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学点篆刻①     
刻印章,因印文多用篆字,故又称篆刻。印章是(?)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和我国的书法、绘画、雕(?)等一样,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印章种类有官印、封泥、肖形印、花押、私章、闲(?)等。印章用朱色钤盖,钤出的印文为红地白字的,称白文”印,也叫“阴文”印;钤出的印丈白地红字的,称朱文”印,也叫“阳文”印。印章这门艺术,如果从获得的殷代三方“殷玺”算(?),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周代以青铜质为主(?)印章“周玺”大为兴起,刻铸的文字应用“籀文”,秦  相似文献   

2.
宋洪民 《家教指南》2020,(1):95-100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所收7张残片上钤有一方八思巴字元代官印,照那斯图先生暂定为"甘肃等处行中书省追没所印",我们仔细辨认印文并进一步考察《元史》等历史文献,最终确定该印文为"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照磨所印"。  相似文献   

3.
新发现的西夏文“工监专印”是西夏官印中的精品,印面大,铸造精美,印文为西夏文的篆字,具有很浓的金石味。佩带此印的官员在同年(贞观壬午年)还佩有一枚首领官印,同时在姓氏中具有西夏皇室嵬名的复姓,据考此人很可能与皇室有联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边界,是指边栏和界格。边栏与界格的表现形式在篆刻艺术中就是线条,边栏是印之边界,界格是印文中的区域界线,是章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式美和气势的表现手段。它是篆刻的美学因素,对印文之开合影响最大,虽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但使其印品整体和谐之功不可替顶。印章大都有边栏,战国古玺印多有界格,尤其是小玺,无论大小,形制、形式都多样。  相似文献   

5.
1979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印选)刊印了一方南宋官印:方形,印面篆书阳文:“宜州管下羁縻都黎县印”十字,背面在印钮左右两侧露刻行书“绍兴二十四年文思院铸”十字。书中对这方官印没有作文字说明,从印的形制、印文及印背铭文来看,此印所言“宜州”应是今广西宜州。这方钢印应是研究宋代宜州沿革及其民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按《辞海》历史地理分册所说,中国古之宜州有三:一是南朝梁大宝初(550年)置,治所在夷陵,即今湖北宜昌西北,辖境约当今之湖北宜昌、长阳、直都等县地,西魏时改称拓州;二是唐乾封(666-668年)中改粤…  相似文献   

6.
印章,自秦汉以来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秦汉除官印外,多刻姓名、字号,也有少量吉语.至宋元,闲章始盛.明清以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其文字上、艺术上趣味,已不可与以前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7.
正聊城李耀忠老师曾转帖了一幅习近平的书法,是室内"中堂",不是对外题词。老愚习惯性地先看用印,再粗观整体、细看笔墨,欣喜地发现用印完全符合近代理念:1.小于落款不张扬,位置适当。2.白文,印色稳。3.回文布置,"近平"二字在一行,没拆散。用印讲究的作者,书写的其他方面必然讲究。评定书法作品没有硬性打分标准,只能比较而言。对前面提到的第3点,再多言几句。入印文字的排列,总体上是自上而下、  相似文献   

8.
正作品简介印文:张(张)虞人。时代:汉。尺寸:纵20毫米,横20.5毫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作品欣赏:此印,为汉代白文私印方折类布局的典型作品,字形结构森严,线条方折整饬,干净利落。"张(张)"字的块面线条处理,是本印的亮点,活跃了印面沉闷的气氛。由于作者将此字的下部和"人"字的笔画进行了装饰和  相似文献   

9.
正作品简介:印文:庚都右司马。材料:铜。尺寸:纵21毫米,横21毫米。故宫博物院藏。作品欣赏:这方战国玺印保存完好无损。此印的最大特色就是方圆结合,起笔处基本都是方笔,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天发神谶碑》这类的战国古玺中可以找到源头。但在出锋处又形成尖笔,显得十分率意。在章法上,采取了穿插的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战国吉语玺印是一种类型,其印文常有"敬"字,涵盖敬神、敬鬼、敬人、敬事,数量之大可构成"敬"字系列。其间,虔诚崇敬之心,内涵极其丰富,从中可见先民的心理状态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取向。上至国之重臣,下至黎民百姓,若皆能"敬事""敬业",何愁天下不治。从美学角度分析:此类印有方、圆、马蹄形等多种形制。因形制多样,其印文亦变化多端,加之古玺文字不规则的外貌,其写意性比缪篆更为有趣。这类印  相似文献   

