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水分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值与粮食含水量的对应关系和被测电容两端并联的电导成分与粮食含水量的对应关系进行粮食水分测量的设计,重点介绍了利用相位差法测量粮食水分。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质,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粮食的供给状况如何,始终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大局,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国情更是决定了粮食生产具有决定意义。本文研究了我国目前粮食经济资金投入状况、投入主体的投入动力、怎样正确投放极其有限的农业资金等问题,并提出了农业投入问题上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问题。去年以来,粮食危机席卷全球。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正式进入了国家工作层面,纳入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近期(1996-2003)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中国的粮食安全重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分析我国近期耕地资源变化格局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包括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的年际变化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期中国粮食总产减少最直接的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而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一方面与耕地面积的下降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农业政策实施的结果,并由此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粮食储备的含义及我国的粮食储备格局,分析了健全粮食储备的意义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吃饭是第一件大事,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号大问题。王船山对粮食问题予以极大的关注。粮食问题包括粮食生产、粮食价格和购销、粮食的运输和管理、粮食的征税和赈灾备荒等等,在这些方面王船山都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7.
实行股份制是粮食企业摆脱困境的唯一选择,作者从产权关系、政企不分,缓解粮食企业资金短缺三方面进行论证,并对粮食企业推行股份制过程中,要注意和解决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耕地质量、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动趋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争粮食产量分别占全国比例变动趋势、粮食单产变动趋势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内蒙古耕地资源与粮食增产的关系,并探讨粮食持续增产的耕地资源约束力,然后提出提高耕地产能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人民币升值的条件下,我国粮食进口的通货膨胀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粮食进口并没有产生输出型通货膨胀效应,而是具有正向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效应。人民币升值抑制我国粮食进口输入型通货膨胀效应远低于其推升粮食进口输入型通货膨胀效应。在消解我国粮食进口通货膨胀效应对策分析中,研究发现汇率政策的作用可能非常有限,应该寻求更有力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生产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问题是关系社稷安危,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只有确保粮食安全,扩大粮食生产才能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的生产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关学者和专家也加强了对粮食问题的研究。本文将通过分析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建立粮食生产函数来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未来的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产量和价格的波动与总需求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粮食生产部门和非粮食生产部门的一般均衡出发,定性地分析了粮食价格变化、产量波动和要素使用对总需求冲击的反应情况,给中国粮食的生产和价格行为与总需求波动的关系找到一种既与经验相符合又在理论逻辑上内在一致的解释.总需求冲击导致生产要素在粮食生产部门和非粮食生产部门 之间转移,从而导致粮食价格的顺周期变化和粮食产量的逆周期波动(相对于宏观经济波动而言).  相似文献   

12.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一国国民经济、国家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粮食金融化加重了粮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在粮食被"金融化"或者"美元化"的背景下,中国要解决粮食供给市场的"三高"问题和满足日益变化的粮食需求市场问题,国外粮价与国外粮价的联动规律和相互影响机制问题就必须要考虑。着眼未来,中国政府应该继续深化机制改革、强化信息扶持并落实多样化的粮食供给,以确保中国粮食市场安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业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粮食总产的预测为例,给出了基于神经网络B-P模型的农业生产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了表明,该网络 农业生产模型经训练后,可以得到影响粮食总产的主要因素和粮食总产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具有 的容错能力,联想能力学习能力,可以在农业生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未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保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粮食的有效供给,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根据粮食生产现实生产能力、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预测全国及各省份耕地资源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从宏观角度对粮食需求与粮食生产能力进行平衡分析,认为:如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取低方案(56483.54万吨),按400公斤、420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标准,得到粮食安全状况两个方案:取400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全国粮食自给率为98.47%;取420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自给率为93.87%。这说明,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如果能从数量和质量上实现本研究最低评估方案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区域间协调,中国未来能基本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人口迅猛增加,耕地急剧减少,粮食日益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国外不少人认为,21世纪任何国家谁也养活不了中国。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人口、粮食生产状况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土地、人口、粮食矛盾的几项措施和对策: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地关系;二、有效地保护开发土地;三、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总量。文章认为,中国的吃饭问题不会依赖任何人,我们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对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率与经营规模的关系开展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小农户粮食生产中存在土地生产率与经营规模之间的反向关系,但这种反向关系对于家庭农场并不显著;小农户粮食生产中基本不存在劳动生产率与播种面积之间的正向关系,但这种正向关系对家庭农场却比较显著;绝大部分小农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和成本利润率上升的阶段,难以达到或接近规模报酬和成本利润率不变的阶段,相比之下,已有相对较多的家庭农场达到或接近规模报酬和成本利润率不变的阶段。总的来说,家庭农场在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上较小农户都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无论是保障和扩大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发展家庭农场都是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17.
前一时期,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在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进攻的时候,对粮食战线的攻击也是相当猖狂的。他们说什么:“粮食统购统销搞糟了,农民生活没有改善。”“粮食统购统销搞坏了,农民过着饥饿的生活。”“粮食统购统销是粮食紧张的根源”等等谰言。这些谬论貌似站在农民“立场”上,“代表”农民讲话,实质上是挑拨党和政府同农民之间的关系,煽动农民反对统购统销。正当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攻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同时,农村中的不法地主,富农和残余反革命分子也在这个问题上加火添油,遥相呼应,部分富裕的农民也跟着叫喊缺  相似文献   

18.
“谷贵伤民”与“谷贱伤农”的两难思考万铀能关键词谷贵伤民谷贱伤农两难作者万铀能,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副教授。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形态都不能忽视粮食对经济基础的稳定作用,对具有特殊国情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如何认识和处理粮食这个特殊...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基石。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数据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实证检验了居民粮食消费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效应。在一定限度内,粮食消费对粮食安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饮食文化差异在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中起调节作用,增强了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的正向关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应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与制度变革,合理利用国际市场;积极推进节粮减损工作,提升全社会节粮理念;引导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变,完善食物消费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20.
抗旱持久战对市场的影响(1)农业对干旱最为敏感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旱灾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因为旱灾造成的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