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教育是一门科学。为了使学生早日成才,必须按教育科学规律办事。但是,当前“科学育人”这个问题,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种种违背教育规律的错误作法,依然普遍存在。这里,我想谈点个人的看法。关于“尖子”和多数。现在,不少地方眼睛只盯在“尖子”上,力量也用在“尖子”上,只想多为国家培养几个大学生,而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这样,便发生了一个问题:中学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实践场所落后、教学资源匮乏、活动形式单一、评价手段传统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可从“整体规划,统一科学教育融合实施的认识”“系统挖掘,盘活科学教育融合实施资源”“更新理念,创新科学教育融合实施策略”“多方联动,实现科学教育融合育人”等方面入手,有效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融合实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实现拔尖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已成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就是要在全面审视学校育人实践的基础上,以更为系统的思维去改进和优化科学教育实施体系,进而赋能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深化学校科学教育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更适合中国小学生科学教育的策略,可从“课程育人结构化”“课堂学习探究化”“实践活动项目化”“学科融入差异化”“学习资源多元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六方面做顶层设计,以此在校园开拓持续不断的“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创造性应用科学”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竞争是一种奋斗求胜精神。自强争优秀、竞争求发展乃社会环境之必然。时势呼唤竞争意识,青少年是竞争的一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点在青少年,中小学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三个代表”雏型人才的重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领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竞争意识的培养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教育科学育人。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构建“大科学教育”和“大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育人方式变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育部《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的颁布为中小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明确抓手,为课程标准落地提供了有效手段。文中基于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视角下分析了中小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结合佛山市具体探索经验提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优先保证开齐开足开好中小学基本实验的基本遵循方法和实践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培养人才的工作,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谁要是不按规律办事,谁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四人帮”反对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使一代人腹内空空,虚度了年华,造成了国家人才溃乏。前几年搞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满堂灌,教师花了很大的气力,学生收效甚微,结果是高分低能,还造成了恶性循环。教训是深刻的。最近几年,许多同志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提出了“按教学规律办事,科学育人”的口号,那么,教学有哪些必须遵循的规律呢?  相似文献   

7.
近日,拜读了《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刊发的冯王月、汪文的一篇文章《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访谈》,文中指出,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从普遍意义上讲,教育是一个在多视角的理论指导下,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与方式而实现育人目标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要完成“育人大厦”的构建,需要有多种科学的施工手段,其中“赏识”和“惩罚”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赏识教育与惩…  相似文献   

8.
黄琳  江楠 《贵州教育》2023,(1):18-20
家校社协同育人,具有时代性、必要性,符合全面发展要求和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可行性。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才能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作为中小学育人的主阵地,班级活动发挥着学科育人、环境育人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家庭、学校、社会如何共建班级活动,培养“善·雅·实”的好少年进行论述,以期形成家校社“三位一体”与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育人工程”,育人先要育“心”。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将来奉献社会、幸福生活的基础。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按规律办事”是近年来教育界说得较多的课题,但违反教育规律的事仍时有发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究竟有那些基本规律?现谨从四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一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对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的方针,作为办教育的目的,这是最根本的要求了,因此,它是社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是高等学校“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的体现。学校工作应以“一切为了培养人才,一切服从培养人才,一切为培养人才让路”,才能让学生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高校教育的一项本质工作。笔者作为一名兼职的班主任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班主任工作实践,对如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以及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等问题做了一些思考,体会较深的主要有下面两点。一、以人为本,平等交流当代的大学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育人"是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职业生涯的职责与使命,也是贯穿其成长过程的基本规律,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成长规律包括以育人理念形成教育观、以育人情怀生成学生观和以育人行为践行价值观,透视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成长规律不仅为新任班主任的成长提供范示,而且对于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引领意义与实践价值。班主任是我国班级教育的首席教师,[1]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历程,主要有四条基本经验:(一)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为培养人才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育人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氛围。如果说,育人是学校的“骨”和“筋”,那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气”和“神...  相似文献   

14.
一、德育为先,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增强德育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性、实效性。1.要进一步突出德育工作理念的科学性。德育工作必须突出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处理好三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我校在积极争创示范校的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坚持改革,服务社会,发展自我”的办学理念。在坚持“改革领先,实践现代教育”的学校发展规划中,我们郑重地写下了“教育是崇高的事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育人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以“育人为本,服务社会”为目标,坚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有特长”,充分地发展所有学  相似文献   

16.
金朝林 《云南教育》2023,(11):22-23
<正>现代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频共振”,努力实现“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当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已成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正确把握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的特性和规律,在形成班级教育合力中充分发挥好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日,恩施州教育系统开展了以“爱生育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爱生育人”主题教育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一是学好一个“规范”。各中小学校要在新学期开学前,集中一定时间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开展一项讨论。  相似文献   

18.
毋庸置疑,德育只有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和教育本身的规律,才能获得成功。中小学教育阶段虽然同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但却有着相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更为根本的是,作为需要德育完全贯穿的这一阶段,亦存在着不同的德育过程,有不同的德育规律在不同的分阶段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规划要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特征,在遵从德育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层次清晰、逻辑科学的育人目标体系来。  相似文献   

19.
<正>实践育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形成的科学教育理念,事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长远大计[1]。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推进实践育人作为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的基本原则,“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深入理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树立“以德治校”“靠德治教”的观念,健全课堂教育教学育人、文化环境育人和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