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编者的话: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同步辐射应用专家洗鼎昌院士于今年4月7日不幸辞世,噩耗传来,编辑同仁扼腕恸绝。冼先生对中国物理学的贡献我们无需多言,遗憾的是这位深具人文修养的科学家,曾经应允为本刊撰写一篇有关科学与音乐的文章,如今人琴具亡,神与物游,我们决定临时打破本刊不登旧文的老例,精选出先生的两篇美文,以及记者何华1996年对他的采访,辑成下面一个专栏以表达对逝者的纪念。以上提到的三篇文章均出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物理学家的传记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很多物理学家大都是音乐爱好者,他们所从事的科学活动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知道,物理学研究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物理学的特点是严谨的;而从事音乐活动则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音乐的风格是浪漫的.这两种思维方式迥然不同,可是它们竟如此神奇地统一在那些物理学家身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之一,该如何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呢?我努力在音乐教学中寻找突破。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用游戏、故事、表演等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  相似文献   

4.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先生曾说过:“教音乐不是我的教育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人民音乐家洗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些都道出了音乐的教育功能,也启示着我们在音乐教学的始终应渗透着德育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物理学家的传记时,不难发现:很多物理学家都是音乐爱好者。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严谨的,而音乐却是浪漫的。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竟如此神奇地统一在那些物理学家身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开普勒:在音乐中发现宇宙和谐  相似文献   

6.
音乐有感化、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人们高尚情操的功能,这是众所周知的.不过,他还有促进人们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净化人们的心灵.演奏、演唱、欣赏音乐等活动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医疗上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艾伦在英国曼岛学院担任行政主管职务,每当学校放学的名声响起,他就抓起皮茄克加入摇滚乐爱好者的行列,观看英国各地举办的摇滚乐现场演唱会。“我想我爱好摇滚乐主要是因为我不喜爱运动.”艾伦说.“美妙的吉他音乐在我的音乐收藏中占有很大分量——范围从米克&#183;泰勒时代的滚石乐队、奇想乐队、新兵乐队、  相似文献   

8.
黄自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学院派专业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艺术歌曲是他的作品中特别有价值的,全面分析《思春曲》这首作品,可以归纳出黄自先生声乐创作的音乐特点,便于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艺术的科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我从教这些年里,发现音乐课并不是所有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或许是个别的学生认为音乐课不太重要,也或许是别的原因造成的。姑且不谈原因是否来自家长,是否来自学生本身的偏见,但我可以确切地说,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没有培养起来,没有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意识。笔者就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王薇 《科教文汇》2007,(8X):200-200
黄自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学院派专业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声乐为主,艺术歌曲是他的作品中特别有价值的,全面分析《思春曲》这首作品,可以归纳出黄自先生声乐创作的音乐特点,便于声乐演唱者对于作品艺术的科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杨艺媛 《科教文汇》2009,(27):276-276
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否认音乐是情感的表现,反对情感产生音乐观点;但他又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汉斯立克这种把情感置于音乐表演之后的音乐美学理论观点,本文称之为后情感式音乐美学,并试图从汉斯立克批判那种把音乐看作是情感表现的音乐美学研究方法、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异性求爱说 KTV里拿着麦克风不放手、对着女同事不停唱情歌的他真是讨厌,不过这家伙肯定不知道,这种用歌声招蜂引蝶的花招,还能跟音乐的起源扯上关系呢.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物理学家的传记时,不难发现:很多物理学家都是音乐爱好者。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严谨的,而音乐却是浪漫的。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竞如此神奇地统一在那些物理学家身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4.
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否认音乐是情感的表现,反对情感产生音乐观点;但他又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汉斯立克这种把情感置于音乐表演之后的音乐美学理论观点,本文称之为后情感式音乐美学,并试图从汉斯立克批判那种把音乐看作是情感表现的音乐美学研究方法、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杂言     
《科技新时代》2009,(7):8-9
太期待用旋律搜歌了 在看到6月号上刊登的《用音乐的语言搜索音乐》一文后,我立刻兴奋地登录了google.cn/music。用音乐搜索音乐、哼哼曲调就可以找出歌名,一直是我非常期待能变成现实的一件事。我曾在一家便利店里听到几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被优美曲调打动的我向店员询问曲名,结果遭到了白眼。虽然当时我用手机录下了这几段音乐,但便利店里环境嘈杂,  相似文献   

16.
温瑞丽 《科学大众》2013,(5):115+82
生活是丰富的、多彩的,它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艺术是引人入胜的,它用形象的、优美的形式装扮着生活。幼儿园音乐教育作为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艺术的重要活动,它可以充分发挥音乐的特点,激发幼儿想象,促进幼儿发展。音乐有益智的作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集中注意力、发展语言、启发思维、丰富想象,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作用,音乐的情感性能给幼儿增加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的作用,能带给幼儿美的享受,好听的音乐能使幼儿情绪高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幼儿园音乐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尚君 《知识窗》2012,(7X):42-43
<正>中学音乐欣赏课要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让音乐作品的人文精神始终贯穿音乐课堂,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自己的音乐审美观。一个好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对人、社会的思想活动的反映,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该作品时,不但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还可以了解  相似文献   

18.
给英语课堂来点“英乐之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列英 《今日科苑》2009,(20):259-260
音乐与素质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音乐可以育德、开智、冶情、促健;音乐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中引入英文歌曲,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金婵娟 《科教文汇》2009,(16):40-40
在新课标的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音乐教学中淡化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将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等同于现代教育;音乐课堂表演内容时机不当,舍本逐末;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内容太少。本文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霍夫曼曾深有感触地说过:“爱因斯坦的方法,虽然以渊博的物理学知识为基础,但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的。我一边同他谈话,一边盯住瞧他,我才懂得科学的性质;只是读他的著作,或者读其他伟大的物理学家或哲学家,科学史家的著作,那是不大可能理解科学性质的。除了他是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