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一篇文章,想一个问题,找一点结论,这种化约主义倾向,明知要不得,可是依然为之。理由只有一个,要是不这样做,结果可想而知。编者会破眉头,文章没有主心骨;读者更要抱怨,这篇东西是散架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本身是有魅力的。在喜爱科学的人的眼睛里,科学也是美丽的。我们在谈科幻文学的时候,它能够吸引读者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答案是,既有科学的因素也有文学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强调科幻文学中文学因素的力量。哲学的思索,科学的知识和展望,再加上文学--也就是人性的因素,才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接受和喜欢科幻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转型期.当前,对五四文学的研究中,翻译文学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翻译文学是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环节,没有翻译文学就不会有近代中国文学的革新,也不会有当代文学的丰富多彩.五四翻译文学为近代文学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素材,即中国化的外国文学.五四翻译文学不但繁盛了新文学,同时也推 动了新文学的发展,更是直接参与了新文学历史的构建,是我国文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五四时期中国翻译文学概况 1.中国翻译文学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4.
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是哪家出版商,开始把文学名人的名言、警句集纳成册(这里姑且称之为“文学语录本”)后,推向了市场。于是乎,全国各地诸家出版商纷纷效仿,一场争出“文学语录本”的“大战”便展开了。如今只要你在书店、书摊上浏览,总会发现有多种诸如《鲁迅语萃》、《冯友兰语萃》、《莎士比亚如是说》的出版物。据说开始时购买者还算踊跃,但如今却寥寥无几了。购买这种“文学语录本”的读者,他们想了解伟人,想阅读名著,又想走捷径,于是一些出版部门迎合他们的心理,就炮制了大量的文学语录本。不慎重地出版此类文学语录…  相似文献   

5.
文学     
“文学”一词是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是指小说、诗歌、散文等等。然而,在我国古代,“文学”却是一个官职的名称。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称为校长或教官, 而称谓“文学”,即称赵文学、李文学、张文学等;汉武帝时,为了选拔人才,设有“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者便称作“贤良文学”。  相似文献   

6.
梁衡说,新闻如饭,文学如酒.饭在吃,酒在于品.新闻是以最快的速度告诉读者最想知道的事情;文学则是以艺术的手法写出最能感动人的东西;前者追求时效,因此难免粗糙、短暂;后者追求审美,就会精致、长久.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2021年"花地文学榜"颁奖盛典上,获奖作家们汇聚一堂,就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对现实的矫正功能、网络时代文学的功用以及文学对心灵的陪伴与温暖等,展开丰富而多元的对话.他们的关注点都聚集到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新时代,我们该如何书写文学?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人"是以作家或读者的身份存在的,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综观文学理论的发展流程,呈现出作家中心、文本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范式转换,总体上愈来愈远离创作主体.笔者想指出的是,文论范式的转换并非对作者重要性的抹杀.  相似文献   

9.
新闻与文学联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观众的需要。一位资深记者曾经说过,没有文学修养的记者不能算是个好记者。在此,我想就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借鉴一定的文学手法来进一步表现新闻的美学价值,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文化品位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的爱好就像是影子,只要他在阳光下露面,影子就会像猴子的尾巴,在身后欢快地摇曳。譬如,一个人,端着记者的饭碗却做着文学的梦,他的新闻作品就会不时地摇曳文学的“尾巴”。有时干脆就是用文学的笔法来处理新闻题材。这时,记者与作家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记得我写第一篇报告文学,是在1987年。那时候,我刚从一所山区师范学校来到省城,借调在一家杂志社。终于能从事自己最向往的工作,所以干劲就很大;加上刚到一个新单位,又是借调,有危机感,就特别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于是,深秋的一天,我与…  相似文献   

11.
王敏 《出版广角》2015,(10):125-126
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是俄罗斯文学运动中涌现的一个重要流派,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彼此交融、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气息,但并不盲目追随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探讨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风格,以期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影视片拍摄中的即兴创作带有普遍意义,本文从文学电视片这一角度切入,并结合拍摄实例,说明拍摄过程不是被动对文学脚本的完成,不是按图索驥,而是一个鲜活、生动的过程,是文学电视创作中的必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文学与传媒艺术的关系提出全面的、建构性的观点:不同意德里达和米勒等人的"文学终结论",也不主张恪守文学的原有疆界.德里达和米勒"文学终结论"的依据是印刷时代让位于电信时代,本文认为印刷文化只是文学的媒体之一种,文学并不会因为印刷文化退居其次而消亡.文学可以推溯到文字产生之前的口头谣谚,也可以延展到后印刷文化的任何时代.文学是无法终结的.电子传媒可以产生更多的文学样式,可以改变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也可以使文学得到更为直观的表演.传媒时代自有传媒时代的文学形态.文学的属性在于语言美感和内在视像,同时,以文学运思为其连结纽带.传媒艺术不仅是图像呈现,而且要有内在意蕴,无论是叙事性的讲述,还是抒情性的画面,都需要用文学性的运思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文学和传媒艺术的深度融合,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广播节目很早就开辟了文学这块园地,但是,近年来,广播文艺中的流行音乐及互动娱乐节目因为适应了听众对"快餐文化"消费的需求而占尽先机、独领风骚,广播文学节目则因其更多地承担着"精神守望者"的角色而负重前行,"处在一种不够稳定的边缘状态"是广播工作者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如何使广播文学节目"老树发新芽"是摆在我们面前很沉重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文学"是客观存在的一项实践活动,从巨型到微型的各类图书馆馆藏文献中,都可以随时接触到与图书馆相关的文学作品.本文首次把"图书馆文学"作为一个新概念抽象提出,以便把民间随意的实践创造活动,归纳出丰富的内涵,赋予崇高的品位,继而推进弘扬这项事业.这对图书馆事业社会地位的提高,对增强国民的图书馆意识,对激发图书馆人创造才华,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馆的探索实验,尝试对图书馆文学的丰富内涵进行提纲挈领的概述,期盼引发同仁同好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装帧的文学意蕴肖毅属于造型艺术的装帧,与文学分列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一个侧重于形式美,一个侧重于意蕴美,而文学书籍的装帧却要求将二者浑然一体。这无疑是对设计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而且颇不易完成的课题。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要求设计者在创意过程中融入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17.
梁衡 《传媒》2000,(7):47
我曾写过一篇谈散文写作的文章,题目是《试将稿纸当画纸》,讲艺术门类之间的相通相融。新闻和文学之间其实也是一样,所以我在写作新闻时常会不自觉地且把新闻当文学。 文学是艺术,新闻也是艺术(虽然人们不大肯把新闻归入艺术)。它们至少有二点相似,都是文字艺术,又都常常以人为表现的主体。 新闻是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写出读者最想知道的东西;又学是  相似文献   

18.
文学传播学是从媒介文化的视域来研究文学的话语体系,研究传媒的文学特性、文学流派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流传和影响的特征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文学传播学包括文学传播学理论、文学媒介、语言传播学、文体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和跨文化文学传播五大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地域与文学传播接受相关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传播手段的改进与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探讨文学出版的式微,实际上离不开两个向度:文学创作与文学出版本身.因为,文学创作是文学出版的源头,文学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学创作--两者是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20.
文学和出汗     
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胡涂”了。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