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段】我们在田野散步 :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后来发生了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不过 ,一切处决于我……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找不出 ;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 :“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我走不过的地方 ,你就背着我。”……到了一处 ,我蹲下来 ,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  相似文献   

2.
杨莉婴 《考试周刊》2014,(10):40-40
<正>一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题为《散步》的课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有关亲情的故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初春一天,"我"带着母亲、妻子、儿子去田野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走到岔路口,母亲说走大路,因为大路好走;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我"当即拍板:"走大路。"不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最终是依了儿子的主张。小路不好走,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三代四口在小路上散步。课文的结尾非常精彩,请看原文:  相似文献   

3.
1.本文之所以感动无数人,不仅因为其情美,还因为其语言简洁优美,极富表现力:用词精炼准确,句式有对称美,句子含义丰富。请学生自己找出来并说说其美的理由。(1)用词精炼准确的句子,如:“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形象地说明母亲年老体弱、艰难度过严冬的痛苦之情。(2)句式很美的句子,如:“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整齐的句式使语言很富有表现力。(3)含义很丰富的句子,如:“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  相似文献   

4.
1.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探讨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好;不好理解的地方也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可以相互提问。2.教师提出探究的方向:(1)母亲为什么要走大路?儿子为什么要走小路?我的想法是什么?为什么没有提?为什么不照顾儿子的想法?(尊老爱幼难同时兼顾时,  相似文献   

5.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情节十分明晰:“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该文因文质兼美而成为公开课选文时的“宠儿”。  相似文献   

6.
戴继华 《语文知识》2014,(12):37-40
【课堂实录】 柳咏梅老师:一篇小小的《散步》,有很多美点值得我们欣赏,下面我们就来寻找《散步》美在哪里。 倪润博:“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这里可以看出“我”的母亲还是很爱“我”的儿子的。有两处可以看出,当“我”说走大路后,母亲却说还是走小路吧。她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孙子,还是要求走小路了。第二,她摸着孙子的小脑瓜说,这里用“摸”这个动作,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抚爱。所以,美在奶奶对孙儿的爱。  相似文献   

7.
<正>"核心问题"从哪里来?一是学生学习的核心障碍,二是学科核心素养。就语文阅读而言,可将核心问题指向于文本的语言表达与主旨理解。例如,莫怀戚《散步》一文,主要内容是"在初春南方的田野上,为了让年迈的母亲多走走,我们一家四口一起散步,可母亲想走大路,儿子想走小路,我们最后选择走小路,一家其乐融融"。课堂中,学生就文章的内容会  相似文献   

8.
卢春 《职业技术》2004,(3):38-38
小的时候,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街,热闹非凡,一条是巷子里的小路,冷冷清清。每天上学我都要走大路,因为那时我喜欢热闹。而姐姐却喜欢走小路,但每次放学,姐姐都会迁就我去走大路。每次我开心地走在那条热闹的大街上时,却从未想过姐姐为什么喜欢走冷清的小道。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我慢慢地长大了,但我仍旧喜欢热闹,成天嘻嘻哈哈,像一个“疯丫头”,我总是把自己弄得很开朗,很开心的样子,喜欢去挑战新的生活,认识新的人和事物--我习惯了这种生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也增多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都要学着去适应,有的时候真的觉得累了,人…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重点通过一件小事 ,显露一种至纯至真的情感。二、课文解读《金黄的大斗笠》通过风起雨稀、风疾雨急和风狂雨猛三个镜头 ,描绘了一幅贮满了生活的欢乐与纯真童心的风雨图 ,在风雨的描写中把姐姐为放羊的弟弟送斗笠遮雨的故事点染了出来。《散步》选取全家人春日里一起户外散步的生活写实 ,通过“我”的儿子散步中的真情发现 ,“我”的母亲与“我”的儿子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 ,“我”委屈儿子成全母亲的裁决 ,“我”的母亲改变主意改走小路和“我”背负母亲、妻子背负儿子几个细节 ,写出了三代人之间的那种互敬互爱的欢愉而深沉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个年轻的姑娘在她刚结婚不久的时候,丈夫死了,留下了一个遗腹子。她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对儿子倾尽所有,总是满足儿子的一切要求。后来儿子大了,娶媳妇了,然而这个儿媳妇看婆婆极不顺眼,想尽一切办法虐待婆婆。终于有一次,儿媳妇挑拨丈夫要婆婆的心,儿子早已习惯对母亲予求予得,于是,他向母亲提出要她的心。可怜的母亲毅然开膛捧出自己的心。满心高兴的儿子捧着母亲的心一心想拿回去给媳妇,不料一块石头拌住了他,他重重地摔倒了。这时,传来了一个焦急而心疼的声音“孩子,你没摔疼吧!”原来是母亲那颗热平乎的心…这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常常撕咬着我的内心。  相似文献   

