邹循豪  周国龙 《精武》2012,(28):9-10
运动员心理韧性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采用胡月琴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福建省和湖南省284名优秀竞技运动员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结果分析显示优秀竞技运动员心理韧性中等偏上;男女运动员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显示全国前8名、国内前8名、省及市前8名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及积极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方面优于城市生源;个人项目运动员比团体项目运动员具有更高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4.
以射击运动员心理韧性为对象,以Galli和Vealey(2008)的运动心理韧性概念模型为指导,选取一名湖北省射击队青少年运动员作为被试,研究心理韧性在改善青少年运动员心理韧性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尝试帮助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运动员来正确认识生涯中所遇到的各种逆境,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本研究采取心理量表作为主要评价手段,对研究者施测《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简式韧性问卷》,心理韧性品质以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五个维度为评价指标。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干预后被试心理韧性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来自教练员的观察问卷评价也验证了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静  刘贺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3):114-116
心理坚韧性是优秀运动员重要的心理素质.文章回顾总结了过去有关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研究状况,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军 《体育世界》2011,(11):49-50
拳击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且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不仅要求拳击运动员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也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应当加强拳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本文首先分析是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作用,提出了拳击运动员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训练的内容,继而提出了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退役后如何高质量融入社会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哪些因素影响该进程的问题目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研究试图构建中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理论体系。利用扎根理论对于探索未知因素的优势,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15位中国退役运动员访谈资料进行“开放性、主轴和选择性” 3级编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退役运动员的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特征、文化教育、运动职业、政策保障、社会支持、家庭背景等6个主范畴,其中,政策保障作为宏观层面为因果条件,通过家庭背景和社会支持2个中观层次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影响微观层次的个体特征、文化教育和运动职业3种行动策略,最终构建6条中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合的影响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合的动态策略和影响机理,以期为更好地推动中国退役运动员高质量融入社会做出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一种质的研究方式——扎根理论的概念、特征以及基本流程进行了阐释。针对我国心理学本土化中出现的问题,论述了扎根理论对在推动我国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北京奥运会柔道比赛冠军运动员比赛的综合情况,旨在为中国男子柔道的训练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在比赛中追求比赛时间最短化和分值最大化是冠军运动员的显著特点;冠军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使用率最高的依次是手技,足技、舍身技、腰技和固技,但成功率最高的分别是腰技和固技,尤其是袖钓技术在比赛中基本上以"一本"分值亮相.  相似文献   

10.
采用BTL-ZT-心理状态回顾性问卷对福建省高、低水平游泳运动员进行比赛后的赛前心理状态回顾性调查并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赛前三部分(检录前时段与检录时段以及临赛时段)运动员各项心理状态指标基本呈现为:越临近比赛,心理活动越趋活跃,并且高低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异越显著。特别临赛时段,高低水平运动员的大部分指标呈现高度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若干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寻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若干因素。结果发现,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其中,物质条件、竞赛环境和文化学习是较为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解释精英运动员重大比赛期间竞技状态显性和隐性影响因素间相互关系,运用文献资料、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基于国家队、省市运动队295名网球教练员、运动员调研数据,提出精英网球运动员重大比赛期间竞技状态影响因素假设命题,再引入SEM概念模型,对假设命题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竞技状态SEM概念模型中,体能训练整合度、技能训练整合度、心智训练整合度、适应度与保障度可作为隐性自变量,且均对竞技状态因变量有正向影响作用,H1、H2、H3、H4假设命题得到验证;(2)经SEM检验,依影响因素权重,精英网球运动员赛间竞技状态调控依次表现为技能训练整合度、心智训练整合度、体能训练整合度、适应度与保障度;(3)精英网球运动员的参赛表现,虽主要取决于竞技训练因子,但对于适应度与保障度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程规则等非训练因子,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以会计学、法学原理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为工具,对"运动员无形资产"与"运动员人力资本"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指出其错误所在,建议使用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附加经济价值和运动员人格标识的商业价值来替代原有概念,并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附加经济价值和运动员人格标识的商业价值的所有权与处置问题在法律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柔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探讨了其损伤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联系社会化,主要阐述社会流动的基本理论和运动员的流动趋势.分析运动员在社会流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资本等因素对运动员社会流动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特别是运动员向下流动的现象作了详细描述,最后针对运动员流动困境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国家射箭集训队和吉林省射箭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了测定。在对国内优秀射箭队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优秀射箭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和加强专项体能训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自我参赛角色定位:全新挑战,冲击到底运动员对重大比赛的感觉需求程度:渴望趋近,主动投入运动员对重大比赛的自我效能感:特色自信,从容应对运动员临场应变的意识储备:快速适应,把握节奏  相似文献   

18.
姜熙 《体育科研》2021,42(6):58-68
基于某项生理指标,针对特定女性运动员参赛资格进行限制是当前国际体育界极具争议的议题。尤其是“Dutee Chand案”“Caster Semenya案”的出现,使得以国际田联《雄激素过多症规则》和《性别发展差异运动员规则》(“DSD规则”)为主要代表的、针对特定女性运动员参赛资格限制的规则受到了体育界、医学界、法律界等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就特定女性运动员参赛资格限制规则所引发的法律问题:对特定女性参赛资格限制规则的歧视性,特定女性参赛资格限制规则与体育组织的上位规则、国际法、国内法的冲突,以及特定女性参赛资格限制规则的必要性和相称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包括国际田联《雄激素过多症规则》和“DSD规则”在内的专门针对特定女性运动员参赛资格进行限制的规则具有歧视性,并侵犯了特定女性运动员的健康权、隐私权,违反了基本人权保护原则,这些规则带来的限制、歧视以及对人权的侵犯与这些规则预期追求的目标不具有相称性。体育领域产生的公平竞赛权等专有权利不能超越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取得理想成绩,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合理的技、战术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运动员身体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其心理素质稳定、竞技状态良好非常重要,因此,对短跑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