11.
正搞书画必盖印章,用印章必用印泥。因此,作为一个书画家,或多或少都应该懂一点印泥知识。优良的印泥,质量应该达到以下六个方面:1.颜色鲜艳,历久不变,无侵蚀性;2.钤出印文遮盖率高,连钤数十次字口依旧清晰;3.在两三个月内不使用,泥质不发生油浮朱沉;4.气温在摄氏4度左右到30度左右,泥质稠度变化小;5.泥质细腻有光泽,富弹性,印文无渗红;6.历久不霉烂,不硬结。这六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如"颜色鲜艳,历久不变",同"遮盖率高"  相似文献   

12.
宋沈括《梦溪笔谈》说:“寿州八公山侧土中及溪涧之间,往往得小金饼。”即今之金版——战国楚国黄金货币。他据打印印文,又说:“天下谓之‘印子金’”,印子金之名,千年来未变。这段笔记,是纪录和命名的最早文字记载。他还具体地描  相似文献   

13.
汉代,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它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新局面,汉文化也始终贯穿着以“大汉气象”为标志的恢弘、自豪、博大、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反映了汉人雍容宏大的气度.印章,作为汉代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艺术形式之一,无处不蕴藏着汉代的文化气息.汉印,有官印和私印之别.官印,即官府及官员所用之印,统治阶级用以表示身份地位和所属官阶;私印则广泛存在于民间,所刻内容多为姓名、吉语等.文化的产生,是与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基础紧密相连的.汉代“大一统”文化,实则服务于其政治发展,是汉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正因如此,汉官印较私印能更好地展示出汉代特有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4.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印艺之美主要有三个部分:印文、印款、印谱. 印文的鉴赏 鉴赏印章文字,先要把握艺术表现手法的特征,如书法、章法、刀法;再要体会印文内容中蕴含的情趣、意味,综合起来细细品鉴、慢慢欣赏. 历来有成就的印艺家,对书法都十分重视."无一讹笔",是保证印文具备鉴赏价值的重要前提.大家知道,书法是写字的艺术.如果连字都不能识读,还有什么艺术鉴赏可言?  相似文献   

15.
近年出土的战国至秦代蜀地书法文献具有很高的书法学术价值,充分展示秦篆向小篆过渡出现的字形讹变现象,是当代书法史论研究所关注的热点。这些木简墨迹和铭刻的玺印文字弥补以前先秦时代蜀地没有发现书迹之缺憾,为厘清书法史上的隶书起源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佐证材料,同时发现其对汉代书法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中连词"而"所连接的成分最主要、最常用的是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VP和AP.在战国文献中,这类由VP或AP所构成的连词"而"的常用组合分布趋向一致,并在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上形成一些共同的结构特点,但战国初、战国中和战国末,这类常用组合带有不同的句法特征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赵昱霖 《文教资料》2013,(31):97-99
在我国。印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印章在归属性质上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中国古代统一的官印制度,从秦统一中国后开始形成,到西汉时期趋于完备。目前所见的西汉官印实物,以铜印居多,金玉材质的印章尤为稀少。此外,封泥对于古代印章的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西汉官印,不仅能反映西汉的政治等级情况,还能反映西汉的文化、工艺情况。  相似文献   

18.
元代延祜三年(1316年)奴婢买卖文书,长29、宽22厘米,文字七行,上钤朱文九叠篆书官印五枚。印高6.9、宽6.1厘米,略带长方形,其印文已模糊不可辨。纸呈浅黄色,质地疏松,纤维帚化不均,类似近代的“毛边纸”。(见插图)文书原为周炳南所收藏。周炳南,字静山,甘肃狄道(今临洮)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长期镇守安肃道(今酒泉地区),任“肃州巡防各路帮统兼带第四营”。他出身于保定陆军学堂,“有轻裘缓带风,复精赏鉴”,现藏敦煌研究院的汉桓帝元嘉二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吕氏春秋>的成书,除了战国"百家争鸣"的结果和吕不韦当政后发挥门人宾客作用所为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作为先秦"杂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吕氏春秋>出于战国诸子之手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格是无可非议的.由此处着眼分析,秦为富国强兵而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为<吕氏春秋>的成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战国士人价值观的转变也为<吕氏春秋>的成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金朝官印出土 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钟楼广场施工的民工于12米深的一渗井底发现了113枚官印和几块残缺的印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