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从题目与正文论述顺序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文中整体出现三次,首尾各一次,第三段一次。每次引用顺序不变,即「鱼跃」句在前,「鸟飞」句在后。这种论序,上下一致,并无问题。但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题目,却是「鸟飞」在前,「鱼跃」在后,二者之间虽然是并列关系,可以易位而用,换后句意也不会发生变化,但这样一来,「鸟飞鱼跃」题序与正文「鱼跃鸟飞」论序就不相吻合,显得结  相似文献   

2.
《鸟飞鱼跃的联想》在写法上也颇具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作者善于用联想和类比的方法来阐明论点。文章从解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诗着手,然后依次展开联想:首先联想到“鸟飞鱼跃”也要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再联想到“人类的自由问题”——最后联想到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原则之间的关系。这样逐层展开联想,一步一步地揭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谈自由式分析教学何大革李晶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海阔天高、鱼跃鸟飞的壮阔图景,同时也告诉我们:“鱼跃”须“海阔”、“鸟飞”要“天高”;池中鱼,笼里鸟决不会有自由飞驰的雄姿。将这句话引入教育事业,我们就...  相似文献   

4.
教句子的连带成分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句子的基本成分,再用基本句式如“鸟飞”、“我爱祖国”等要学生作扩句练习。在课堂练习中,学生你一句我一句,一下子把这三个只具有基本成分的句子扩成了几十个句子。例如把“鸟飞”扩成的句子有:“鸟在天空飞”、“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一群小鸟在头顶上空飞”、“美丽、活泼的小鸟飞过了小山岗”、“一群黄色的小鸟飞到远处去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诗的第一句是“记得当年草上飞”。这句的“草上飞”有的据引清人李斗著的《扬州画舫录》“传宣接递用小快船,名草上飞”中的话,把它解释成了“河运所用的小快船”了。但这一解释与全诗联系起来似乎就不好讲了。查《全唐诗》卷七三三,有一首唐代农民起义领袖的《自题像》诗,全诗如下:“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诗题下注明来源于五代宋初人陶的  相似文献   

6.
其一,孔雀为什么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照理说,这句古诗,不会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但我在教《孔雀东南飞》一诗时,有学生却提出了“孔雀为什么东南飞,不往西北飞”的问题。虽然我借用了30年代我国古典文学大师陆侃如先生的一则掌故,用“西北有高楼”回答了学生。但这件事却使我联想到学生为什么会提出这类问题,这不正是一种逆向思维吗?事  相似文献   

7.
一、解题:这是一篇说明文,是说明“蚕”和“丝”的。一般是用“蚕”和“丝”作题目,但这里却借用了一句唐诗,这便增添了文章的光采。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一首无题七律诗的一句。诗的颔联是这么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借物喻人,说明对爱情之忠贞的。其中“丝”和“思”谐音,说明要不相思除非自己身死,但这里却是用了本意,表明了“蚕”和“丝”的关系也表达了对“蚕”儿一生到死为人类造福的歌颂,用这句诗作题目,引人入胜,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增强了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古小诗欣赏     
一幅山间静景图——(六朝梁)吴筠《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从游人的视角看:大山间有烟飘出,太阳从竹缝中落下,鸟儿飞向人家的房檐,窗户里流出云雾…….这一幅山间静景图(画幅边,还有一位游人),由烟飘“来”,日“落”下,鸟“飞”檐,云“出”窗——四句动景汇成.四句景语,尤妙在句“云从窗里出”,所谓“篇终出人意表”(姜夔《白石诗说》),“收场—(齿句),即勾魂摄魂之具”(李渔《闲情偶寄·大收煞》);无此句压轴,则前三句景,皆平常寡味矣;而连成一气读,则如清人沈德潜《古诗源》评曰:“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9.
《诗经》的传播是很广泛的,像《关睢》《静鸟》《无衣》《氓》《七月》《硕鼠》《伐檀》等篇,先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连中学生也能琅琅上口了。但是,《诗经》各篇的题目是如何形成的呢? 比如说,首篇《关睢》,为什么题目叫《关睢》?此诗开头两句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关关”,是鸟的叫声;“睢鸠”,是鸟名,似凫雁。为什么题目不叫“关关”、“睢鸠”或“关关睢鸠”, 而偏偏叫《关睢》?如果从此诗的内容去考虑,  相似文献   

