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相似文献   

3.
文不厌改唐代大诗人杜甫住在京城长安的时候,有一年春天他独自一人到曲江游览。那天天气晴朗,曲江景色更是宜人,正值春暖花开之时。杜甫面对这美好的景致,心情非常好,他来到临江的一家酒家,凭窗而坐,要了一壶酒,对着一江美景,自斟自酌。喝着喝着,便觉心旷神怡,诗兴大发,于是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曲江对酒》,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杜甫带着三分醉意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在马背上他又拿出了刚刚写的诗:“桃花和柳絮,怎么能‘欲语’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一边策马一边斟酌,越想越觉得不妥。回到家里,他赶紧走进书房,把纸上的诗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不仅杜甫是这样,其他许多文学大家都是如此。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他在安徽滁县任太守时,曾写过一篇散文《醉翁亭记》。据说,他把这篇文章写好后,誊抄了好几遍,叫人张贴到当时的六个城门口,请过往行人阅读修改。一天,有个担柴的老人在一城门前,见围着不少人,出于好奇,就放下柴担挤了进去。这时有人正在读墙壁上贴着的《醉翁亭记》:“滁州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未山。其西南诸峰……”老人一听,...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相似文献   

5.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相似文献   

7.
任志强 《江西教育》2004,(21):43-43
从前,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想问樵夫的那担柴多少钱,就说:“其价几何?”樵夫听不懂,因为自己是卖柴的,就说了柴的价钱。秀才听了以后,想让他便宜点儿,就用“挺学问”的话给那担柴找了一堆毛病,末了说“请损之”。樵夫早就听得不耐烦了,一气之下,挑起柴走了。  相似文献   

8.
担水劈柴     
担 水 劈 柴 。 我 写 下 这 四 个 字 ,时 光 又 悄 然 漫 过 来 , 年 轮 又 一 圈圈 被 荡 开 … … 源 远 流 长 的 水 , 生 生 不 息 的柴 , 使 历 史 变 得 亲 切 , 使 生 活 变得 恬 静 。 我 常 常 在 月 夜 里 , 一 遍 遍 地吟 咏 这 四 个 字 , 声 调 高 低 错 落 ,如 哼 唱 一 首 古 老 的 民 歌 , 回 味 悠长 。 我 想 说 , 担 水 劈 柴 , 是 生 命最 优 美 的 姿 态 。 它 集 合 了 女 人 的阴 柔 和 男 人 的 阳 刚 之 美 , 在 不 同的 年 代 不 同 的 背 景 下 展 现 , 让 我看 到 了 村 落 里 袅 袅 的 炊 烟 和 碧 空中 …  相似文献   

9.
记得幼年时伯父教我学写字,第一个字便是“人”字。我手上拿一根柴棒,不会写,在地上乱戳。伯父说:"这样写,这样写……"人"字学会了,又学别的字。伯父总是这样和蔼地教我识字。 伯父是一个不会恼怒、矮墩墩的老人。那时候村上没有学校,伯父会读《三字经》、《论语》,是三里以内惟一的识字人。年关有人央他写对联,小孩子得了病也有人找他问个单方……他从不出外做生意,老是在家种地。我每天到他屋里去耍,夏天他让我吃瓜果,冬天他给我笼火烤……晚上我跟他睡,他给我讲许多读书人中状元的故事。时间长了,门前我那一帮子赤身子伙…  相似文献   

10.
文成于思,文成于改。修改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可以说,一个不会修改的人,他自己也就不会写作文。  相似文献   

11.
秀才拆字     
古时候,江南某县城有个穷秀才摆了个拆字摊,他在所有的纸卷上都写了个"林"字。头一个来的是位农民。秀才想:农民定是为温饱而来,于是说:"‘林’字拆开两个‘木’,东边木长柴,西边木长米。"说完,就在一个"木"字上加了个"此",便成了"柴"字;又在另一个"木"字上加两点,便成了"米"字。"回去吧,三天后你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想问樵夫的那担柴多少钱,就说:“其价几何?”樵夫听不懂,因为自己是卖柴的,就说了柴的价钱。秀才听了以后,想让他便宜点儿,就用“挺学问”的话给那担柴找了一堆毛病,末了说:“请损之”。樵夫早就听得不耐烦了,一气之下,挑起柴走了。这则笑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说话要看对象。现在,有些年轻的老师,跟学生谈话、授课、写作文评语等,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选用他们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的语言,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的积淀去衡量学生,说些高深的话,以为他们接受得了,理解得了,岂不知,这就如同那个…  相似文献   

13.
<正>从前有个财主,稍通文墨,经常爱凑几句顺口溜捉弄人。一天,他在门前看见有个樵夫上山砍柴回来,便又耍开了小聪明。他叫住樵夫,顺口胡诌了一首诗:"山上长树不长柴,砍下树枝便成柴;这样砍柴多麻烦,不如当初就长柴。"  相似文献   

14.
李白有诗云:“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诗中的“会稽愚妇”,是指《汉书·朱买臣传》中朱买臣的妻子。朱买臣,会稽人,早年家贫,以卖柴为生,常常担柴走路时还念书。他的妻子不能忍受他的做法离他而去。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  相似文献   

15.
从前有一位寒士,屡试不中,愤然隐退,抛却诗书,砍柴度日。一日,听说有主考官过境,寒士有心试探,便担着柴薪,拦住主考官的去路,提出一上联,要他通过了方肯放过。主考官欺他是个草野樵夫,量无不了之事,怎料樵夫指前柴担吟道:  相似文献   

16.
鹅毛大雪下得正紧,满山遍野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有一位樵夫挑着两担柴吃力地往山上爬,他要翻过眼前的大山才能到家。樵夫一脚深一脚浅地走  相似文献   

17.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他在安徽滁州任太守时,曾写过一篇散文《醉翁亭记》。他把这篇文章写好后,誊抄了好几份,叫人张贴到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一位寒士,屡试不中.愤然隐退.抛却诗书,砍柴度日。一日,听说有主考官过境.寒士有心试探.便担着柴薪.拦住主考官的去路,提出一上联,要他通过了方肯放过。主考官欺他是个草野樵夫,量无不了之事.怎料樵夫指前柴担吟道:  相似文献   

19.
路途的顶端     
鹅毛大雪下的正紧,漫山遍野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有一位樵夫挑着两担柴吃力地往山上爬,他要翻过眼前的大山才能到家。樵夫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山地雪路上,寂静的山头只听见脚踩着雪发出吱吱的响声。肩挑沉重的柴,头顶凛冽的北风,樵夫每一步都十分费力。好不容易爬了许久,满以为离山顶近了,可是抬头仰望,看见前方仍没个尽头。樵夫沮丧极了,跪拜在雪地上,双手合十乞求佛祖  相似文献   

20.
先生与唐诗     
<正>1974年春天,我16岁,刚上高一。那时班上兴起写旧体诗词的风气,你一首"七绝",他一首"西江月",让人眼馋。清明节学校组织祭扫烈士墓,回来后,我苦思冥想数日,写了一首"七律",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踏青扫墓慰忠魂……"偷偷拿给最赏识我又常写旧体诗的陶蔚南老师看,既是想让先生修改,也有投门拜师之意。过了两天,我依约来先生家,他递过一张纸,那是一张"东海"香烟外壳纸,上面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