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常遇到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样样都能干,可一回到家里双手一插俨然象个小皇帝。家中的事儿一点不做不说,即使父母生病、下岗在家也毫不动心、,零花钱不能少;即使选择工作还得考虑他的面子,如果父母不小心在同学面前露了馅,还会毫不讲理的向父母发难。不愿承担家庭责任,不体谅父母已成为当今许多孩子发展中的痼疾,很难设想这样的孩子会给父母的晚年带来多少欢乐。  相似文献   

2.
常听到父母们发出这样的埋怨:“现在的孩子太能消费了,花父母的钱不知道心疼。我儿子每个星期都要去麦当劳,一次不去就闹情绪,还说我们不爱他。他每个月的零花钱怎么也得300多元,不是请同学吃饭,就是买小玩具,要不就去打游戏。我们说他花钱多,他不以为然,说‘才300多元,我们每个月赚3000元多呢!’唉,孩子哪里知道父母的苦啊!”“孩子太没责任心了,自己的事情根本不放在心上。每天都好像是我们做父母的在替他上学,要为他收拾书包、带上学的用品,要帮助他检查作业。如果一次忘记了就要被埋怨,哭着说都怪我们不给他拿桌套、鞋套、橡皮等,被老师…  相似文献   

3.
问:我发现才上二年级的孩子掏了我衣裳口袋里的钱,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我们在家里给他准备了不少好吃的东西,真可以说应有尽有。他要什么东西,说明了,我们也给买。可是他还掏我们的钱。你说伤心不伤心,该不该教育? 答:我估计你们是不给孩子零花钱的。你们认为给孩子零花钱,孩子会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吃,容易坏肚子;另外,你们还不想让孩  相似文献   

4.
我们夫妻二人领着孩子逛商店,孩子见到喜欢的东西要买,可我们不同意,孩子大吵大闹,倒地撒泼,令我们很是尴尬与狼狈.有时孩子要零用钱,我们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很不高兴,几天不理我们.有了钱的孩子会用这些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大多是见到什么就买什么,别的同学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零花钱越花越多,越花越没有节制……如何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学会花钱,学会生活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之友》2012,(8):56-57
如果你有话想说:我是一名初中生,我觉得我们在身上放一点零花钱很正常。我还觉得零花钱既然是给我零用的,就应该由我自己支配。所以我不喜欢妈妈总问我:"钱花哪儿了?""怎么就没了?"我妈妈每个星期给我一百块,这看起来挺多,但用起来不觉得。我每天要吃早点,买零食,买新出的杂志和漫画书,偶尔还要和几个哥们上馆子"嘬一顿"。我身边的同学比我有钱的多的是,他们的爸妈几乎每天都会给他们  相似文献   

6.
晓宇 《家长》2008,(12):7-9
不同的孩子对零花钱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一拿到零花钱,就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食物,有的孩子则一分钱也舍不得花,把零花钱全部放进自己的存钱罐里。按照对零花钱的处理方式,可以把孩子分为"海狸鼠"型、"霸王龙"型、"孔雀"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办法,使孩子形成好的理财习惯。  相似文献   

7.
第一天放学回家,他就向父母抱怨说,这里的同学一点也不真诚友好,又小气又抠门,问他们借点东西也不肯借,班上的同学好像都不喜欢他。末了,他又说,想转回到原来的学校读书。父亲听完了他的埋怨,没有说话。短暂地沉默了一会儿后,父亲对他说:"跟我来。"说着,父亲就将他带到了院子中间一口老式的手压井旁。"老爸,来这里做什么呀?"他疑惑不解地问父亲。"你帮爸爸打一桶水上来。"父亲说着,将一  相似文献   

8.
说好四句话     
活动创意:近来,经过调查发现在我们农村家庭中有60%的同学不懂得体谅父母,近55%的同学随便乱花零钱,不珍惜父母们用辛勤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百分数教学中,我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零花钱的情境,不仅符合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可以消除学生对百分数知识的陌生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前,我调查了全班学生每月的零花钱数量与使用情况,然后编成调查报告。调查内容是:98.9%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每月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零花钱。学生们用这些零花钱买了些什么呢?就说我们班的卢一恒同学吧,他每月买零食花的钱数占他当月零花钱总数的60%,买玩具的钱数占了20%,买学习用具的钱数占了6.5%,买书的钱数占了10%,存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了解自己的性格并不难,但改变却不那么容易,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也不例外。小时候的我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女孩,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应该怎么体谅父母,总是一味地向家人索取,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读三年级时——一天,同桌穿着漂亮的白纱裙,头上扎着粉红的蝴蝶结,我在一旁看着,眼馋得不得了,回家便死缠着妈妈给我买。妈妈无奈地摇摇头,好久才说:  相似文献   

11.
问:从这个学期,孩子总是苦着脸跟在我身后向我要零用钱,说人家同学都有零用钱,就他没有,买个橡皮也要跟爸妈要。在孩子的再三请求下,我们决定从下月起,每月给他零花钱。但是怎么给,又难住了我们:给多了,怕他浪费;不给吧,又怕他偷。真是伤脑筋。答:孩子逐渐长大,给他们零用钱,不是坏事;但随便给钱,也不是好事。给孩子零用钱,是为了培养孩子对金钱的观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零花钱应该怎样给呢?我要是给了零花钱他就会乱买东西,不给就偷着拿,怎么办?已经教育过多次了,不好控制。孩子小的时候拿家长的钱,大了会不会偷钱呢?蔡建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父母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甚至把春节的压岁钱、让孩子买东西剩下的零钱、公交卡充值的费用、餐费等等都交给孩子自己支配。有的家长认为  相似文献   

