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游戏具有好玩、休闲、娱乐和轻松的属性;体育游戏除了具有游戏的属性外,还具有锻炼身体的属性。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巧妙地运用下,将成为"体育教学游戏",不但具有了体育游戏的属性,而且增添了公平竞争、心理健康、情感与道德教育等属性,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体育教师最佳的育人方式之一。因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游戏是指在体  相似文献   

2.
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文章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体育游戏的特点,提出了在运用中组织教学,为广大体育教师运用好体育游戏这一手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公平,即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公平竞赛法是指在体育游戏比赛中采用所有条件都相同的对抗、竞争或比较,以分出胜负或差异的方法([3])。一、运用"公平竞赛法"组织体育游戏比赛的意义比赛是体育游戏教学取得成效的核心要素与主要教学程序之一。组织好一场公平的体育游戏比赛,使体育游戏发挥应有的锻炼价值和教育作用是每一名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正>"要素置换法"是指在不改变体育游戏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不同条件要素内容的置换,创编体育教学游戏的方法。现代体育游戏资源丰富而多彩,获取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宽广,为体育教师创编目标明确、指向清晰的体育教学游戏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为此,广大体育教师需要掌握一些体育教学游戏创编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运用技巧,以此来促进体育教师创编与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马娇 《新体育》2023,(24):85-87
初中体育新课标中对于游戏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肯定,初中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游戏的意义,把学生作为游戏教学的主体,参照学生不同的层次,合理设计和组织体育游戏。本文介绍了体育游戏的特点和类别,提出了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永钦 《新体育》2022,(6):58-60
随着青少年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体育教学得到广泛的关注,高中体育担负着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就成为高中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高中体育的教学特点以及高中生的学习规律,教师可以将体育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激活课堂、激发学生,使体育教学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活动性游戏(亦称体育游戏),它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游戏”教材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游戏”都是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一、二年级,许多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多数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特别是在农村体育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学好活动性游戏课,掌握好从事活动性游戏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也是体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体育游戏在体教学中有广阔的运用领域。笔者旨在分析游戏的特征、作用、选用教学等内容,探讨体育教学运用游戏的特点,为广大体育教师真正运用好游戏这一体育手段,深化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凌 《体育教学》2009,(8):46-47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小学杨老师:我是一名工作多年的体育教师.我和我的同事都感觉到从贵刊中学习到了很多。尤其是一些体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等.能够及时方便地用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在此向贵刊表示感谢!其中,2009年第5期马凌老师的关于“体育游戏的配图方法”。让我们获益匪浅。课上我们经常用到体育游戏。但如何组织。使学生乐学又安全,想请专家指点。谢谢!  相似文献   

10.
<正>一、案例背景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体育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其中体育游戏以其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欢,成为体育教师教学的好"帮手",适宜的体育游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教师掌握的游戏毕竟有限,如何开发更多体育游戏资源来满足学生需求,成为我们小学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在一次偶然的巡视中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体育游戏一直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合理利用体育游戏各种娱乐的方法和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体育游戏更应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成为激活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不少体育教师却不能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去和学生一起游戏,他们只是向学生简单介绍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之后便站在一边作欣赏状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也曾有过同样的教学做法,分析其主要原因: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是所谓的“师道尊严”思想在作祟,不能放下“架子…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2013,(4):80
随着《体育教学》杂志对"游戏百花园"栏目设计和指导性的加强,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运用与研究逐步加深,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创编游戏的队伍中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有一定水准的游戏设计方案。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们课堂教学中游戏的运用与创编能力,提供更多的体验、学习和了解体育游戏发展新动向的机会,加强直接交流与教学实践的指导,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我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体育游戏,阐述体育游戏具有提升学生社交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功能。体育游戏的特点包括针对性、灵活性、自由性、竞争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体育游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素质等。高职体育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比如注重讲述和示范体育游戏、注重体育游戏组织引导,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身心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 为适应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的要求,培养中师生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我根据小学体育的特点,从游戏教学入手,制定了游戏教学进度,使其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我的游戏教学进度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学年学习编写游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整理自己熟悉的民间少儿游戏。在民间有许多游戏,但大都没有文字记载。通过整理这些游戏,学生就可掌握游戏的编写步骤和方法,为以后编写体育游戏打下基础。第二学年注意观察教师的游戏组织方法;将民间游戏修改、翻新;在体育课上组织同学进行游戏;锻炼组织能力。第三学年了解游戏的类型、特点;自己编写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上组织进行,提高组织能力。实施游戏教学一般应在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进行,学生在课前向教师说明要组织的游戏及其组织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学生整  相似文献   

15.
<正>游戏是学生们参与体育课堂的催化剂,只要能够合理地运用就能够将枯燥的体能素质练习变得有趣,成为学生向往的体育课堂。其中,跳跃游戏有很多种,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上课内容设计所需要的跳跃游戏,下面笔者把自己在教学中经常用的跳  相似文献   

16.
<正>各地在开展体育教学研讨活动时,对室内(主要指教室内,下同)体育课教学的研讨较少。一些体育教师因缺乏组织室内体育游戏的方法,对室内体育游戏的有效开展办法不多,常把室内体育课变成讲安全和道德品质的"思想品德"课等,更有甚者将室内体育课让位于其他课程。本期研讨旨在通过扩思路、凝智慧,助力室内  相似文献   

17.
游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体育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加之游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竞赛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特别是对年级较低、年龄较小的学生,体育教学的任务往往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所以游戏越来越受到体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教师的重视和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在体育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 由于游戏能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育教学的需要,所以游戏已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体育"的逐步形成,如何搞好师生、亲子游戏活动已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在开始组织这类活动时,可选择各科教师、家长和学生三种角色都能参与活动的集体合作游戏,如旋风跑、鱼贯跳长绳、集体拔河等,先把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游戏创编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广大体育教师创造的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体育教学游戏,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显著的育人和锻炼功效,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有些创编的游戏略显粗糙,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到底怎样创编中小学生向往的健康向上的体育教学游戏呢?一、创编游戏要体现新课程  相似文献   

20.
阳忠诚  杨海平 《灌篮》2021,(3):79-80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被引进到体育课程教学中,其中就包括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教学,其因丰富性和趣味性,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高校体育教师所接受。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应用策略,最后论述了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课程中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