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应珊 《大观周刊》2012,(16):172-172
音乐课是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形成以唱歌为主的动静交替的综合课形武,让学生在求乐、求动、求美的边唱边做的活动中,动之以情,感之以行,由情入意,由情导行。然而,我国当前的小学音乐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特别是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为与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就当前学校现状而言,我作了一些浅讨。  相似文献   

2.
俞勤  马扬 《新闻战线》2022,(4):15-18
回顾年度社会热点、梳理年度建设成就、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从多元融合理念出发,立足使命,守正创新,以科技魅力为方寸舞台提供无限可能,借影像语言联通屏幕内外,展现技术之美、艺术之美和思想之美,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深度挖掘传统求新意,创新互动讲故事,饱含团圆之思、团聚之情、团结之志,聚焦最具真实感最具感染力的时代新景观,刷新了春晚文艺创作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178BC),十一月癸卯,发生日食。文帝为此下“日食求言诏”,这道诏书上承古代有关观念的渊源,下启此后两千年同类文件的模式,文既不长,先录于下: 朕闻之:天生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谪见于天,灾孰大焉!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  相似文献   

4.
胡劲军 《新闻记者》2005,(12):17-18
最近,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38届年会在上海举行,今年年会的主题是“中文报业与时俱进”,它昭示了我们中文报业求发展、求进步的期盼之情。作为年会的东道主,我们最为高兴的是有机会和海内外同行一起分享经验,交流信息,寻求合作契机,促进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一、当乎理 确乎事 酌乎情 清代学者叶燮的《原诗》,是历代诗话中理论性较强的一部力作。其中《内篇》上下,对诗歌创作的理、事、情三要素作了精警的论述,对其他各种文体的写作,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天地之大,古今之变,万象之赜(zé,精深奥妙处),日星河岳,赋物象形,兵刑礼乐,饮食男女,于以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  相似文献   

6.
察今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③。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④,人或益之,人或损之⑤,胡可得而法⑥?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⑦。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⑧。时不与法俱至⑨,法虽令而至⑩,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11),而法其所以为法(12)。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13)。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14),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15),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17),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18)荆人欲袭宋(19),使人先表澭水(20)。澭水暴益(21),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22),溺死者千有余人(23),军惊而坏都舍(24)。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25)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  相似文献   

7.
《史记》有载:“德自舜明”.舜帝“只为苍生不为身”的胸襟与无私,娥皇、女英“泪洒九嶷斑竹”的痴情与执着,一直在流传和感动着永州这块古老的土地.这里是湘江之源(境内蓝山县),仙山之地(境内阳明山),道德(即舜帝道德文化)传承之所,理学鼻祖(周敦颐)之故里,世界最早稻作产地(境内道县玉蟾岩),山青水绿,钟灵毓秀,孕育了永州人的坚毅、智慧、勤劳与朴实.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副研究馆员唐丽华同志就是长于这一方山水之地.三十余载的档案事业倾注了她所有的情、爱和心血,也铸造了她这顶“全国优秀档案工作者”的桂冠.  相似文献   

8.
正《重庆图情研究》(季刊)是由重庆市图书馆学会、重庆市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重庆图书馆共同主办的供图书、情报系统内部交流的图书馆学、信息学、情报学专业的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创刊之宗旨,负载天然之使命,研究新的图情问题,传递新的图情信息,交流新的图情文献,广开新的图情资源。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历史使命,这是新闻战线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我们廊坊日报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探索建设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的新闻队伍的有效途径。初步体会是:识报情(从本报实际情况出发),抓要害(有的放矢),见实效(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0.
勤读多为     
东坡云①:“……孙莘老②识文忠公③,乘间④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求,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⑤。世人患⑥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为此少有至者⑦。疵⑧病不必待人指摘⑨,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⑩曰:“旧说梅圣俞(11)日课(12)一诗.寒暑未尝易(13)也.圣俞诗名满世,盖(14)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不能不写声音。只有注意写声,文章才会有声有色,臻生动之境。声音的描写对文章内容有重要作用。一、以声写情这是写声的重要意义。声音最容易传达人的感情。人们耳中之音都是一种主观之音,反映出这种感觉就是一种情感的倾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以声写情大量存在于诗文之中。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唐诗) 这是写戍边将士听琵琶。无论换成什么新调,听来听去都听出了离乡的愁声。用琵琶之声写出了将士不尽的边愁之苦。  相似文献   

