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要一提及<湖南教育>,我就忘不了<湖南教育>来湘西采访的记者.我任州教育局长的13年里,<湖南教育>密切关注湘西教育,采访报道了大批湘西教育的典型经验.我时常想,如果说湘西教育有了一点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湖南教育>促成的,是<湖南教育>的记者用自己的笔让山外人进一步了解了湘西教育.湘西教育也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眼界穿越大山,不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床头案旁,总会摆着<湖南教育>这本杂志,每一期刊物,每一篇文章,我都认真阅读.作为毛泽东亲笔题写刊名的唯一教育期刊,<湖南教育>定位为时政类教育新闻刊物,先后推介了一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进经验和人物典型,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湖南教育走向全国的重要桥梁,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  相似文献   

3.
一 我是文革时期的高中生,自己原来那点知识远远不能胜任教学."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自来水".为了使自己有一汪泉水,我坚持教到老、学到老. 一是从报刊上学.从1984年开始,我就订阅<湖南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国教育报>等专业类报刊,只要一到手,我就如饥似渴地读.其中好的章节、词句,我就剪、抄下来.看书、剪抄文章几乎是天天有的事.现在我剪抄的文章有1280篇,粘贴笔记14本,存放<湖南教育>216本,其他教育杂志318份,积累各种资料档案50个.  相似文献   

4.
值此<湖南教育>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娄底市教育局及全市教育系统,向<湖南教育>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祝愿!  相似文献   

5.
初识<湖南教育>纯属一种偶然.2002年我刚调到宋市中学,一次去教导处交材料,看到教导主任高志勇(现已调长沙)在看一本杂志,便问他看的什么书?他说是<湖南教育>,挺好看的书,并找出几本过刊给我,让我回家看看.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位基层的教师,也是贵刊及<科教新报>的一位通讯员,更是贵刊的一位铁杆读者,至今保存着<湖南教育>上千本.  相似文献   

7.
我和<湖南教育>最初的牵手是在大学图书馆,那时候我最喜欢看探索、思想、副刊之类.大学毕业后分配,我当上了高中语文教师,<湖南教育>成为我案头灯下的亲密伙伴,这时候我品读最多的是教改前沿、教学案例、教育论文、教育随笔之类.一年后,我教的两个班参加全省高中毕业会考,及格率均为100%,创下学校历史纪录.第三年,我的教学论文、教案、优质课均获市区一等奖,我被评为市区"教学能手".  相似文献   

8.
周扬 《湖南教育》2007,(1):46-46
初次相识<湖南教育>,那是四年之前;再次结识<湖南教育>,已是前年的十月. 在2005年第20期的封面上,一列并不起眼的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本期封面:宁乡县道林镇鑫源村善山岭小学",一张纯真可爱的笑脸成了封面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段志坚先生的<与时俱进论教育>一书在湖南科技出版社再版了,这个消息着实让我感奋不已! 我和志坚先生相识于改革开放之初,那时他在<湖南教育>杂志担任编辑、记者,英气勃发.我们的相识缘于一次共同的采访.他对新闻的敏锐,以及思考问题的深刻、精辟,让我钦佩不已.从那以后,我们有了更多的交往,我也有了更多向他讨教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60年前,<湖南教育>散发着淡淡墨香与世人见面,开创了湖南教育人的执着梦想;60年后,<湖南教育>伴随着累累硕果与世人分享,奏响了湖南教育人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1.
今天,没有大学文凭的我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多亏了我在一所名牌大学当旁听生,这所名牌大学没有围墙.她,就是我心中的"哈佛"--<湖南教育>. 我1986年从道县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山村小学任教.我一边当老师,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山里娃;一边当<湖南教育>的"旁听生".  相似文献   

12.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60年来,伴随着湖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湖南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创业之路.如今,<湖南教育>已成为全国教育媒体群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3.
<湖南教育>走过了60年.这段绵延60年的历史,既是对湖湘教育传统的承载与表达,更是对湖南教育现代化梦想的坚持与守望;或者说,在这60年里,<湖南教育>不单全景记录了三湘教育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而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始终担当起教育思想传播者和教育方向引导者的角色,使一份刊物充当了推动湖南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14.
[片段回放]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模仿陈胜演讲,其中一个学生用原文演讲,另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话演讲,我和其他学生评议.  相似文献   

15.
一路有你     
在我21年的教学生涯中,<湖南教育>一直是伴随在我左右的良师益友. 1988年7月,我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语文.  相似文献   

16.
<湖南教育>"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辑",以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追溯、描述、总结了从1949年到2009年这60年来湖南教育事业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大繁荣的成就,是一曲唱给新中国60周年的深情之歌、祝福之歌,是奉献给读者的一道精神大餐.读完该期刊物,我不仅为其内容所吸引,而且深深感受到<湖南教育>编辑群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不断开拓创新的办刊精神.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各位编辑: 我们是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的一群教师,酷爱读书.但由于农村学校环境艰苦,比不上城市学校图书多,在为数不多的报刊中,<湖南教育>一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她陪伴着我们幸福地成长.<湖南教育>2006年全新改版,我们语文教师从此有了自己的专业刊物--<湖南教育·语文教师>,这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件大喜事!  相似文献   

18.
段昭 《教育艺术》2009,(9):7-7,10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段昭,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  相似文献   

19.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结识了许多残障人士,我和他们是朋友.这不是口头上的客套,而是彼此真诚的交往,还有更多的是尊重.蔡中锋老师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发表于<湖南教育>2月下旬刊"文苑"栏目)引起我想说说的冲动,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个可爱的残障小女孩还有可敬的老人吧.  相似文献   

20.
记得2001年我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去一所当地颇有名气的贵族学校应聘高中语文教师.当时我捧着厚厚的应聘材料和一本新一期<湖南教育>,站在学校办公楼门前踯躅再三,忐忑不安甚至打算放弃之态至今可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