11.
伊北 《阅读与鉴赏》2010,(11):20-20
小时候,她和他玩得很好,放学总是一起回家。那条曲曲折折的小路,不知被他们走了多少遍,春天路上有油菜、粉蝶,夏天有西红柿,秋天有稻谷,冬天有自雪,总也看不够。五年级,他有了人生第一辆自行车,每天开始从大路骑车上学,她还是一直走小路,她和他碰面的机会少了,  相似文献   

12.
"儿子,你还小." 我看着面前的女人,她也正回头看我,说了这么一句. 我攥紧了拳头,咬咬牙.是吗?我还小吗? 家里,那个男人又来了.对,那个男人,我本该叫父亲的男人.他又来了,说什么离婚后母亲的财产应该平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多少年来,一切我都目睹了:母亲为了家庭,付出了太多,无论是买东西、给长辈钱,还是盖房.而母亲自己的房子,是她千辛万苦攒下钱买的.那个我理应叫父亲的男人,什么也没出. 母亲仅有的财产,就是这房子.分一半给他,公平吗?公道吗? 我想说理,却被母亲推进了房子.她头也不回,说:"儿子,你还小." 我,还小? 这句话,我听得太多了.从我只是个孩童,到今天自以为足以保护母亲的少年.  相似文献   

13.
年轻的母亲悲伤地凝视着儿子比利,他饱受白血病折磨,刚刚满6岁,人生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她曾经像其他母亲一样,希望儿子能够顺利地长大成人,然而,恶性白血病却击碎了她的期盼。母亲希望帮儿子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实现一个梦想,她握住儿子的手问道: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有什么梦想?”儿子想了想,苍白的脸上露出笑意,他说:“妈妈,我希望长大后能当一名消防队员。”妈妈对儿子说:“明天我去消防队,看看能否让你实现愿望。”她说这话时心里很没底,心想也许自己在异想天开,消防队每天面临的情况都是十万火急的,哪里会让一个生病的小孩子掺和他们的…  相似文献   

14.
张厚琴 《语文天地》2012,(18):11-12
一、情景再现教学《散步》一文过程中时,我抛出一个问题:"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作为母亲,你会怎样想?"生A:我会想: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现在你一点都不顾我的感受,真是太寒心了。生B:有了儿子忘了娘,不孝子!生C:我白养了你这么大,现在居然不管我了!生D:哎,我是你妈,你不知道我走不得小路吗?怎么不管我的感受?生E: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把你养大!在教学《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时,我问学  相似文献   

15.
听说我已经康复出院,母亲风尘仆仆地从老家赶来了。说是来看我,可母亲只是匆匆地瞥了我几眼,说我的脸色比在医院时好多了,随后便径直走过去抱起了我的儿子。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对待我们几个儿女好像从来就没有过太多的热情,从没像抱起他的孙子那样爱不释手地抱过我们。我也曾经多次地嗔怪于母亲不喜欢我们,嗔怪于她给予孙子的热情远远多于她亲生的儿子。对于这些,母亲总是淡淡地一笑,说她就是喜欢孙子,还指望着孙子养老呢。  相似文献   

16.
蒋朝江 《今日教育》2006,(7S):25-25
去年暑假之前,我已计划了去张家界旅游度假,我还把“张家界迷人风光”的碟片播放给家人欣赏,儿子兴奋得掐住我的脖子又跳又吻。可是孩子考试完的第二天.我母亲就把她的孙子接回了乡下老家。孩子和十来个小伙伴玩得开心极了。学校的工作搞完了,我收拾好心情打电话叫儿子回来一同去游张家界,原以为儿子定会很高兴的,没想到他竞舍不得走。这还不算,硬要逼着我到乡下陪他玩,他妈妈要上班,我就带上几本书回乡下老家了.  相似文献   

17.
谎言     
佚名 《家庭教育》2011,(1):91-91
孩提时,儿子张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过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18.
手拉手     
从我们村到学校有六里远的路,中途要过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走过小桥去学校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路,一条是田间小路。因为走大路要远一些,因此我们更多的是走那条田间小路。我和田晓慧每天都一起上学。我们走在路上时手拉着手,走在路上经常碰上别的同学,大家就汇合在一起走,有  相似文献   

19.
一天,香港的一位母亲突然发现儿子的校服口袋里有一包烟,在她严厉的责问下,儿子说那是同学要他代为收藏的。第二天,母亲来到儿子学校与他的班主任见面,结果真相大白。知道儿子已染上了吸烟的习惯后,她边哭边骂的跟着儿子后面回了家。第一天是骂,第二天是劝,母亲又声泪惧下地说,自己没时间好好看管儿子,是自己的错,希望儿子能“回心转意“,戒掉吸烟的陋习,好好读书学习。可惜做儿子的什么也没有听进去。第二天,她要那吸烟的父亲去劝劝孩子。欠缺劝说能力的父亲从房里出来只能说一句:“你要吸我也也没办法,不要吸那么多吧!”其实,这孩子已多次…  相似文献   

20.
一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她,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不寻常的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