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和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洪抢险最前线,同憨厚朴实的农民坐在田间地头拉家常,与地震灾区群众一起感受灾难面前的坚强……自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吉林日报组织编辑记者深入田间地头,来到工矿企业,走进社区街道,走近寻常百姓,用火热的心、用温暖的笔,感受和传递基层百姓的欣喜和感动,一大批翔实、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报道见诸报端,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走转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走转改"不是短期之策,而是长远之计,不能一阵风儿,"一走了之"。如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作品不够真实和精彩是因为我们离基层不够近。”这句话包含很深的哲理,也道出了优秀新闻作品产生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而言是一个福音,对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不仅需要依靠组织和行政的力量,还需要新闻媒介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影响社会、凝聚群众。《安阳日报》作为地市级基层党报,近年来,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树立战略意识,创新报道思路,在引导和服务上做文章,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以来,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按照中宣部的要求,纷纷开展“记者走基层”活动,在新闻界刮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阵阵热潮。  相似文献   

5.
张全 《新闻采编》2003,(1):40-41
二十一世纪的报业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改变报社传统用人机制 ,满足县市报对人才的需求 ,乐清日报社从1996年起开始组建流动记者队伍。之所以冠名“流动” ,是报社希望通过这支见习记者队伍的纵横驰骋 ,冲击一下僵化的传统用人体制 ,更快更多地获取本地新闻资源 ,增强报纸的活力。实践证实了这一做法的可取性。“流动记者”的组建 :大势所趋机遇成熟县市报处于最基层 ,一般发行量有限 ,广告源受地区性限制 ,相对于大报 ,待遇等条件相对差点 ,没有很强的吸引力 ,采编骨干容易跳槽。新闻院校毕业生愿到县市党报…  相似文献   

6.
2005年伊始,湖北《荆门日报》推出了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专栏——“记者走进特色村”。在此后整整一年时间里,共刊载了66篇文章。在2006年3月举办的2005年度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记者走进特色村”专栏获得了一等奖:“记者走进特色村”刊出后,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赞扬。荆门农村的许多干部群众把文章剪裁下来收藏。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标本”,  相似文献   

7.
继去年成功组织实施“沿海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之后,《连云港日报》从今年3月30日起,又启动实施了旨在贴近“三农”、改进报道、锻炼队伍、扩大影响的“青年记者住农家”系列报道采访活动,至今已进行6个月,共刊发日记体系列报道120多篇。这一系列报道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推进和服务全市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三贴近”破题,让农民“主角”说话,探索创新新农村报道的形式与内容,有效地提升了新农村报道水平,并达到了加强采编队伍建设,提高记者业务能力的目的,受到省市新闻阅评组专家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一、激情与理性。理论关照总是闪烁着理性的光辉,激情用来做什么?作为搞理论的编辑记,当我们面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如果我们不是充满激情,我们将无法深刻体味这一事件对时代和历史的意义,也不能到位地承担起用理论思维方式关照这一事件的责任,更不可能为读提供所需的精神食粮。搞理论的编辑记需要激情,我们所做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关照是冷静、有序的,我们的内心世界却充满着关注历史事件的激情,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新时期读者对党报的更高要求,从2007年4月10日起,福建《湄洲日报》在B1版开辟“在那不该遗忘的地方——本报记者盲区体验”专栏,作为报社创新要闻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鼓励记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强民生问题报道,着力反映人民心声,拉近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并且通过记者深入下去,走进新闻发生的现场,感受生活实际,转变作风和文风,  相似文献   

10.
□穿上这身军装,走到哪里都是战场。□记者这个职业最经不起老,生理的老好理解,心理的老易漠视。□最该激动的年龄激动不起来.也就别指望难再激动的年龄激动起来。□年轻记者要想得很远,也不要想得太远。□年轻态是一种好心态。□年轻的触角永远是张着的,年轻的状态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11.
司国光  庄伟 《青年记者》2012,(30):36-37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要求提出之后,滕州日报社立足实际,融入"创新、创意、创造"理念,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三进三到三寻访"活动,体味群众的喜怒哀乐,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手拉手、"零距离",新闻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闽西日报》不断强化“三贴近”意识,坚持开展“记者下基层”活动,特别是今年8月中旬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闽西日报》把宣传报道的触角进一步伸向基层一线,采写了一大批引起社会较大反响的新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闻工作者,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对此,我们应当高度理解其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其丰富的内涵,并付诸行动,通过实在饱满的内容、生动鲜活的新闻,反映我们火热的生活,体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由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的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2011年8月在全国开展以来,党报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以《新疆日报》为例,近半年多的时间里,来自农村牧区、基层群众、生活一线的各种生动鲜活的报道如雨后春笋,不断地出现在报纸的各个版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各新闻媒体浓墨重彩宣传的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地方党报的《连云港日报》,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注重深入农村、深入生活、深入农民,打“贴近”牌,让“主角”说话,使新农村建设报道出新、出彩,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997年3月31日,穆青、冯健到豫南采访20多天折回许昌、扶沟,我们就到扶沟迎接。他们从扶沟到开封,回到郑州,又于4月3日赶到卫辉市唐庄乡,见到老朋友郑永和、杨贵,一起参观了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的桃花源。这一次我们亲自体验到了穆青采访和指挥的激情,见识到常说的“激情社长”的“一景”。那天下午风很大。飞沙走石,气温骤然下降,车一出新乡市往北,进入卫辉的牧野之原,即武王伐纣的古战场,七拐八拐,风沙弥漫中我们的车掉队了,司机迷了路,只剩下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凛冽寒风。同车的冯健、赵德润和我只好踅进比干庙拜谒了比干。回到卫…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10,(6):43-45
《三峡日报》从今年初开始的新一轮“双改”,不仅以其声势之大、力度之大、变化之大,为广大读者津津乐道,也在编辑记者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最近,在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范长敏主持下。亲历“双改”的报人们也畅所欲言,就“双改”的得失进行了总结交流。  相似文献   

18.
19.
2010年1月9日,《安阳日报·新农村》周刊创刊,这是豫北地区第一张面向“三农”的报纸,创刊两年多来,我们不仅在新闻报道内容上注重贴近“三农”,还在报纸栏目设置如何贴近“三农”反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因为栏目是报纸各个版面的骨架,没有栏目,报纸的版面就缺乏支撑。栏目是报纸的品牌,没有好栏目,报纸就难以创立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20.
2009年8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中央新闻单位编辑记者“江西老区行”活动,虽然只有7天时间,但感触很多。归纳起来有三点收获.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