12.
情采     
《情采》是《文心雕龙》第三十一篇。情指情理,所以說“情者文之經,辞者理之緯”,就是以情理为經緯,即把思想感情交織起来成为文章的內容。采指文采。采不能离开情,只有文采而沒有深厚的思想感情,就会“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情采結合,以情为主,即根据思想感情来选择体裁,确定音律,运用辞藻,才能成为情采并茂的好作品。怎样才能情采并茂呢,先要有深厚的思想感情。打个比方:一个人的顾盼生姿要依靠美好的丰度。  相似文献   

13.
郭熙(约1000—约1090),字淳夫,河阳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早年的艺术生涯,记载甚少。《林泉高致集·序》云:"(熙)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以成名"。"道家之学"易于培养隐逸、放达之山林性格;"本游方外",又是一个山水画家从事山水创作所必需的生活源泉。因此,尽管郭熙"家世无画学",年轻时的这段求  相似文献   

14.
朱祎 《兰台世界》2006,(6):60-61
唐诗最为鼎盛,禁诗则为数不多,为此而家破人亡,就尤为罕见。初唐武则天时期,左司郎中乔知之,有侍婢窈娘(《朝野签载》一作碧玉),容姿美丽,妙善歌舞,很得宠爱,乔氏为此而不婚娶。朝官显宦一有过从,常令窈娘出舞,以作炫示“,艺色为当时第一”(孟棨《本事诗》)。垂拱初年,武则天其兄之子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三品,在宰相中权力最大,最得武则天信任。大约在万岁通天元年以前,闻知窈娘美貌善舞,遂求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即起得陇望蜀、夺为己有的念头。遂求借窈娘,借口教宅诸姬歌舞。武承嗣为武则天最近的亲属,为人暴躁残…  相似文献   

15.
郑樵"求书八法"对高校图书采访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通过对郑樵“求书之道有八论”(求书八法)的深入研读,在阐发郑樵采访思想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这一思想对今天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历代诗人们以茶清兴,以茶入诗,以茶抒情,茶情茶事,皆入诗中.但唐代前期写茶事的诗文较少,以咏茶为主题的诗词则更少.唐代最先咏茶入题写诗的是大诗人李白(701-762),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白获其族侄僧中孚所赠新茶,细细品饮之后,觉得此茶"其状如掌",口感"清香滑熟",与自己品茗过的许多名茶相比,饮之清芬,舌有余甘,风味独具,齿颊留香.  相似文献   

17.
怀念徐雪寒     
新知书店创办人之一、经济学家徐雪寒(1911~2005年)于4月27日在北京逝世。为悼念这位出版界前辈,本刊特发表骆耕漠同志的《怀念徐雪寒》一文,以表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8.
笔者幼喜读书,几欲成癖,时人嘲之为"书痴",岁月悠悠,今已皓首。借问学之所得,两脚书橱而已!前有海外学子询及习汉学之书目,求指迷津,余笑曰:"近世张之洞之《书目答问》刊布于前,继有鲁迅为大学生开列书单于后,余岂敢信口开河?"旋读今人华夫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下称《大典》),不禁拊掌曰:"得矣,寰宇求书,此最钟情!" 该《大典》由济南出版社出版,煌煌两巨册,八百余万言,  相似文献   

19.
藏书票是艺术家为藏书主人(包括藏书机构)专门设计并贴在藏书上的专用标志。票面除了要有国际通用的EXLIBRIS(意为予以藏之,原文为拉丁文)字样外,还必须有票主的名字(或者笔名、书斋名),有的还在票面上刻印一些与读书有关的警句和格言。画面以简洁醒目为佳,画风应装饰和寓意兼顾,贴在书籍扉页,更是雅趣盎然。它在19世纪最初兴起时证明的是对书的占有权,后来又和政治身份相关,代表着一种小众趣味。在西方,藏书票相当流行,从政治家、艺术家到普通的爱书人都可以成为它的持有者。今天,藏书票这漂亮的“小玩意儿”已成为一种体现阅读情趣和对书籍珍爱之情的艺术品,越来越受到读书人的关注。一批有关藏书票文化的专著、书籍,如《中国藏书票史话》(李允经著,湖南美术出版杜2000年6月版)、《我的藏书票之旅》(吴兴文  相似文献   

20.
[原文]工之侨得良桐焉①,斫而为琴②,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③,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④,使国工视之⑤,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⑥,作断纹焉⑦;又谋诸篆工⑧,作古(?)焉⑨;匣而埋诸土⑩。期年出之(11),抱以适市(12)。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13),献诸朝(14)。乐官传视(15),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16)!而不早图之(17),其与亡矣(18)。”遂去,入于宕冥之山(19),不知其所终(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