10.
由名家言论或警语引起议论,并加以申述,进行论证的议论文称为引申型议论文。课文《怀疑与学问》、《说谦虚》、《事事关心》、《鸟飞鱼跃的联想》等都属于这类议论文。 引申型议论文一般先写名家的言论或警语,然后由此引中出一番道理,而且这名人名言往往与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发表于1981年3月16日《北京日报》。文章从“鸟飞鱼跃”的分析入手,指出人类和鱼、鸟一样,只有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进而说明了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阅读理解课文,填空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理清层次法一个句群,总是按照一定顺序组织起来的。抓住了这个序,也就把握住了背诵的关键。叙述性文字,一般以时空为序。《归去来兮辞》第2段写“归园”,共24句,4句一个内容,行文按时空顺序:归途(舟遥遥)——抵家(“乃瞻衡宇”)——入室(“三径就荒”)——自酌(“引壶觞”)——涉园(“园目涉”)——盘桓(“云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题目明确包含“留别”二字,说明这首诗是一篇留别之作,但诗歌涉及留别主题的只有一句“别君去兮何时还”,如同蜻蜓点水,一笔而过。整首诗是在记梦——“梦游天姥”,记述了梦游天姥山的整个过程,全诗写了一次完整的梦游经历。我们该怎样理解题目的“留别”与整首诗记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唐诗是唐代代表文体,其成就空前绝后,杜甫是唐诗成就代表人物之一。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杜诗已作过若干方面的反复论述,其立意、主题、风格、影响、地位诸多方面可以说都已作了相当充分地研究。本文拟从杜甫诗歌中的“鸟”的角度,谈谈读杜解杜的一点体会。 五古《望岳》(岱宗夫如何)是杜甫现存诗中的第一首,历代评价甚高,尤其“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尽泰山绵延不绝,苍峰不断的广袤气势,更令人叫绝。现在我们撇开颔联,只读其它六句诗,只觉得好象只是在对泰山发抒感慨,诗味不足。而一旦放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二句,情形立刻大为不同。“鸟”在诗篇中赋予了泰山生机。试想,在阴阳交汇的山体处,归巢的各种鸟雀正上下翻飞,寻找着山体处高低不同的鸟巢,这“鸟”不是寓意泰山是孕育生命的源泉吗?而鸟儿之小巧,飘动,又映衬了泰山之阔大,肃穆。极目眺望山鸟的人,对此又会生发出多少感端,寄寓着几多向往之情啊!人——鸟——山——光线——环宇,衍延一片,构筑成为一幅状美的大好河山图画。而“鸟”就是这幅画中点睛之笔。 “鸟”的诗句在诗中,有时可以起到不露声色地揭示主题的作用,如五古诗《无家别》中“宿鸟恋旧枝,安辞且穷栖”句,通过“鸟”的比方,也就深刻揭露了战争的罪恶。“鸟”与人对照,正是  相似文献   

15.
一、话题统一即一个语言单元只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所有的句子都必须为这一话题服务。如全国卷Ⅱ(2005年高考试题,下同)第18题。该题选取的语言单元共由6个句子组成。陈述的主体是“我(你)”,客体是“星星”,其中第5句中“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作为一个比喻的喻体,其本体是②“在这里看星星……”,两句紧连在一起,用“仿佛”作喻词构成比喻,本体在前,喻体在后。①③两句作为一个语言单元的局部,陈述主体是“星星(它们)”,根据指代与被指代的关系可以确定,句③在前,句①在后,故该题句子的正确顺序是:③①②。二、语意照应即指在一个…  相似文献   

16.
海如何可以任鱼跃?天怎样才能任鸟飞?因其有一个“阔”与“高”的空间。 在自然课教学中,每节课结束前,我都留出几分钟给学生,给他们一个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充分享受自由学习的快乐。 一、科学讨论会 首先把学过的内容,要求学生闭眼过一遍“电影”。这样,不但可系统归纳在课堂中“零敲碎打”所得到的零散知识,使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渚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一、二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见“惆怅东栏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  相似文献   

18.
课前准备:给每个孩子发一张备用白纸。本课教学采用以画配诗的形式,为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丰富鲜明的表象。先由学生读诗,据字猜测画面的内容,从而达到领会诗意的目的;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勾勒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进入诗的意境。师:如果让你们为这首诗配幅画,你觉得该画哪些景物?为什么?生:应该画上绿绿的草,因为第一句里有“草长”。师:是稀稀疏疏的几根草?还是绿油油茂盛的一大片?生:是长得很壮的,很茂盛的草。要不,诗人就说“草疏”不说“草长”喽!生:我从“莺飞”看出应该画上黄莺在空中快乐地飞。生:我从第三句看出应该画上放学归来的…  相似文献   

19.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散文 ,它以优美的文字 ,活泼的笔调 ,先抑后扬的写法 ,描绘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教学时 ,我采用“扶放结合、变序导入、质疑问难、激发想象、自读自悟”等教学方法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读、说、议、悟来理解句子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一、采用变序法 ,指导质疑 ,回顾领悟 ,寻找“鸟的天堂”文贵在精 ,往往精华也许只在一句 ,甚至一字。《鸟的天堂》课文末尾 ,有一概括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时 ,我采用变序法 ,从“骗”字入手 ,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朱熹“淫诗”之说平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论朱熹的“美刺之辨”》一文(载《西南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中,较详细地论述了汉宋《诗》学的原则分歧,充分肯定了朱熹《诗》说的历史意义。但朱熹《诗》说中影响最大、也最受人非议的是所谓“淫诗”之说。朱熹去序《诗》者的“美刺”之后,认为孔子言“郑声淫”即“郑诗淫”,《礼记·乐记》所谓“郑卫之音”即“郑卫之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