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只是反映的角度不同.1.我们学习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者有关,因此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2.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哪个数据出现的次  相似文献   

2.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只是反映的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中位数和众数是继平均数之后,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两个统计量.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需要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时,学生往往认为平均数才是这组数据的代表,而忽视了对中位数和众数的选择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了解为何要学习中位数和众数,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两个统计量,这需要从概念的历史产生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此,我们对中位数和众数的历史起源进行考察,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概念教学案例,并在八年级进行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学完八年级“数据的集中程度”后,知道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衡量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姊妹仨.不过,由于一组数据中,这三种数往往不一样,这时,我们若选择一种特征数来作为这组数据的代表,我们该选哪一种数呢?首先必须弄清这三种数的异同性.一、不同性1.代表的概念不同平均数: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的和与所有数据的个数的商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  相似文献   

5.
一、反映数据分化趋势的代表数——差异量数。1.作为一个任课老师在一次重大考试之后,光了解所教班的平均成绩是不够的,因为平均分数仅反映了全班学生成绩的一个集中趋势,而不能反映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的分化情况。请看这样一个简单例子:有二组学生的成绩如下:A组:70,70.70;B  相似文献   

6.
"中位数和众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5年级第10册教学内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3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数据的"平均水平"是常用的评判标  相似文献   

7.
<正>数据的代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量,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在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中,常常需要学生对数据适当分组,用表格整理数据,用统计图描述数据,进而用数  相似文献   

8.
近年的中考试题中,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有关的应用问题有很多.要解答它们,我们应该明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它们都是数据的代表,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量,只是反映的角度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平均数的概念简单明白,容易理解.计算平均数时,每个数据都要加入计算.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值的变化,即使细微的变化,在计算平均数时都能反映出来,也就是平均数“反应灵敏”.  相似文献   

10.
我们已经知道: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有三个: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而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数也有三个:极差、方差、标准差.它们主要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极差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端数之间的差异情况.极差的计算公式是: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方差、标准差是反映一组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但不代表学生能理解在生活中的平均成绩、平均产  相似文献   

12.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极差和方差这“两差”可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根据样本的“三数”和“两差”可以估计总体的相应的情况.在大家特别关注的中考模拟题或真题中,与之相关的应用问题都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呢?让我们看看2009年的中考题吧——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三数"就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反映了样本数据不同的特征.这三个量的各自特点是:"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常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三数”就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反映了样本数据不同的特征.这三个量的各自特点是:  相似文献   

15.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量,只是反映的角度不同。在近年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统计图条件的"三数"问题。解答它们,要注意从统计图条件中,捕捉有关的数据信息,然后再确定"三数"。下面以2008年中考试题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一、差异量数我们在研究某一对象时,有时除要知道数据的集中程度外,还往往需要了解数据的分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比较清楚地了解一组数据的全貌.研究差异虽数,可使我们了解学生的成绩整齐不整齐或平衡不平衡.如果差异量数很小,说明成绩很整齐,集中量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代表性大;反之,差异员数很大,就说明学生成绩不整齐,集中量数的代表性较小.  相似文献   

17.
当时我教学的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平均数》,因为平均数是统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平均数产生的过程及意义,我设计了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常用到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这三个量的各自特点是: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平均数的变动.这既表明平均数非常充分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信息,也带来了求平均数时较为麻烦的问题——较复杂的计算.中位数的大小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当将一组数据接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它不受个别数据的变化的影响,故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因此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既不…  相似文献   

19.
平均数是数学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描述统计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代表值,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平均数虽然是借助于平均分的意义得到的,但平均分得到的是一个“实数”,而平均数则是一个“虚拟数”。如果从儿童视觉效果而言,前者是有形的,后者则是无形的。对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平均数有着一定的思维难度。  相似文献   

20.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都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众数是这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它可能不止一个;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