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顶针:一生的戒指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和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戴着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候,母亲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一般是右手的中指上。最繁杂的活是为一家人做过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间叫做"千层底",因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还会渗水。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层层叠起,每层都用糨糊粘连,然后用密密  相似文献   

2.
一生的戒指     
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或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带着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  相似文献   

3.
那双布鞋     
我穿过母亲做的鞋子记不住有多少双了,但其中有一双,让我终生难忘。 那是一双怎样的鞋子呢?记得我读初中时,母亲给我做了一双非常精致而又牢实的鞋子,它大约有38码,在左右分别的鞋底上,母亲打下的针迹不论是横是竖是斜都能各自成为一条直直的线段,宛如军人们出操时的队列.又针迹与针迹的距离比其他妇女做的近得多,所以在鞋底上布下的针迹显得很密。  相似文献   

4.
手上恩爱     
父亲的衣裳一直是由母亲给做的。记忆里,母亲常常在桌面上摊开一块布,在父亲身上用手指上上下下比划一番,然后再在布上用手指比划几下,用石灰块划上粉线,做上记号,就开始裁剪了。母亲没学过裁剪,她为父亲  相似文献   

5.
顶针     
每当看到城里的妇女手指上戴着的金戒指,我就会想起母亲的顶针——那只铅灰色的一年四季戴在手指上的顶针。母亲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妇女。在农村,妇女手指上的顶针是没有美学意义的,它只有实用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手上恩爱     
父亲的衣裳一直是由母亲给做的. 记忆里,母亲常常在桌面上摊开一块布,在父亲身上用手指上上下下比划一番,然后再在布上用手指比划几下,用石灰块划上粉线,做上记号,就开始裁剪了.  相似文献   

7.
新买一双皮鞋,谁曾想,一天穿下来,脚后跟居然磨出血泡,很是疼痛,不由想起自己的孩童时代。那时,我们所穿的鞋都是母亲自己做的,母亲亲手纳的鞋底,亲手制作的鞋面,一针一线缝制而成。每每做鞋之前,母亲都会让我们在纸上踩出一个鞋样,然后依着鞋样制作,这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们别无选择,脚下能够穿的只能是布鞋;最普遍的是针纳的千层底,而且一般是家做的。是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昏黄的灯光下,母亲用顶针把针鼻一下一下顶过鞋底的情景。在现在看来很费神很吃力的事情,母亲却可以一边做,一边和旁人唠家常。而那一针一线,扎扎实实,完全手工制作,需要非常的耐心和细致。  相似文献   

9.
筷子一二     
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中国的筷子独具风格。两根小竹棍,在五个手指上,自由运动,随心所欲,可以任意夹起大至饺子、包子、油糕等大块食品,小至米粒乃至细如发丝的菜丝和粉条。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李政道博士说得好:“简易的两根竹筷,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它是人类手指的延长。手指做不到的,它能做到。”西方  相似文献   

10.
悦读文摘     
李政道谈筷子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由美国经东京飞往台北探视病重的母亲,并在东京成田机场接受采访。他高度评价了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从中国人使用独有的筷子论证: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种族。他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它是人类手指的延长,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而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比较起来,西方人使用刀叉吃东西,大概到十六七世纪才发明,但刀叉哪里能跟筷子相比呢!”(小韩辑)一副短而多典的楹联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苏州网…  相似文献   

11.
梁好 《贵州教育》2013,(7):23-23
新买一双皮鞋,谁曾想,一天穿下来,脚后跟居然磨出血泡,很是疼痛,不由想起自己的孩童时代。那时,我们所穿的鞋都是母亲自己做的,亲手纳的鞋底,亲手制作的鞋面,一针一线缝制而成。每每做鞋之前,母亲都会让我们在纸上踩出一个鞋样,  相似文献   

12.
那年,家中还比较贫寒.春节快到了,母亲整天忙这忙那,说是忙年,实际是忙做豆腐和给家人做件衣服做双鞋子.我和姐姐过年的新鞋是母亲忙年的一件大事,母亲连续熬了几个晚上,总算给我和姐姐做好了鞋底和鞋面.  相似文献   

