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巫”者的悲哀——《小二黑结婚》中三仙姑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蕴涵有深刻的传统农村文化背景。从民间文化角度来剖析三仙姑,她在扮演中国医学史上"巫"的角色,以"巫医"的身份活跃在所处的生活环境之中,而女性称"巫",则是社会和家庭共同导致的文化现象,是女性对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不和谐的家庭生活的一种畸形发泄和另类冲突。  相似文献   

2.
作为赵树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这部小说在大众文艺和生活之间具有较强的纽带作用,且具有一定的乡村伦理道德意识。那么在这部小说中,赵树理是如何进行革命叙事,并表现出民族特色的呢?本文就这两个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3.
《小二黑结婚》以三仙姑和小芹各自的婚姻为主线,通过对三仙姑遭遇不幸婚姻后的转变,以及小芹通过自己的斗争和政府的帮助.终于得到了自己的幸福等一系列事情的互相对照描写.使读者看到了两个人的命运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产生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小二黑结婚》的诞生和轰动 1943年5月,抗日战争期间,在太行根据地的武乡(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和辽县(后改为左权县),通俗作家赵树理正在这里从事调查研究,当时他已被调到了中共北方局党校调研室工作,以职责所在,加上作家“采风”的需要,赵树理深入乡村,采集了许多文学素材,不久,就开始酝酿写作小说《小二黑结婚》。  相似文献   

5.
郭永彬 《考试周刊》2010,(19):24-26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拓之功的重要作家,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的作家,是一位被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作品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就像和平常说话一样清新、明快,具有动人的力量,这正是赵树理小说语言通俗化、大众化和民族化语言风格的魅力所在。他用概括、清晰、生动幽默的农民语言创作了故事性强的《小二黑结婚》。本文从语言的通俗化、词语的锤炼和修词的运用方面来分析其语言的结构风格。  相似文献   

6.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是心理学的奠基石,而且对西方文学也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把精神分析与文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这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里更好地发展.笔者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心理角度来解读《所罗门之歌》的人物形象,分析造成人物行为性格的源泉,剖析人物的自我、本我、超我的复杂多变的心理,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更深刻地揭示作品的主题意蕴及心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小二黑结婚》作为一篇已被无数人反复解读的经典,我们不光看到里面透露出来的政治与社会学意义,也看到了那些在今天看来非常陈旧的故事与人物背后体现出来的女性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8.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1.老一代农民——二诸葛和三仙姑;2.新一代农民——小二黑和小芹;3.封建残余势力——金旺和兴旺。小说通过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作者主要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塑造出了鲜明、生动、真实,而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写的《小二黑结婚》是根据真实原型创作的小说,由于他的语言风格和创作理念非常贴近群众,所以小说刚一杀青封笔,人们就迅速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小范围里流传开来.赵树理最先是把写好的《小二黑结婚》手稿,送给支持器重自己的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长兼北方局党校教务主任的杨献珍审阅,想请他提点意见.杨献珍读后,认为这是一篇通俗活泼、格调清新的好作品,又将它推荐给了北方局妇委书记浦安修看.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浦安修,文化底蕴深厚,政治水平也高,且在文艺上也很内行.  相似文献   

10.
《小二黑结婚》作为一篇已被无数人反复解读的经典,我们不光看到里面透露出来的政治与社会学意义,也看到了那些在今天看来非常陈旧的故事与人物背后体现出来的女性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变太行山由来已久的婚姻陋俗,《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于1942年1月公布施行。由于受传统封建落后观念的影响,其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为了提高山区群众的思想觉悟,赵树理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创作的《小二黑结婚》便应运而生,从而对《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的顺利贯彻执行起了积极而有益的推动作用。文章试就《小二黑结婚》与《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的互动,作一浅显的探析,以明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威  王占斌 《海外英语》2012,(7):181-184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中国乡土作家赵树理的成名之作,描写的是抗战时期农村民主政权建立不久,一对追求自由幸福的青年男女恋爱结婚的故事。该部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山西地方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其中涉及了晋东南文化的许多方面,诸如嫁娶婚俗、宗教信仰、生产劳动等等,因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于这部小说的译介十分重要。根据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文化分类理论,小说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主要与生态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有关,结合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选取相关译例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乡土文学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师生把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改编成同名歌剧上演,受到人们喜爱。50多年后,中国音乐学院和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先后重新排演这部歌剧,依然受到观众欢迎。本文从文化自信、传统经典的现代转化、独特的名片意义、赵树理文学观的现代价值4个方面分析了歌剧《小二黑结婚》经久不衰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和张爱玲虽属两种不同类型的作家,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二者身上有很多的可比性。就二者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和《金锁记》来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有诸多相异的地方,显示了二者对女性命运的不同的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15.
音乐和婚姻都是音乐文化人类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音乐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视角,从二者的共同文化特征入手剖析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互为载体关系。  相似文献   

16.
巴金与萧军,无论在人的性格、志向,还是在作品的风格、取向上,他们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关于"革命""理想""信仰"方面,巴金崇尚的人文理想之依托是无政府主义,他崇尚讲真话、为人民,一生低调为人为文;萧军也有理想、信仰,不过年轻时的萧军有着"野气",行为方式多欲以一种先觉者、引路人的身份去实践,其在延安写的日记内容就有不少的夸大个人作用或失实之处。萧军是鲁迅的学生,他对鲁迅的炽热情感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他交人视友是以对鲁迅尊重为底线与特定基准的,他晚年时向家人郑重嘱托"钟爱鲁迅";巴金并非鲁迅的嫡传弟子,但他把自己看做是鲁迅的后辈、鲁迅的学生,他对鲁迅的情感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深蕴。在对待后学与晚辈问题上,巴金与萧军都是鲁迅精神的传承者,他们都将鲁迅一以贯之关爱和扶掖青年人、后辈的风范真正去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德先生”号召民主,“赛先生”号召科学。诞生于几十年后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宣传科学、号召民主,不仅与代表传统文化的“孔先生”有着不解之缘,也与“德先生”与“赛先生”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萧红的情感波折和婚姻磨难,除了社会和他人的原因外,还在于萧红性格中存在的致命的悲剧因素,即她的独立自尊的人格追求与寂寞,柔弱的性格心理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她对婚姻生活的过高期望与现实的不可能性之间的诸多冲突与不和谐。  相似文献   

19.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其中的三仙姑是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赵树理通过对三仙姑人物形象的塑造,让大家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当时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领略赵树理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伟大意义,同时也能透视其“问题小说”的创作偏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