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全国第11届冬季运动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比赛的现场观察,以及对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和相关人员的访谈、调研,试图发现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发展现状和制约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尖子选手实力突出,后备新秀技术水平偏弱,出现“两级”分化;比赛场地、器材、服装等条件相对较差;整体教练员水平和运动员技、战术及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科研保障和医疗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训练体制上没有形成“网”或“龙”的队伍衔接结构。从队伍建设、科学化训练、运动技术改进、后备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提出进一步发展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心理能力是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优秀运动员必备能力。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自然观察法、测量法等对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优秀运动员心理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优秀运动员心理能力水平亟待提高。通过具体原因的分析,提出心理技能训练、运动心理咨询、建立心理对策库等方式培养运动员心理能力,以及为教练员开设心理训练培训课程等提高手段,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孟述 《冰雪运动》2008,30(5):31-34
通过对11届全国冬运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比赛情况的分析,认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年龄普遍偏小,发展空间较大;从我国该项目取得的运动成绩,以及项目特点决定了该项目比较适合在我国开展,是大冬会乃至冬奥会夺取奖牌的潜优势项目。从运动员、教练员、竞训工作和场地等方面指出影响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国际交流,拓宽信息渠道,建立系统、科学的裁判员培训体系,加大“北雪南移”力度和重视科研攻关等对策,为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永和  左斌 《冰雪运动》2011,33(6):25-28
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科研人才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科研人才发展对策,探讨培养科研人才、用好科研人才的新观念、新思路,对于提高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科研人才资源质量,推动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全面考察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以沈阳体育学院单板滑雪队的二线队员为研究对象,结合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起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后备人才的时间训练模式,并建立起单板U型场地滑雪后备人才的训练标准,为进一步提高对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认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U型场地单板滑雪现状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单板滑雪运动还属于新兴项目,但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青年人。我国U型场地单板滑雪开展的较晚,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客观分析我国U型场地单板滑雪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备战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及我国U型场地单板滑雪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6~2007年度全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冠军系列赛的现场调研,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运动技术、运动员心理素质、梯队建设、教练员及裁判队伍的培养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赛,发现不足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快速、良好发展提供一个理论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认识单板U型场地滑雪空中动作特征合理编排比赛动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要求教练员、裁判员在吃准吃透评分标准的同时,还必须熟记动作名称及动作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教练员进行合理的动作编排,才有可能使裁判员快速、准确地进行客观的评分。依据国际雪联(FIS)单板滑雪裁判手册及竞赛规则,分析抓板技术特征、起飞技术特点,使教练员、裁判员认识与掌握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空中动作的特征,提高动作编排技巧(得分),进行更有效的基础训练;使目前我国这一项目的评分裁判员更清楚每一个技术动作的特点及难易度,进而更公正、准确地给运动员的表现进行评分。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对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神经类型及赛前心境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赛前心境较好,呈现“冰山“状;不同性别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赛前心境差异显著性不大;不同运动成绩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赛前心境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影响中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发展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项目场地、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场地设施、经费、教练员和裁判员队伍及科研水平、运动队的地域分布、项目的影响等是制约我国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项目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改善训练环境和条件,聘请国外有经验的教练员,建立与完善裁判员考核、培训及监督机制,走项目产业化之路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制定今后的发展策略及指导运动队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操小将邹凯一战成名,勇夺男子团体、单杠、自由体操3枚金牌。赛后,当记者问他最想感谢谁时,邹凯脱口而出"白指导"。邹凯口中的白指导就是教练员白远韶,他从10岁开始接触体操,尽管从未进入过专业运动队,但这样一位"外行"却培养出了奥运冠军郑李辉、"吊环王"董震、世锦赛冠军张津京等一批优秀体操运动员。在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不到100天的时刻,记者在北京天坛公寓见到了这位素来低调的金牌教练。开朗、热情、平易近人是白远韶给人的第一印象,交谈起来更像是在与故人话家常。  相似文献   

12.
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在国际赛事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的国际赛事成绩呈上升趋势,女运动员的成绩好于男运动员,男运动员与国际优秀男运动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女运动员已经与国际优秀女运动员的水平十分接近。认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具有运动员年龄、运动员梯队结构、资金投入、国内与国外项目发展差距较小等发展优势,项目发展前景广阔,有希望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实现奖牌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实证研究了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教练员的价值,主要围绕教练员更换的主要原因、教练员更换与球队成绩的因果关系和关联程度、教练员更替的个人特征与球队成绩之间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研究表明,影响中国足球俱乐部更换教练员的主要因素为上期胜率和球队管理风格;教练员更替的路径分析显示,教练员更替、引进球员和前赛季成绩都对本期胜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教练员更替"因素对球队当期成绩有负向影响,支持了"管理者更替恶性循环理论";最优更替类型的选择顺序依次为赛季间内部更替、无更替、赛季间外部更替、赛季内内部更替、赛季内外部更替;"教练员能力"因素对球队成绩具有明显的作用,而"年龄"因素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少年网球运动员来说,启蒙教练对其正确指导,培训以及教练的优良作风和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山西省网球发展现状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山西省青少年网球教练员素质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青少年网球教练员队伍比较合理。为进一步优化教练员队伍提高我省网球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应加强教练员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促进山西省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中国男篮以亚洲霸主自居,但在2013年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却兵败马尼拉,只取得第5名的成绩。为了找出中国男篮的优势和不足,为中国男篮重振雄风提供理论依据。运用RSR综合评价为主的研究方法对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15支球队的攻防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研究显示:中国男篮综合实力已经退居至亚洲二流水平。整体上看中国男篮进攻时在对手凶狠的压迫式防守下无有效应对策略。内外线连接不畅。教练、队员缺乏临场比赛的应变能力,以及体能难以适应高强度比赛。防守上体现出中国男篮内线优势已经失去。争抢篮板球的专注度和积极性不够。防守能力差和防守漏洞大,防守战术单调和封盖能力差等。  相似文献   

16.
奥运冠军早晚都要面对退役的命运,他们退役后的选择除了继续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还有不少从事经商、行政管理或进入娱乐界。奥运冠军成功实现了从体育人到职业人的转型,这与他们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是分不开的。本文选取了田径运动员王军霞,李宁运动品牌创始人体操王子李宁,中国乒乓球男队总教练刘国梁,国际奥组委委员邓亚萍为案例,对我国奥运冠军退役后的职业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孟凡友 《冰雪运动》2008,30(5):35-3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黑龙江省高山滑雪教练员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黑龙江省高山滑雪运动项目教练员整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不足,大部分教练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教练员队伍的梯队建设比较合理、学历结构较高,多数具有一定的执教经验和良好的工作动机;但还有部分教练员业务交流与学习形式单一,信息获取能力较弱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目前黑龙江省高山滑雪教练员的现状提出了应加强教练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完善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完善教练员的奖励机制,鼓励教练员进行科学研究,使他们能在研究探讨中得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并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等相应对策,以期为高山滑雪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是我国在1999年新引进的奥运会竞技运动项目,经过短短的7年多时间的摸索和奋斗,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让世界激流界惊讶的进步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我们对于该项目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还是比较有限.笔者有幸作为国家队教练员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国家激流队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对国家队和四川队以及在国外的见到的优秀世界级运动员的训练的总结与分析,总结出皮划艇激流回旋是以依靠自身体能和借助水能控制船为目的的,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智能性技巧类竞速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