13.
那年,家中还比较贫寒。春节快到了,母亲整天忙之忙那,说是忙年,实际上是忙做豆腐和给家人做件衣服做双鞋子。我和姐姐过年的新鞋是母亲忙年的一件大事,母亲连续熬了几个晚上,总算给我和姐姐做好了鞋底和鞋面。  相似文献   

14.
我小时候不买鞋,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穿母亲做的布鞋。母亲做的鞋结实耐穿,单鞋开口大,凉快;棉鞋厚实,保暖。母亲做鞋,鞋底鞋帮儿不讲究,颜色不一的布头布角都能用。自制的白面浆子左一层右一层地贴,晾干,一锥一针地纳,一针一线地缝。有时一双鞋两只颜色不尽相同,母亲也不在意。母亲唯一计较的是做鞋带儿,无论单鞋棉鞋都配  相似文献   

15.
布鞋·母亲     
我的童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布鞋点缀其间;我的人生是一首充满母爱的歌谣,永远唱响心间……母亲是做针线活的好手。童年看母亲做鞋,是我记忆里最鲜明的风景。夜深人静时,一盏昏黄的油灯拉长了母亲挑灯夜战的身影。母亲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只手紧握鞋身,另一只手不停地来回穿针引线。同样的一个姿势,重复着同样的一个动作。而每当这时,我总是站在母亲身旁,问这问那。母亲让我去睡觉,我不愿意,母亲便假装生气地说我是“小傻瓜”,并且用手指点了一下我的小鼻子。上了小学,母亲做的布鞋便伴随我成长。母亲总是说:“咱不和人家比吃穿,咱只和人…  相似文献   

16.
小红 《现代家教》2000,(6):23-24
据《家教博览》报道,3月7日晚,成都一位母亲对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小偷小摸屡教不改的行为心痛到了极点,盛怒之下竟命女儿砍下一根手指以示痛改前非的决心。这位母亲对孩子不良行为进行严加管教的动机是正确的,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痛恨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7.
固执     
有阳光的日子,奶奶总是坐在门前,从她的宝贝“锦囊”中拉出一根长线,把线套在门把手上,分成两股。那长线垂下来,颜色白得像奶奶的头发。奶奶用双手捋起长线,揉顺,拉直。把线放在双手中间,从线的最末端开始搓。她的双掌在线上来回移动,那两股线在她手里就像变魔术一般成了一根。奶奶的手掌泛起红晕,印在那厚厚的透明的米黄的老茧下。奶奶又在搓鞋线,准备为我们做布鞋了。我曾经见过奶奶做鞋。布鞋面是早就准备好的,扎鞋底就比较麻烦了,但奶奶从不这样认为。她拿出扎了一半的鞋底,抽出扎在鞋底上的针,捋顺了线,放下,又“从锦囊”中拿出一个像…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周围是绿油油的葱,一根根精神抖擞,似绿色的卫士守护着母亲。母亲死了,安息在这片长满葱的土地上。我时刻都能感受到母亲的气息,它在那一片青翠中,不断地从地里升腾出来。母亲不是言辞华丽的人。她做的是庄稼活,吃的是庄稼饭,孩子们的学费和课本费,都是她从庄稼地里刨出来的。在母亲终日劳作的这片土地上,极普通的葱成为她精神上的安慰———因为她儿女的缘故。夏天的雨季终于过去,雨水滋润的不仅是母亲的葱,还有伴着葱的那些低贱的草本植物。它们围攻着母亲的葱,它们是敌人,葱的敌人,母亲的敌人。母亲得手起刀落,将它…  相似文献   

19.
母亲来我家小住,看到我的被罩拉链坏了,便说找根针来,我给你缝一下,还特意提醒我,再找个顶针. 看着母亲熟练地穿针引线,戴上顶针,开始缝起来.细长的银针在她的手里,俯仰自如,一口气缝住几厘米,然后借助顶针使劲一顶,针便穿透厚布,挺身而出.此时,望着母亲手指上的顶针,想着它对针那种竭力的支持,心刹那间有了一种温暖的疼痛.  相似文献   

20.
我小时候不买鞋,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穿母亲做的布鞋。母亲做的鞋结实耐穿,单鞋开口大,凉快;棉鞋厚实,保暖。母亲做鞋,鞋底鞋帮儿不讲究,颜色不一的布头布角都能用。自制的白面浆子左一层右一层地贴,晾干,一锥一针地纳,一针一线地缝。有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