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磨课,意为打磨课例,是一个凝聚团队智慧,通过反复推敲将课堂教学推向实效、高效的教研过程。笔者尝试探讨"磨课"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取向,以期进一步确立"磨课"研究的方向,引导磨课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一般情况下,体育教研组开展"磨课"研究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一、罗列疑难问题,锁定实践问题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哪些是大家进行磨课时所要研究的问题?首先要罗列一下个人或团队所遇到的教学困惑。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学改革已进行了12个年头,回眸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体育教师经历了课改之初的误解“科学的放羊”,也见证了体育教学目标有效性达成。但就一节优秀体育课或者说一节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与打磨。在教学设计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磨课的出发点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与组织形式去磨课,磨好的课在展示过后进行反思:我们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些什么。笔者近些年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及观摩学习20多次,观摩了省级以上的优秀课、录像课达500多节,也参与了一些课的评审、点评及现场的互动,现将个人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磨课感受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探讨体育教研活动中磨课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扩大磨课的影响范围。提出磨课中要分析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关注教研团队、执教老师、上课学生、观课教师多元主体需求。一堂好课的打磨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总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元主体的获益是磨课教研活动辐射的重要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一、"磨课式"教研存在的问题1.问题不聚焦。日常教研活动一般每周固定时间活动一次,教师经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活动。这种没有提前"预习"的磨课活动,参与者往往很难深入思考,即兴有感而发者居多,随意性较大,观点发散太广。2.受益面不广。一个教研组中一般老、中、青教师都有,年龄、教学水平和能力跨度大。日常教研活动,很难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教师。  相似文献   

5.
磨课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研磨达到"借智补智,借力使力",使教学设计更科学,教学能力更强劲,教学效率更高效。"磨课"应在"研"、"磨"字上下功夫,增强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质的理解、把控,使磨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成为教师充分展示的舞台,成为年轻教师精益求精的镜子。一、磨细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篮球基础配合(侧掩护)教学这一案例,阐述了如何从一节常态的体育课通过自我的教学反思和请同行的听课点评,发现在教学组织、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并通过反复的推敲打磨达到有效或高效的目的的过程,旨在和同行交流并共同探索如何通过磨课实现体育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1,(6):57-58
<正>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有助于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更好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笔者经过多次实践,总结了"备""磨""融""创"4个螺旋环节,即"备"是指以同课异构资源为基础的备课,备出多节与其他教师相对应的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磨"是指在"备"的基础上进行磨课;"融"是指结合教师对"备"和"磨"的实践及其在磨课过程中完善问题的措施,融入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创"是指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好剑需要千锤百炼,好玉需要精雕细琢,一节好课当然也离不开我们反复地推敲,不断地修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课"。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在磨课中还存在诸多认识上的不足。如教师一味考虑自己,忘记了学生;一味的服从于"名师",却失去了自我等,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磨课的预期效果,甚至失败。因此,笔者以为教师磨课还需做到"三勿":一、勿忘"生"问题:在许多教师看来,上课只要能认真研究教材、教  相似文献   

9.
张惠 《体育师友》2012,35(2):39-40
结合体育教学实践,介绍了使用好体育场地、器材的七个步骤:教学计划上统筹;教研安排上细化;集体备课上推敲;教学设计上预演;课前彼此间通气;课堂教学中调整;课后反思上明理。以此为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布置和使用好场地、器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磨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认为:从磨课的对象选择来看,磨课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让教学细节更加精彩,促使教学流程更加清晰;从磨课内容上分析,备课和上课环节都需要认真磨课;从磨课方式来看,有独磨、互磨、引磨、研磨。磨课,既可以是个人探索,也可以是群体研讨。建议:磨课要注意生成性,磨课要注意常态化,磨课要注意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体育师友》2017,(1):14-17
真正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比一些省、市级的优课评比观摩要来得真实而实际,它没有磨课,没有预演、更没有彩排,也不会出现多少人帮忙布置场地器材的现象,一切回归常态,这样的课精彩才真正值得借鉴,问题也才真正值得我们反思,本文通过"行进间低手投篮"同课异构活动教学过程的比较谈了作者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磨课,顾名思义,就是对课的推敲和研磨,它是磨出精彩课堂,磨出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教研方式。笔者认为新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一、磨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做了怎样的调整,效果如何?重庆市人民小学刘勇:在具体磨课过程中,经历了自磨和他磨两个阶段。其中,在自磨阶段,磨课团队根据重庆学校体育校本教研"目标管理认证原理",在团队内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课进行研讨。这里的目标管理认证是指,设立了目标一"上一节水平一的《立定跳远与游戏》课"、目标二"上一节与一年级学生身心特征相符的《立定跳远与游戏》课"、目标三"上一节充满汗水和微笑的,符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下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及其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如何理解反思性教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践反思性教学内容(反思教学观念、反思教学过程、反思自身教学行为、反思教学方式、反思教学反馈)和反思性教研活动(公开教研课的反思、听课的教研反思、教育经历的积累和反思),并就培养学生反恩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主题教研的直接作用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主题教研本身具有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的特点,教师针对的是自己在平常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疑难,研究的是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或者难以处理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本文通过蹲踞式跳远课例研修为例,就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反思,以期为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笔者指导胡佳佳老师的一年级《立定跳远与游戏》课获得一等奖,并进行现场展示。现将磨课和研讨的过程与各位同行分享一下。一、磨磨课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自磨和他磨。自磨是磨课团队根据重庆学校体育校本教研"目标管理认证原理",在团队内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立定跳远与游  相似文献   

17.
<正>美玉需要雕琢,宝剑需要锤炼,同样,好课也需要打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可见用心"磨"课的重要性。所谓磨课,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每一次磨课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研磨都有成长的快乐,在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过  相似文献   

18.
王雨欣 《中华武术》2014,(11):49-50
体育课堂教学历来重视教学反思,这种优良传统应发扬光大。新课程强调理性思考,理性思考的一个方面来自于反思,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对认识规律的尊重,特别是在人本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正确地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减少失误,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按教学的进程,可以把它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立定跳远,在小学三年级的体育教材中被列为学习跳跃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经过多次教学改革实践,从传统的"挤牙膏式"的教学,再到套入情境的教学,最后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步步地实践并对比和反思,发现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立定跳远课不但有趣还有效,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课的练习密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历来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特别是在教研课、评优课、检查课、展示课中,课的练习密度更是大家所关注的一个热点,测试人员拿着秒表和记录本在课堂上忙个不停。后来,有些人过分地夸大了课的练习密度在教学评价中的意义,甚至到了"一票否决"的程度,于是有人对此曾公开地提出质疑:"我们的体育公开课除了给学生号脉之外,似乎就没有其他的事好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