13.
今天一早,何恬冉同学的家长来找我,向我反映他女儿被同学黄玲宜起外号的事情,说他的孩子因为同学们给她起外号,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学习和生活,总不开心.我向家长保证,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我喜欢用身边的事情给孩子们进行说理教育,孩子们都很喜欢听.这一次,我先给孩子们讲了我与同学聚会时的事情.说有些同学不喜欢某同学,是因为小时候经常受欺负,有些男同学说不喜欢某女同学,是因为女同学给男同学起不雅的"外号",直到现在还记得,给同学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看到孩子们都静静地听,我接着说:"可是我也给一些同学起了‘外号’,但是他们却很喜欢我,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下子,孩子的精神都被我的话吸引过来了.我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的脸蛋像红红的苹果,我叫她‘小苹果’,她非常喜欢,我们相处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14.
<正>五岁那年,我被父母送到老家。父母每次来老家看我,总要给我一些零花钱。于是,我成了班上的小富翁。一天,班上一位同学找到我,小声对我说: "你能不能借我两块钱?"在当时,两块钱对我来说,是笔不菲的数目。看到我脸上的为难,同学又低头说那钱他有急用,并向我保证一个星期内一定还我。我想了一会儿,就从小铁盒里取出两枚硬币递给他。因为激动,同学的脸竟变得通红,还从书包里掏出一只漂亮的纸船,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2007,(24)
小王是一个好同学,他总是把"父母赚钱不容易,我要节约用钱"这句话挂在嘴边,可每到月底一算账,他总是用了不少钱。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有些不解,这钱怎么就节约不出来呢?这天上体育课,天气比较热,又是长跑测试。1000米跑下来,同学们一个个都满面红光、汗流浃背,纷纷叫嚷着到寝室去喝水,小王却说要去买一瓶可口可乐喝。  相似文献   

16.
<正>琦琦姐姐:请不要刊登我的信;如果一定要刊登的话,请不要用我的名字,可以吗?前几天,我们班同学向我借钱,说是要买文具。我爽快地借给他了,他随口说回头就还给我。我想他也许得找机会向父母要零花钱,也就没催他。可是已经过了好几天,他仿佛把这件事忘记了,压根没还我钱。我犹豫了好久,不知该怎么开口。后来终于提醒了他一句,结果他说不就是几块钱吗,着什么急呀,你不会那么抠门吧,!他这么一说倒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可是,到现在他也没有还我钱。  相似文献   

17.
我后悔极了     
今天,我经历了一件使我非常后悔的事,想起来就不舒服,心里难受极了。我和班上几个同学一起去离家很远的老师家学数学,由于很晚才能回家,老师让我们放学后先去随便吃点东西再去上课。于是,我们几个一起去了步行街“利康”米粉店吃米粉。我们几个人拿出平时父母给的零花钱,每人要了一份汤米粉。可是有一位同学说不吃,他不饿,他在旁边看着我们吃。当时,我们有说有笑地吃着,他却帮我们端茶、倒水。我们也没有在意他,谁也没想什么。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问我:“没吃米粉的那位同学是不是你常说的那个家里很穷的同学?”我说:“是他。…  相似文献   

18.
在比利时,常听到孩子们说“我还没有攒够钱,不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的钱要等到商品降价时才能用”之类的话,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在给零花钱方面是决不会迁就他们的。在比利时,通常从8岁开始,孩子们每周就能从家长那里得到零花钱了,但金额不多,多是几枚硬币。孩子们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一点一滴地慢慢积攒。虽然每个家庭给孩子零用钱的标准不一,但家长们培养孩子节俭意识的原则是一致的,即不会给孩子额外的“补贴”,他们必须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当然如果孩子攒的钱还不够,而他又确实想尽快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可以先向…  相似文献   

19.
AA制     
“趣事·我与书”是本刊新开辟的栏目,主要刊登小朋友在读书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有趣好玩的故事,欢迎小朋友们积极踊跃投稿。我们班的李佳同学总有一些好看的课外读物,可我向他借,他就是不借。气得我向妈妈要钱,也想去买,妈妈怕影响我学习,没有答应我。过年的时候,我自己有了一点压岁钱,便决定自己一起买两本,好好气气李佳。当我把两本同样的书带到班级的时候,李佳真的有点儿受不了了,他说我能显,为此,我们吵了起来。老师把我们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之后说:“李佳同学,你应该发扬友爱的精神,同学喜欢读书,这是好事,你应该多支持才对。”李佳…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富裕国家比利时的孩子们,却从八九岁起就懂得了如何“精打细算”地支配自己有限的零花钱。在比利时,记者常听到孩子们说“我还没有攒够钱,不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的钱要等到商品降价时才能用”之类的话,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在给零花钱方面是绝不会迁就他们的。在比利时家长[中,零花钱是孩子们初学理财的工具,而不是提供单纯的物质享受条件。零花钱要算计着用在比利时,通常从8岁开始,孩子们每周就能从家长那里得到零花钱了,但金额不多,多是几枚硬币。孩子们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一点一滴地慢慢积攒。虽然每个家庭给孩子零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